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交際語境是指與語篇的內容和形式粘連在一起的交際的時空因素、人際關系、交流目的等。在寫作過程中,交際語境包括話題、讀者、目的、文體等要素,它們共同構成了寫作的具體語境。寫作是一種交流行為,因此交際語境在寫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交際語境會影響寫作的內容和形式,使寫作千變萬化。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寫作任務場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巧,讓學生在實際的語境中鍛煉寫作能力。
關鍵詞:交際語境;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重點課題“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兒童交際語境寫作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C-b/2021/02/85)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蔣丹萍(1986—),女,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牛塘中心小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傳統(tǒng)的習作教學往往過于注重寫作技巧的傳授,而忽略了寫作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寫作內容的真實性,導致學生缺乏寫作興趣和動力。在交際語境視域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應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真實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多元化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信心。
一、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激發(fā)寫作興趣
習作教學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也不只是為學生將來的生活做準備,而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生命成長本身。作文應該成為學生真實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尤為重要[1]。
(一)結合生活實際,引入真實情境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和情感大多來自生活實踐,因此在寫作過程中引入真實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感受。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習作“游____”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描述自己曾經去過的旅游景點,或者夢想中的假期,來豐富文章內容。比如,學生可以描述自己在暑假時和家人一起去海灘度假的經歷,感受陽光、海浪和沙灘所帶來的愉悅;或者幻想自己在雪山上滑雪的情景,感受寒冷空氣和速度帶來的刺激。通過引入真實情境,可以讓學生更加融入寫作中,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這也能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寫作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他們對事物的觀察和思考能力[2]。
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是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和能力。
(二)運用信息技術,模擬真實情境
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真實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寫作素材。在模擬真實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示寫作素材的相關信息,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寫作素材的特點和背景。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一些與寫作主題相關的背景信息,如歷史背景、文化背景等,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寫作主題的背景和意義。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寫作主題,從而寫出更加有深度和廣度的作文。
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小小‘動物園”教學為例,在模擬真實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豐富多樣的圖片和視頻素材,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動物園的獨特魅力。通過這種親身體驗的方式,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動物園的功能、組成和特點。他們可以觀察不同種類的動物,了解它們的習性、生活環(huán)境以及如何保護它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積累寫作素材,還能夠培養(yǎng)對自然界和生物多樣性的關心和保護意識。
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真實情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寫作素材,從而寫出更加生動、形象的作文。
二、培養(yǎng)寫作習慣,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是特定語境中的書面表達,寫作活動是在特定語境中構造語篇[3]。我們在精心鉆研教材的同時,基于學生立場,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真實需求,從而尋找切實有效的方法,寫作教學才能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更加高效。
(一)養(yǎng)成觀察習慣,積累生活素材
觀察不僅是一種感知方式,更是對生活的洞察和理解。通過觀察,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周圍的世界,從而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首先,觀察身邊的人物是積累生活素材的重要途徑。學生可以觀察家人、朋友、老師等人物的外貌、性格、行為習慣等,從中發(fā)現他們的特點和魅力。其次,觀察事物也是積累素材的有效方法。學生可以關注身邊的事物,如植物、動物、季節(jié)變化等,從中發(fā)現它們的生長規(guī)律、生活習性和特點。最后,社會現象也是觀察的重要對象。學生可以通過觀察社會現象,發(fā)現生活中的問題或變化,從而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4]。
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這些人物的外貌、性格和行為習慣,進而深入了解他們的獨特之處。比如,學生可以觀察家中的長輩,體悟他們的生活經歷和智慧,汲取人生哲理;或是觀察身邊的老師,感受他們對自己的關愛和專業(yè)素養(yǎng)。這些觀察將使學生變得更加敏銳,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同時,觀察也是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的重要途徑。通過觀察社會現象,學生可以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從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并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提高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觀察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至關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不斷積累生活素材,培養(yǎng)獨特的視角和思維方式。通過觀察和寫作,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將得到全面提高。
(二)注重日常練筆,提高寫作能力
觀察習慣和寫作習慣是相輔相成的,觀察讓學生有內容可寫,而寫作則是對觀察到的內容進行整理、加工和表達。因此,除了觀察習慣,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寫日記。寫日記是一種很好的習慣,可以讓學生記錄每天的生活和學習,幫助學生思考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提高寫作能力,還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世界。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或隨筆。閱讀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寫讀書筆記或隨筆,學生可以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思考,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同時,這種寫作方式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思維能力。最后,學生寫作文時,教師應該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明確寫作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寫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同時,教師也應該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和反饋,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從而更好地提高寫作能力。
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習作“寫讀后感”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一本書后,寫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這種練習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技巧。首先,學生需要理解書中的情節(jié)和主題,并思考作者想要通過作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和情感。其次,他們需要用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評價和觀點。最后,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評價和指導,幫助他們提高寫作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通過這樣的習作練習,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寫作能力。
