俞文華
摘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教學目標之一。部編版語文教材設置的口語交際教學欄目,也體現(xiàn)了編者對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視程度。為此,語文教師應將口語交際教學置于重要位置,依托科學的語言教育指導方法,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語言表達技巧,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具體策略有:貼近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以情感為橋梁激發(fā)學生的交際欲望,依托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體驗,依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14-0073-04
口語交際能力是影響人際交往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掌握向他人傳遞自己想法的技巧,能認真聆聽他人傳遞過來的口頭信息,實現(xiàn)彼此之間的有效互動交流。小學生的語言學習空間比較大,教師要借助科學的指導方法,從聽、說等基本層面來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積極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在分析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意義的基礎上,探究相應教學策略,以此為口語交際教學提供教學方法的借鑒。
從社會層面來看,各行各業(yè)都對人才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出較高要求,為此,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使其能夠滿足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從教學層面來看,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學科的重要教學目標。教師可借助閱讀等活動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與交流能力[1]。近年來,教師非常注重口語交際教學研究工作,并將研究成果融入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讓口語交際教學更規(guī)范、更科學、更高效。但目前,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1.口語交際教學存在淺層化
部分教師將更多精力放在閱讀、寫作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對口語交際的重視度不夠,導致口語交際教學的真正占比并不大。有的教師開展的口語交際活動流于形式,象征性地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欄目當成小任務,組織學生開展語言交際訓練。但這種缺乏明確目的的訓練成效并不理想,不僅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導致學生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情況[2]。
2.口語交際教學的實踐性不明顯
將口語交際教學融入實踐活動中,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但目前,有的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略實踐性活動的重要性,在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時沒有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踐機會。這樣,學生就難以積累語言實踐運用經(jīng)驗,導致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受限。
3.口語交際教學缺乏多元化方法
多元化的口語交際訓練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口語交際熱情,讓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參與口語交際訓練,并學會巧妙地利用已有的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技巧,傾聽他人的想法,表達自己的看法。但部分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采用的訓練方法比較單一,如朗讀、文本對話練習等。這就導致學生掌握的語言表達技巧有限,口語交際教學效果也不理想。
1.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
因缺乏系統(tǒng)的口語交際訓練,有的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出現(xiàn)表達不完整、不連貫、不規(guī)范等情況。例如,有的學生在表達時存在上半句話與下半句話沒有邏輯聯(lián)系,語句之間的轉(zhuǎn)換過于突然等情況。有的學生在語言表達中斷斷續(xù)續(xù)地用一些詞語來試圖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在語言表達中的語速過快,甚至使用一些不規(guī)范的用語。而科學、系統(tǒng)的口語交際訓練,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能在日??谡Z表達中清晰、準確地表達及交流自己的思想。
2.有助于學生樹立表達交流信心
有的學生在語言表達交流中缺乏自信,不敢開口講話,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究其原因,一是個性使然,部分學生內(nèi)向,怯于積極表現(xiàn)自我;二是缺乏豐富的語言表達經(jīng)驗,部分學生因擔心在人前講話時出現(xiàn)差錯,所以盡量避免與人交流[3]。因缺乏相應的語言表達交流機會,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受限。為此,語文教師應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交流能力的重任,為學生搭建各種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讓學生逐漸樹立語言表達交流自信。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克服不敢講話的缺點,讓學生落落大方地表現(xiàn)自我,樂于與他人交際。
3.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交際禮儀
人與人進行交際時應講究禮貌,善于用語言和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對他人的尊重。為此,教師可通過口語交際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禮儀,讓學生認真、耐心地傾聽對方的講話,能夠抓住對話中的要點,合理組織語言,禮貌地回應對方,使對方感受到其真誠態(tài)度。例如,學生在聆聽對話過程中遇到一些疑問時,要禮貌地請教對方,學會與人商討,并針對某個問題給出解決方案。如果遇到他人向自己講述內(nèi)心的感受和想法時,學生要在交流中尊重對方,理解對方。此外,教師還可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美,學會抵制不文明語言,善于用文明語言來傳遞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見,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講禮儀、懂禮貌的良好習慣。
1.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
