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靈
摘 要 閱讀技能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文章從語句教學著手,將翻轉(zhuǎn)模式應用于英語閱讀理解教學,通過翻轉(zhuǎn)模式和傳統(tǒng)模式教學效果對比,探索翻轉(zhuǎn)模式是否能更有效地增強高中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提高閱讀能力。研究結果表明,在語言知識掌握方面,以“解決問題”為特征的翻轉(zhuǎn)教學比傳統(tǒng)模式更有效,原因在于學生在練習中的問題和疑惑能及時得到反饋;在閱讀能力提高上,兩種教學模式并無顯著差異,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要掌握語言知識,還在于了解閱讀文本背景、學生的知識面、認知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等。研究結果證實,翻轉(zhuǎn)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氣氛得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一致好評。
關鍵詞 句子理解;翻轉(zhuǎn)課堂模式;傳統(tǒng)模式;英語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9.04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Flipped Mode and Traditional Mode
——Reading Teaching Based on English Sentence Understanding
CHEN Huiling
(Zunyi Normal University, Zunyi, Guizhou 563006)
Abstract Reading skills are the focu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his study starts with sentence teaching and applies flipped mode to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By comparing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flipped mode and traditional mode, it explores whether flipped mode can more effectively enhance high school students' mastery of English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erms of language knowledge mastery, flipped teaching characterized by problem-solving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raditional models, because students can receive timely feedback on problems and doubts during practice; In terms of improving reading abilit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eaching modes. Improving reading ability not only requires mastering language knowledge, but also understand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ading text, students' knowled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thinking ability. The research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under flipped teaching mode receives unanimous praise from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Keywords sentence comprehension; flipped classroom mode; traditional mod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翻轉(zhuǎn)課堂”近年來吸引了國內(nèi)學界和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和效仿?!胺D(zhuǎn)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師事先錄制好的或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教學微視頻以及拓展學習材料,而課堂時間則用來解答學生問題、訂正學生作業(yè),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
盡管“翻轉(zhuǎn)課堂”在國外無論從理論研究還是教學實踐上都證明了是一種相當成功的教學模式改革,但在國內(nèi)尚處于摸索階段。另外,英語教學在中國有其特殊性,這一模式能否適應國內(nèi)教學實際是值得進一步探究的問題。在國內(nèi)基礎教育階段,英語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而以英語句子理解為代表的閱讀困難是高中生面對的最基本和突出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這種新型的“翻轉(zhuǎn)”教學模式能否更有效解決學生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句子理解困難并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
1? 研究設計
本研究是以建構主義、自主學習理論和 “后方法”理論為基礎的實證研究。通過翻轉(zhuǎn)模式和教學模式的為期一個月的對比實驗,探究翻轉(zhuǎn)教學模式對于英語句子理解教學是否更為有效。
1.1? 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回答兩個問題:①在語言知識掌握方面,翻轉(zhuǎn)模式是否比傳統(tǒng)模式更有效?為什么?②在提高閱讀能力方面,翻轉(zhuǎn)模式是否比傳統(tǒng)模式更有效?為什么?