注重日常練筆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和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與評價,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
三、注重方法指導,提高寫作技能
(一)教授寫作技巧,提高寫作水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學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技巧,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作技巧的訓練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結構。文章結構是寫作的基礎,學生需要了解如何構思文章的結構,包括開頭、中間和結尾。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常見的文章結構模式,讓學生了解如何運用這些模式來組織自己的文章。其次,修辭手法是寫作中常用的技巧,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常見的修辭手法包括比喻、擬人、夸張等。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這些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使用方法,并讓學生嘗試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這些修辭手法。此外,主題是文章的核心,學生需要明確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并在文章中突出這個主題。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如何確定主題,并在寫作過程中始終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為了更立體地教授寫作技巧,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讓學生了解這些文章的優(yōu)點和特色,并讓學生嘗試在自己的文章中模仿這些優(yōu)點和特色。
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習作“我來編童話”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童話的基本結構入手,包括引子、起因、過程、高潮和結局。學生可以通過引子引入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讀者的興趣。在起因部分,應該明確主人公面臨的問題或挑戰(zhàn),并給予解決的動機。隨后,需要展開描述過程,通過細節(jié)描寫和對話來豐富故事情節(jié),增強可讀性。在高潮時刻,可以運用修辭手法或戲劇沖突來營造懸念和緊張感。在結局部分,應該總結主要事件和給出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的結論。通過范文的引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注意使用豐富的形容詞和動詞,運用適當的比喻和擬人手法,應用整體呼應和符合主題的故事結構。這樣,學生的作文就能夠更富有情感和想象力,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教授寫作技巧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方法。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寫作過程,并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技巧,并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二)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揮個性特色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教師應該尊重并欣賞學生的獨特性,并引導他們將其應用到寫作中。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范文來啟發(fā)他們認識不同的文字風格和表達方式。要讓學生了解到,寫作是表達個人思想感情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模仿或復制。其次,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創(chuàng)新寫作練習,如“同題異構”或“反向思考”等,讓學生嘗試從不同角度思考并寫作。這樣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發(fā)揮想象力,打破常規(guī),勇于創(chuàng)新。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討論或分享會等活動,讓學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和想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相互借鑒和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
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漫畫老師”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然后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意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漫畫作品。這個過程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文字表達能力,因為他們需要在漫畫中添加對話框或文字說明來傳達故事情節(jié)和思想。此外,學生還可以互相分享并欣賞彼此的作品,從中獲得啟發(fā)和靈感。通過這種創(chuàng)新的寫作方式,學生不僅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個性特色,還可以提高觀察力、思考力和表達能力。
鼓勵學生在寫作中發(fā)揮個性特色并勇于創(chuàng)新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引導他們認識到寫作是表達個人思想感情的過程,并提供一些創(chuàng)新寫作練習和活動,讓學生在互相交流和分享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
四、多元評價方式,增強寫作信心
(一)評價方式多元化,全面評估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可以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的寫作能力。傳統(tǒng)的書面評價方式雖然能夠反映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但可能忽略了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如思考深度、創(chuàng)意等。因此,教師需要采用口頭評價、小組評價、家長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以便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口頭評價中,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他們的寫作思路、構思過程和表達方式。這種評價方式能夠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問題,并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同時,口頭評價還可以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在小組評價中,學生可以互相評價彼此的作文,并從中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這種評價方式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寫作水平。在家長評價中,家長可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學習成果,同時也可以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
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可以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以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現。
(二)注重肯定和鼓勵,培養(yǎng)寫作積極心態(tài)
注重肯定和鼓勵,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積極心態(tài)的重要手段。寫作積極心態(tài)是指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在評價學生的習作時,教師應以肯定和鼓勵為主,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從而激發(fā)其寫作動力。這種肯定和鼓勵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提高自我價值感,從而更加自信地面對寫作。此外,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動力,當學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時,就會更加熱愛寫作,從而產生更強的學習動力。這種學習興趣能夠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寫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寫作水平。
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寫作時,應注重肯定和鼓勵學生的優(yōu)點和進步,讓學生在感受到被關注和重視的同時不斷增強寫作信心和動力,從而培養(yǎng)其寫作積極心態(tài)。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需要教師注重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培養(yǎng)寫作習慣,教授寫作技巧,并采用多元評價方式,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興趣。這些教學方法并非孤立的,而是需要相互結合,共同作用。只有全面、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張拜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有效開展[J].科普童話,2023(5):136-138.
吳俊霞.交際語境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措施分析[J].新課程,2020(47):4-5.
楊建華.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優(yōu)化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2(17):129-131.
林霞.小學語文交際語境習作教學策略分析[J].時代教育,2023(2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