為改變學生在口語交際訓練中“無話可說”的現(xiàn)狀,教師可基于貼近學生生活的原則開展生活化口語交際訓練,如讓學生回憶親身經(jīng)歷過的某些事情,并將腦海中的記憶當作素材庫,開展自主、流暢的表達交流[4]。例如,在“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度過的暑假生活,然后與小伙伴分享自己是如何度過暑假生活的,做過哪些難忘或者有意義的事情。為讓學生掌握口語交際技巧,教師可鼓勵學生借助自己在暑假期間拍攝的照片來講述當時的經(jīng)歷。真實的照片可激起學生的記憶,使其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當時的真實畫面,并講清楚某些細節(jié)。另外,真實的照片還能還原學生當時所處的場景,讓聆聽的學生進入情境中,更容易理解對方講述的暑假活動。如果學生在暑假活動中收集了一些紀念品,或拍攝了某些精彩瞬間視頻,教師也可鼓勵學生將其展示出來,講述自己為什么收集這些紀念品或拍攝視頻,在做這些事情時的心情和此時的心情,并引導學生借助一些工具來進行語言表達,以此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保障口語交際教學的實際效果。
為支持生活化口語交際訓練,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教學欄目也充分體現(xiàn)出生活化的特點,如“口語交際:身邊的‘小事”就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的“小事”,思考它們是以怎樣的方式影響個人生活的。教師可根據(jù)教材中給出的身邊“小事”,鼓勵學生說一說例子中的哪些行為是文明的,哪些屬于不文明行為,然后提出假設:“假如你看到了這樣的場景會如何描述?又會如何表達這樣的身邊小事對自己的影響?”為此,學生可將自己置于當時的場景中,組織語言來描述這些“小事”,并與同伴交流自己對這些“小事”的看法[5]。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說一說自己身邊有哪些類似的“小事”,并嘗試表達這些“小事”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因為是親眼所見、親身經(jīng)歷的身邊“小事”,學生會產(chǎn)生更多感慨,積累更多情感體驗??梢?,這樣的口語交際交流平臺有利于啟發(fā)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取素材,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內(nèi)容,并提高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充分重視生活化理念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的運用,引導學生立足現(xiàn)實生活進行口語交流,讓學生有話可說,暢所欲言。
2.以情感為橋梁,激發(fā)學生的交際欲望
有的學生在口語交際訓練中缺乏參與積極性,自主開展語言表達的欲望并不強烈。為此,教師可以情感作為橋梁,積極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力,使其認真聆聽他人的心聲,主動傳達自己的思想,用語言來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6]。例如,在“口語交際:父母之愛”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合理安排口語交際訓練任務,具體如下。(1)用口頭語言描述父母為自己做的一件件令人難忘的事情,談談自己從這些事情中感受到的父母對自己的愛。(2)用口頭語言講述一件為父母做過的事情,說一說自己當時的心情以及父母的反應。(3)用口頭語言講述一件自己與父母意見相左的事情,說說父母是怎么做的,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并反思自己的語言、行為。這樣的口語交際訓練任務能從多角度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思考“父母之愛”的真正含義,并在回憶中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進而產(chǎn)生口語交際的欲望。這樣,在積極的情感引導下,學生可表達出對父母之愛的真正看法,說出自己的心聲,并在這一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7]。再如,在“口語交際: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可將情感教育與口語交際教學有機結(jié)合,鼓勵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向他人描述某個人物形象的特點。學生之所以對某個人物有深刻印象,是因為這個人物具有鮮明的個性、獨特的人格魅力,其由衷地欣賞與喜愛這個人物。為此,教師可根據(jù)教材要求,在課堂開展“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交流活動,以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你們在閱讀文學作品或觀看影視作品時,曾被哪些人物吸引?被哪些人物感動?你們能否將自己心中最喜歡的人物介紹給大家?”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發(fā)地回憶閱讀過的文學作品、觀看過的影視作品,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自己最喜歡的人物形象。然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自己喜歡的人物羅列在一張表格上,標明這些人物在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中的出處,說明自己喜歡他們的理由。當學生整理好這些信息后,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組織語言,根據(jù)表格中的信息逐一講述自己喜歡某個人物的理由。其他學生在傾聽的時候,可抓住對方講話中的重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樣,當學生懷著積極情感開展口語交際時,就能更好地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3.依托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交流體驗
學生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均具有實用價值,其能幫助學生改善自身在語言表達交流方面存在的問題,掌握巧妙的口語交際方法來與他人進行和諧的對話與交流。因此,教師要注重豐富學生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的親身體驗,凸顯口語交際教學的實踐性和操作性。一方面,教師可引導學生在真實的實踐活動中豐富自己對某些事物的認知,使其掌握在口語交際中表達個人看法的技巧。另一方面,教師可借助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自主獲取實踐活動中的重要素材、重要信息,并在口語交際中靈活利用這些素材、信息進行語言表達。例如,在“口語交際:我們與環(huán)境”教學中,教師可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參與周邊環(huán)境問題的調(diào)查活動[8]。這樣,在實踐活動中,有的學生負責觀察大自然美麗的一面,搜集相關素材,有的學生負責觀察大自然遭到破壞的一面,搜集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在接下來的口語交際訓練中,各小組學生共享彼此搜集的資料,然后圍繞“我們與環(huán)境”這個主題開展深度思考:“大自然是美麗的,但這份美麗遭到了破壞。為讓大自然恢復美麗的狀態(tài),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在問題啟發(fā)下,學生自主分析組內(nèi)成員收集的資料,圍繞“感嘆大自然的美麗→感恩大自然的饋贈→大自然需要我們的保護→如何保護自然環(huán)境”這一流程來展開口語交流。通過這樣的口語交際活動,學生可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根據(jù)一定的語言表達順序與小伙伴討論、交流。再如,“口語交際:愛護眼睛,保護視力”這個口語交際活動也具有明顯的實踐性特征。教師可引導學生調(diào)查本班學生的視力情況,然后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來分析影響青少年視力的原因。在這樣的調(diào)查類實踐活動中,學生要親自搜集有用的數(shù)據(jù)信息,以此為之后的口語交際奠定基礎。當學生整理好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得出調(diào)查結(jié)論之后,教師可引導各小組學生相互交流如何保護自己的視力,提出可操作的建議,然后讓學生合理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派遣代表展示本組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和交流結(jié)果。之后,教師可鼓勵各小組進行對話交流,分析哪個小組提出的建議更有適用性,并給出自己的理由。在這樣的口語交際活動中,學生通過調(diào)查采訪、組內(nèi)討論、組間交流等不同的對話方式與他人進行口語交流,可明顯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
