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艷
【摘? 要】《新課標》要求學生學習的物理知識要與其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強調知識的形成過程。物理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與社會生活和生產(chǎn)實際密切聯(lián)系,物理實驗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利用好實驗這一重要教學手段,是物理教學中必須解決的問題?!缎抡n標》要求學生“能用簡單的物理實驗和數(shù)學方法描述簡單的物理現(xiàn)象”。基于此,本文就新課標下初中物理實驗教材試教展開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物理;實驗教材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每個學生都應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并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的教學理念,在課程內容上,提出了“要注重探究性學習、動手操作、觀察與思考、交流與合作等學習方式”。實驗是物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感知物理知識,更能讓學生形成物理觀念。新課標在“課程目標”部分中強調“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需要通過實驗來進行教學?!读x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提出:“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操作、猜想、推理等活動來學習科學知識?!睂τ诮滩膩碚f,實驗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使學生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實驗教材》試教要基于對課程目標的認識
新課程提出了“知識與技能”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和技能;了解一些基本物理概念、規(guī)律及有關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實驗原理和方法。注意使學生經(jīng)歷實驗設計和操作過程,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及其應用;了解一些簡單的實驗原理、方法及儀器結構,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用科學方法進行簡單的科學探究。在“過程與方法”目標中:要求學生學會科學地進行實驗設計、操作、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以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能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結論,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實驗現(xiàn)象。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中:要求學生對科學探究產(chǎn)生興趣,初步認識科學探究在科學發(fā)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初步形成尊重事實、崇尚理性、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能根據(jù)需要選擇適當?shù)姆椒ń鉀Q有關物理問題,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能應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簡單的現(xiàn)象,表達自己對物理現(xiàn)象、過程和規(guī)律的理解。在“學習能力”目標中: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會用數(shù)學知識進行簡單計算,會根據(jù)問題需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會根據(jù)物理原理和方法進行簡單推理;能從一些實驗中分析出數(shù)據(jù)并得出結論。在“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目標中: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責任感,養(yǎng)成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尊重科學規(guī)律和方法等態(tài)度;能依據(jù)自己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簡單現(xiàn)象,并能用適當方法表達自己對物理現(xiàn)象、物理規(guī)律及物理原理的理解。
二、《實驗教材》試教要基于對課程內容的把握
(一)把握課程內容科學內容
實驗教學內容的選擇要適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識水平。從實際出發(fā),遵循初中物理教學規(guī)律,體現(xiàn)初中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貼近生活,貼近社會,注重實驗探究過程。既要避免將學生引向“做實驗”,又要避免將學生引向“做實驗”而忽略了“學知識”。
重視對知識結構體系的理解和把握。知識結構體系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它包含科學概念、理論和規(guī)律。只有對知識結構體系進行認真梳理才能真正掌握物理學科的精髓和脈絡。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位教師都有必要認真研讀《實驗教材》并領會其內涵和外延。
重視培養(yǎng)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如比較、分析、歸納、演繹、推理等方法。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和注意事項。
(二)把握課程內容陳述方式
《實驗教材》的課程內容是在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方式安排的,教材中呈現(xiàn)了大量的實驗操作技能。對于這些實驗操作技能,有些是直接給出的,有些則需要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中才能掌握。教材中實驗操作技能,不是作為知識來呈現(xiàn)的,而是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來呈現(xiàn)的。實驗操作技能是對物理現(xiàn)象或物理規(guī)律進行觀察、記錄、分析、歸納和概括而形成的一種技能。學生通過這些技能的學習,將獲得關于物質世界和自然界基本規(guī)律的認識。因此,教材中呈現(xiàn)了大量的實驗操作技能。在進行《實驗教材》試教時,我們應充分把握課程內容陳述方式,通過對《實驗教材》中實驗操作技能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和概括,將實驗操作技能從知識轉化為學生能夠掌握和運用的能力。
三、《實驗教材》試教要基于對聾校教材的分析
(一)從教材編寫特點的角度
教材的編寫,應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教材內容的選擇、組織,都要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教材中不能出現(xiàn)過多的“教”(教師在講解實驗時不停地演示),而應給學生留出更多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時間,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學習。例如,《探究液體壓強》一課中:“用天平稱一稱”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講解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準備好天平、量筒、天平砝碼等實驗器材,并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同時教師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①量筒刻度上的讀數(shù)和量筒中實際刻度值的不同之處;②天平指針偏轉角度不一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討論:①為什么天平指針偏轉角度不一樣?②量筒中實際刻度值與理論刻度值不一樣的原因。這樣做既可鞏固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從教材編寫特點的角度來看,實驗教材最大特點就是“簡”:它把復雜的實驗簡單化了,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一些簡單實驗變成了一次對科學探究過程、方法和技能的完整體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和交流,掌握稱量物體質量的方法。