1.2? 研究對象
研究以高中二年級兩個平行班作為實驗班和控制班, 分別實施兩種不同的閱讀教學設計:實驗班采用翻轉(zhuǎn)模式教學;控制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閱讀材料均為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必修5。
1.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diào)查、前測、后測等工具以及個別訪談方式收集定性和定量數(shù)據(jù)。問卷調(diào)查包含10個問題,其中最后一個為開放式問題。研究主要了解學生對閱讀課堂涉及問題的態(tài)度以及根據(jù)學生反饋的信息為后續(xù)教學實驗提供指導。教學對比實驗前,為了保證實驗班和控制班學生的英語水平無顯著差異進行前測;教學對比實驗后進行后測,對實驗班和控制班的教學效果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1.4? 數(shù)據(jù)收集與分析
研究使用Excel、SPSS軟件對問卷調(diào)查、前測和后測數(shù)據(jù)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和獨立樣本t檢驗。
1.5? 實驗步驟
①發(fā)放145份調(diào)查問卷了解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問題以及對現(xiàn)行閱讀課的態(tài)度。②對受試進行英語水平前測。③進行教學對比實驗。實驗班和控制班使用同一教材,但教學設計、課堂活動均依照各自教學模式的特點進行對比教學。教學實驗為期4周。④教學實驗后,對受試語言知識點(詞匯和語法)的掌握以及句子理解能力進行后測。⑤對測試結果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 研究結果
2.1? 問卷調(diào)查
問卷調(diào)查設計了10個問題,其中最后一個為開放式問題。調(diào)查問卷顯示的結果表明:57%的學生認為英語詞匯是影響句子理解的主要因素;51%的學生認為句子成分分析對于理解句子非常重要;63%的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的閱讀策略來理解句子;79%的學生認為英語的復合句型中最難掌握的是名詞性從句;88%的學生認為教師在學習資源豐富的今天仍然扮演著重要的協(xié)助者角色;41%的學生不太喜歡現(xiàn)行英語課堂閱讀教學模式。另外,多數(shù)學生認為英語學習不僅在于教師的教,還在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最后一個問題,大部分學生表示他們喜愛的閱讀課堂是生動有趣的并且能同時解決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2? 前測
在前測中,實驗班和控制班的平均分分別為60.1分和60.4分;標準差分別為19.93844和17.88199。
前測的獨立樣本檢驗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實驗班和控制班的平均分沒有顯著差異(P=.951>.05)。這表明兩個實驗班級的英語成績幾乎處于同一水平,因此,教學對比實驗可以進行。
2.3? 后測
經(jīng)過教學對比實驗后,后測中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平均分分別為71.53分和63.53分??梢姡瑢嶒灲M的測試分數(shù)高于控制組。
由表1可見,實驗組和控制組在后測中存在顯著差異。鑒于兩組學生在前測中英語水平無明顯差異,因而實驗組的翻轉(zhuǎn)模式的教學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后測試題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考查學生的語言點(詞匯和語法)掌握;第二部分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尤其是句子理解的能力。因此,需進一步分析實驗班學生后測成績中兩部分的得分情況,從而回答本研究的問題。
表3數(shù)據(jù)結果表明,盡管后測第二部分實驗組的平均分高于控制組,但并沒有達到顯著差異(P=.088>.05)。這說明在閱讀能力的提高方面,兩個班級的教學效果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差異。
由此可見,盡管翻轉(zhuǎn)模式總體而言優(yōu)于傳統(tǒng)模式,但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知識點掌握方面;在提高閱讀能力方面,翻轉(zhuǎn)模式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教學優(yōu)勢。
4? 討論
①詞匯教學應注重學生對詞匯意義的精確記憶。比如,學生在后測中把institution和insurance、 press 和stress、victim和virus的意義混淆。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學生不注重單詞的拼寫,二是孤立地記憶單詞,沒有從語境中理解詞匯意義。
②“瑞士奶酪式”教學的弊端。薩爾曼 可汗發(fā)現(xiàn),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反復經(jīng)歷了各個教學流程后無論是否有困惑,課程都將進入下一個主題教學。然而,這種教學模式在原有困惑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建立下一個概念學習,會增加學生新的困惑。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就像瑞士奶酪一樣,從表面上看是堅硬而完整的,但里面卻布滿了小洞。這同樣也反映了國內(nèi)學生的學情。比如,在后測第二部分的翻譯試題中,句子“Seeing the picture, he couldn't help thinking of his good old days”引起了學生的理解歧義。學生即便能夠理解分詞短語結構表示的句子邏輯關系,但由于沒有掌握短語can't help doing sth.以及old一詞多義,致使對整個句子的理解有誤。因此,“瑞士奶酪式”教學導致學生的“小洞”越積越多,知識基礎不扎實。
5? 結語
此項研究給予的啟示是翻轉(zhuǎn)教學模式可以進一步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在學習國外成功案例的同時以靈活的方式將其本土化,在多樣化的、具體的教學情況下滿足學生的需要和英語教育改革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Abigail,G.S.Implementation and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Experience[M].U.S:Idea Group,2015.
[2] Bergmann,J.& Sams,A.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U.S:ISTE,2012.
[3] Bretzman,J.Flipping 2.0: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Flipping Your Class[M].U.S:The Bretzman Group,2013.
[4] Cockrum,T.Flipping Your English Class to Reach All Learners:Strategies and Lesson Plans[M].New York:Routledge,2013.
[5] 陳玉琨,田愛麗.慕課與翻轉(zhuǎn)課堂導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6] 張武威,黃宇星.微課程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理論與方法的重要突破[J].課程 教材 教法,2015,35(12):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