4.依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素養(yǎng)
基于素質(zhì)教育理念,教師不能單純地向?qū)W生傳授知識與技能,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接受藝術、文化等方面的熏陶,將學生培養(yǎng)成高素質(zhì)的多元化人才。為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應適當?shù)厝谌胫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方面的內(nèi)容,在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與交際素養(yǎng)的同時,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9]。例如,在“口語交際:請你支持我”這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合理設計包含禮儀文明內(nèi)容的口語交際訓練活動,讓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傳遞文明禮儀,掌握“禮貌講話”的交際技巧,以此使對方感受到溫暖,并給予積極回應。教材給出的教學情境如下:若你希望老師同意自己辦一份報紙,并希望老師提供必要幫助,那么該如何與老師交流?根據(jù)這一教學情境,編者給出如下具體建議。(1)學生可禮貌又誠懇地說明自己的來意。(2)學生可將自己辦報紙的設想向教師講清楚,包括辦報的目的、辦報可能給同學帶來的好處。(3)學生可設想教師心中的擔憂,并用合適的語言來打消教師的疑慮,從而獲得教師的同意與支持。從這些建議來看,學生要將“語言交際的文明禮貌”和“語言交際的真誠態(tài)度”放在首位,給予交流對象應有的尊重。這就要求學生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包含的文明禮儀知識爛熟于心,并在口語交際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表露出來,贏得對方的尊重與理解。為此,教師可鼓勵學生任選教材中的幾個口語交際任務,嘗試有禮貌、有技巧地說服別人支持自己,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學生的交際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習慣、語言交際禮儀,引導學生樹立表達交流信心,具有積極意義。為此,教師可基于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中存在的淺層化、缺乏實踐性及多元化方法等問題,積極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貼近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以情感為橋梁激發(fā)學生的交際欲望,并依托實踐活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豐富學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素養(yǎng),使學生在充滿活力的教學氛圍中自主發(fā)展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凱琪.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1,37(04):43-44.
[2]李小紅.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20,(14):126.
[3]李鵬桂.小學語文閱讀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19,(30):95-96.
[4]林惠芳.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究———以《請你支持我》為例[J].廣西教育,2020,(41):42-43.
[5]曹雪梅.妙創(chuàng)情境巧搭支架拓寬渠道———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2,36(04):108-112.
[6]任映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下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J].天津教育,2019,(31):175-176.
[7]王文強.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教學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2,41(09):89-91.
[8]陳燕青.開發(fā)課內(nèi)外資源提升口語交際能力[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03):66-67.
[9]汪曌昱.淺析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2,38(02):22-23.
Exploration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Yu Wenhua
(Gulang County Chengguan Fourth Primary School,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Cultivating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s one of the goal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he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column set up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lso reflects the editors emphasis on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Therefor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place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rely on scientific language education guidance methods, guide students to master corresponding language expression skills, and accurately and fluently express their ideas.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include: getting close to life, giving students something to say, using emotions as a bridge to stimulate their desire for communication, enriching their experiences through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cultivating their communication literacy through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primaryschoolChinese language; oralcommunication;practicalactivities; traditionalculture;accomplis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