(二)從知識體系的角度
從知識體系的角度來看,《實驗教材》試教要基于聾校學生學習物理的實際情況,遵循聾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知識體系的角度來看,《實驗教材》試教要基于聾生的生活實際、物理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學探究能力;從知識體系的角度來看,《實驗教材》試教要基于聾生物理知識體系中各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應用;從知識體系的角度來看,《實驗教材》試教要基于聾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經(jīng)驗和技能。教師在試教過程中應該對教材進行整合,對教材中各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分析和設計。同時教師應該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來組織學生學習。在實驗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生活實例、實驗裝置、實物模型、多媒體等各種教學手段。教師在試教過程中還應注意學生實驗習慣和安全意識等方面的培養(yǎng)。
(三)從科學方法的角度
從科學方法的角度來看,聾校的物理教學應重視:(1)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并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教學。例如,在講授力的概念時,可以提出“你用什么東西來壓它”“你怎么拿它”“你為什么拿它”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讓學生通過親身經(jīng)歷探究過程來理解力的概念。(2)用多種方法(如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解釋科學問題。例如,在講到“功”的概念時,可以通過讓學生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來解釋“為什么物體運動時總是有東西阻礙它”這一問題,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實驗來理解這一概念。
四、《實驗教材》試教要基于對聾生學情的把控
(一)把控聾生共性特點
聾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對抽象概念理解能力差,實驗觀察能力差,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弱。而實驗是物理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驗課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通過對聾生的生理特點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聾生在生活中很少觀察到一些物理現(xiàn)象,更談不上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分析和理解。而這些現(xiàn)象往往是我們課本中沒有出現(xiàn)過的,或根本無法用課本中的語言去描述出來。如:水沸騰時會產(chǎn)生大量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在空氣中冷凝后形成雨滴下落過程中,就會看到很多像雪花一樣的東西落下來。這樣,聾生對物理現(xiàn)象的觀察就完全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所以,我們要充分考慮聾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感性認識與思維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之間存在著差異。從聾生生理特點來看,聾生大多是聽力障礙者,他們與正常人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聾生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要充分利用其生理、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學習氛圍,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物理知識并培養(yǎng)物理思維。
(二)把控聾生個體差異
聾生因聾致啞,聽力損失導致聾生語言和言語交流能力受限,在物理教學中,聾生個體差異表現(xiàn)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思維能力等方面,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不盡相同,這些都是我們教師要重視的。課堂上教師應針對聾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實驗教學活動使聾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把書本上枯燥無味的物理知識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探究學到掌握。如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教學中,針對聾生個體差異,可這樣進行實驗:將一條鐵絲彎曲成90°角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一只小磁針放在鐵絲兩端。先讓聾生思考:用一條細繩連接兩個磁針,能夠發(fā)生杠桿平衡現(xiàn)象嗎?然后引導學生動手做實驗:先將細繩固定在一支鐵筆上,并將細繩放在桌面上,用鐵筆連接小磁針的兩端。最后讓聾生用細繩兩端分別懸掛一個重物。實驗表明:只要細繩長度不變,懸掛重物時所受浮力總是等于重力。這一實驗教學設計就是針對聾生個體差異而進行的。同時也可以讓聾生自主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探究。這樣的實驗教學設計不僅能滿足聾生的需要,也能讓他們對物理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結束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因此,充分發(fā)揮好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探究、討論等活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去,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驗活動,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體驗成功。另外,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實驗來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出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小兵.動手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培養(yǎng)研究[J].數(shù)理天地(初中版),2023(2):32-34.
[2]余世勛.彰顯實驗魅力,優(yōu)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J].數(shù)理天地(初中版),2023(2):89-91.
[3]徐艷梅.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啟發(fā)[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7(23):94-95.
[4]安曉玲.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策略[A].中國陶行知研究會.2023年第五屆生活教育學術論壇論文集[C].中國陶行知研究會,2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