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華
★語文教學中,“讀”與“寫”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應該相互融合,聯(lián)結(jié)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本文以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為例,從“把握單元內(nèi)容”角度出發(fā),探討讀寫能力的綜合提升。
一、單元前瞻
本單元的編寫與布局與別的單元迥然不同,如果說別的單元重在傳統(tǒng)文化思想和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理解和內(nèi)化,那么本單元就立足人物形象刻畫的角度來進行文本組合。本單元秉承著“字里行間眾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的主題思想,選取了《摔跤》(節(jié)選自《小兵張嘎》)、《他像一棵挺脫的樹》(節(jié)選自《駱駝祥子》)、《兩莖燈草》(節(jié)選自《儒林外史》)以及《刷子李》(節(jié)選自《俗世奇人》)這幾篇文章,當中的人物描寫技巧相當高超,仿佛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似乎就在我們身邊一樣。閱讀這樣的文章,我們能夠?qū)W會深刻的人物描寫技巧和方式方法。本文以此單元為例講解人物描寫的技巧。
二、讀寫結(jié)合,寫人真摯
(一)閱讀經(jīng)典事例,描繪人物個性
通過閱讀這幾篇文章,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人與事的描寫是密不可分的。很多同學總是刻意地將“人物”和“事件”相互割裂,往往造成了人物形象、人物個性不夠鮮明,這是值得反思的。實際上,一個人往往在做事情、與別人相處時,會顯出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即使很小的事件也能體現(xiàn)他(她)的個性。比方說“某個同學放清潔工具”這一個微小的動作,有的同學就是往里面一扔,這看出他(她)做事大大咧咧;有的同學擺放得非常有秩序,這看出他(她)做事認真、細致。這就給我們一個寫作的啟發(fā):寫作時應選擇最能表現(xiàn)人物個性和特點的典型事件。
如《兩莖燈草》這篇文章,嚴監(jiān)生的人物形象特點是“吝嗇”,如何用一件經(jīng)典的事件來表現(xiàn)他的吝嗇呢?如果讓我們來寫,我們可以寫“他平時一分錢也不舍得花,恨不得將一分錢掰開兩份用”“別人問他拿點東西,他都東藏西掩的”……但是比起原文都遜色很多。因為,以上描寫算不上吝嗇,最多是勤儉、簡樸。那么作者是如何用經(jīng)典事件來體現(xiàn)人物吝嗇的呢?原來,作者寫嚴監(jiān)生到臨死的那一刻依然惦記著他的兩根燈草,只要它們其中一根一刻不挑掉熄滅,他都不愿意閉上眼睛;一旦挑掉了一根,他才“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通過寫嚴監(jiān)生臨死前仍惦記節(jié)省燈油這件經(jīng)典的事件,表現(xiàn)他的吝嗇,讓他成為中國“四大吝嗇鬼”之一。
因此,用一件具體的事例,反映一個人某方面的思想品質(zhì)或性格特點,這是寫人的最基本方法。但是,在實際寫作中,通過記一件事來寫一個人,還要有一些需要注意和把握的關(guān)鍵——要選好合適的寫作對象。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如果挑選一個我們不熟悉的人,這樣無疑是無效的,因為我們對他一無所知,很難把人物寫具體和寫生動,因此,首先要選擇一個熟悉的人來寫。當然,也可以寫一個由于某個場合、某件事中偶然認識、接觸到的人,這些人、這些事應該能夠給你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我們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要合理地處理好這些人物描寫的信息,才能將人物形象寫具體。
(二)體會文本手法,呈現(xiàn)人物特點
作者為了讓自己筆下的人物形象鮮明和具體,一般會運用多種人物描寫手法。我們在閱讀經(jīng)典文本的時候需要有條理地進行梳理、綜合、靈活運用。比方說,在《摔跤》這篇文章中:“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zhuǎn)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弊髡邽榱吮憩F(xiàn)小嘎子機靈、富有心機的特點,把小嘎子的動作和心理活動寫得極為細致、具體。在《兩莖燈草》中:“嚴監(jiān)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边@也是動作描寫,表現(xiàn)嚴監(jiān)生吝嗇的性格。而在《刷子李》這篇文章中,心理描寫尤其突出:
其一,“曹小三當然早就聽說過師傅那手絕活,一直半信半疑,這回非要親眼瞧瞧”,表現(xiàn)了曹小三對刷子李的期待和憧憬之情。
其二,“可是曹小三最關(guān)心的還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沒有白點”,表現(xiàn)了曹小三對刷子李的懷疑。
其三,“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表現(xiàn)了曹小三對刷子李的敬佩之情。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有必要對這些手法進行有序的標記和綜合。單一的手法并不能讓人物真切呈現(xiàn),只有在多重手法之下,人物形象才能更加飽滿、深刻、具體而鮮明。比方說在《我的同學》這篇作文當中,有的同學這樣寫他看到的事情:
“有一次跟同學搞好教室清潔衛(wèi)生后就笑著走著下樓去了,一直走到校門口,他突然說:‘教室窗戶關(guān)了沒有?門鎖鎖上了沒有?一瞬間,他露出了為難的神情。他應該在想,現(xiàn)在跑回教室,搭公交車回家的時間可能會延遲;如果不回去,周末刮大風,下大雨怎么辦?似乎,難以逃避,他毅然決然地跑回了教室,我看著他的背影,眼眶濕潤了?!?/p>
這一段心理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負責任的學生形象,讓人感動。
(三)抓住具體描繪,呈現(xiàn)人物性格
一個人不管他長相如何,總有一個鮮明的、獨特的特征。我們在描寫一個人的時候也要注意區(qū)分,不能模棱兩可。比方說介紹自己的同學,這樣寫“有這樣一個人,個子不高不矮,身體不胖不瘦,皮膚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唇不薄不厚”,你能說出他是誰嗎?估計任何人都不能說出來,因為完全不夠具體。我們再看本單元內(nèi)文章的經(jīng)典文段。
比方說《他像一棵挺脫的樹》:“看著那高等的車夫,他計劃著怎樣殺進他的腰去,好更顯出他的鐵扇面似的胸,與直硬的背。扭頭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寬,多么威嚴!殺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褲,褲腳用雞腸子帶兒系住,露出那對‘出號的大腳!”
我們看這一段描寫,車夫祥子的具體身體特征是怎樣的呢?“鐵扇面似的胸”和“直硬的背”看出他健朗和強健的體魄,同時“‘出號的大腳”等外貌描寫都表現(xiàn)祥子旺盛的生命力,讓祥子與眾不同。
在老師的引導下,很多同學也寫出了鮮活、具體的人物形象:
其一,“小英子胖胖的身軀,圓圓的臉蛋,扎著馬尾巴頭發(fā),濃濃的眉毛下面是一雙明亮、晶瑩的眼睛”,這就是她可愛外貌的獨特之處。
其二,“方曉明特別愛畫畫,在課余時間,在周末,他手上總是拿著一支筆和一本畫冊四周圍溜達,那個本子上都是花花草草,每周都有一個魅力的世界”,愛畫畫就是方曉明的特點。
可見,我們需要找到人物獨特、具體、鮮明的個性化特征,才能寫出有個性的人物形象。
三、說在最后
“字里行間眾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北締卧n文中鮮活的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寫好一個人物,寫出人物的特點,不僅要細致觀察,還要了解一些寫人的基本方法。讀寫結(jié)合是當前語文學習的原則之一。南宋朱熹曾賦《觀書有感》來抒發(fā)讀書體會,詩中提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站在閱讀和寫作的角度分析,這句話談論的是二者的關(guān)系??梢?,閱讀和寫作是一個相互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讀”的過程為學生提供了立意、選材、布局、語言的靈感和積累,“寫”的結(jié)果呈現(xiàn)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希望廣大學子認真品讀課文,從中提煉寫作的“點子”,從而提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