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沁怡
〔摘????要〕??在小學的教育教學中,音樂學科是關鍵組成,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音樂教師應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模式,在教學開展階段巧用信息技術,使小學音樂教學可以與信息技術進行融合,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強化學生整體素質(zhì),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互聯(lián)互通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317????(2024)??06????139-141
目前,信息技術呈現(xiàn)出了快速發(fā)展態(tài)勢,并且在諸多行業(yè)和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運用,當然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在小學音樂教學開展階段,巧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滿足小學生的日常學習需要,還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小學音樂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弊端,如缺少活力,學生參與積極性較低等,從這些層面來進行考量,應將最新的信息技術融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以此來強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整體活力。
一、信息技術融入音樂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欣賞能力
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可以構建出多媒體場景的教學模式,而學生借助聽、觀察以及思考就可以強化自身音樂欣賞能力。另外,在教師提出相關問題的過程中,也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有較大的興趣,并且在學習時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生成一種良好的音樂學習態(tài)度。長此以往,學生就可以抓住音樂知識特點,形成獨到見解,這對于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音樂知識有一定的幫助。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創(chuàng)能力
就音樂語言來講,一些音樂形象具有模糊性特點,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緊抓“模糊點”就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音樂樂曲,教師不告訴學生樂曲題目,僅讓學生欣賞,然后引導學生為樂曲起一個名字,在這一背景下就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學創(chuàng)能力。
二、小學音樂教學運用信息技術的方法
(一)借助信息技術調(diào)動課堂氣氛
在小學音樂教學開展階段,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路徑之一是活躍課堂氛圍。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有意識地進行興趣引導才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因此,作為小學教師,需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來營造教學氛圍,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作為支撐,學生就可以在音樂學習中產(chǎn)生較高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小學音樂《彼得與狼》課程教學中,這首屬于交響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來播放影視片段,學生會快速被短視頻中的動畫人物吸引,然后就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借助圖文并茂的方式開展教學就可以調(diào)動學生多個感官,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之后的教學奠定基礎。
例如,在學習《小白船》這一課程時,小學音樂教師可使用信息技術來設計動畫情境,即在幽暗的夜空下,寧靜的海上有一艘小船逐漸漂遠。在引導小學生想象的基礎上,配上美妙的音樂,然后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腦海中的想象是什么?一些學生回答“好美呀”,然后開始積極發(fā)言,將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說了出來,課堂教學氛圍也逐漸提升,因為有了學生的主動參與,使課堂教學質(zhì)量有了明顯提升。同時信息技術的運用也可以依照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設計闖關游戲,使枯燥乏味的知識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感受到音樂知識學習的樂趣所在。
(二)調(diào)動學生感官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開展階段,為確保課堂氛圍更加濃厚且歡快,應重視信息技術與音樂的融合,以此來調(diào)動小學生的感官,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小學音樂教師在新課教授階段,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簡單歡快的音樂,然后讓學生在傾聽時進行思考。通過這種方式來使學生進入音樂情境中,并且教師還可以在學生唱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身體動作模仿歌曲中所表達的內(nèi)容,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精彩的音樂課需要學生情感得到滿足,借助聽覺來深入體會音樂知識,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學生長時間傾聽就會形成聽覺疲勞,進而降低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的熱情。而將信息技術融入其中就可以全面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可以在一個真實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和了解音樂知識。
例如,在《大象》樂曲學習時,就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方式將動畫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在聆聽樂曲的基礎上找到描寫對象,可以借助音樂節(jié)奏、音樂速度來辨別哪些音符是描寫大象的。在這一基礎上,引導學生跟著音樂來模仿大象動作,借助這樣的方式既可以使學生有聽覺體驗,也增加了視覺感受。信息技術可以為音樂課程教學營造出全新的平臺,既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也能夠使學生在音樂知識學習中體會到音樂的內(nèi)在魅力,進而豐富學生的感官。
教師應借助多媒體來體現(xiàn)歌曲內(nèi)容中的一些實物,使學生可以借助觀看圖片和視頻掌握物品的用途及構造。
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小學音樂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準備音樂材料,通過想象畫出歌曲中的物品,這樣就可以在愉快的音樂教學中,使學生身心更加輕松愉快。在課堂結束之后,也可以歌曲的方式來收尾,即為引導學生輕輕哼唱來結束本堂課。
例如,在小學音樂《鼓樂傳情》這一課程教學中,為保障學生能夠體會到鼓樂這一音樂代表形式,可以使學生感受我國鼓樂與其他國家鼓樂之間的區(qū)別及差異,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另外,小學音樂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播放其他歌曲,如《敲起我的小木鼓》,讓小學生深入感受民族歌曲,也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相關舞蹈,以此來增加歌曲的動感程度,為小學生接下來的音樂知識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同時信息技術與音樂的融合也能夠使學生在聽覺上對音樂知識有不同的見解,在這一背景下,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提升學生專注度及感受力。并且學生借助不斷觀察也可以強化自身觀察能力。作為小學音樂教師,其在教學開展階段需要科學運用信息資源的豐富性及信息渠道的多樣性來強化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強化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提供幫助。
例如,音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童聲中國娃”這一內(nèi)容的過程中,可先為學生播放“中國娃”相關視頻,然后借助視頻呈現(xiàn)來調(diào)動學生對樂器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為視頻中可以是某小學生演奏打擊樂器唱歌的畫面。在學生對打擊樂器感興趣以后,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練習多種多樣的樂器,而學生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上,也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對打擊樂器學習的興趣,這對于強化小學生樂器感受力及觀察力有一定幫助。
此外,小學音樂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引導學生對樂器特征進行觀察,以此來提升小學生想象力,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視覺體驗,也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對樂器學習的熱情,這進一步說明了小學音樂與信息技術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可以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音樂主要是借助和聲與音色來渲染氣氛的,其中和聲、調(diào)性的改變能夠衍生出色彩文化,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可運用各類終端軟件來模仿和弦,例如大三和弦相對明亮,而小三和弦較為暗淡。同時也可以在軟件中模仿不同樂器的音色,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深入理解音樂作品內(nèi)涵。另外,諸多優(yōu)秀的歌曲都有豐富內(nèi)涵,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來體現(xiàn)出音樂作品中包含的豐富、生動畫面,使學生能夠理解音樂并激發(fā)自身內(nèi)在情感。
例如,在小學音樂《熱愛地球媽媽》這一課程教學中,作為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借助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現(xiàn)土地沙漠化、綠地被損害、污水排放混亂、南極冰川融化等畫面,以此來沖擊學生的感官,使其心靈受到震撼,借助這類短視頻或圖像觀看,就可以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出現(xiàn)想要保護地球大環(huán)境的心理。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地球受到破壞的原因,然后匯總一系列問題,思考繼續(xù)這樣下去會帶來的嚴重后果,通過因勢利導的教育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意識和保護意識。這一環(huán)節(jié)完成以后,教師就可以繼續(xù)向學生拋出問題,例如我們可以為地球媽媽做一些什么事情呢??衫^續(xù)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在討論完成以后總結出了不要排放臟水、在沙漠中種植綠植等,隨之引導學生融合歌詞來呈現(xiàn),這樣就能夠很自然地進入歌唱環(huán)節(jié)中。這種教學模式的導入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恰當展示,營造出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展現(xiàn),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和思維,使學生在音樂知識學習中可以產(chǎn)生情感共鳴,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課堂教學中,這對于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結合全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既能夠營造適宜的課堂教學氛圍,也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音樂分析能力,使學生音樂表現(xiàn)能力得到提升,長此以往就能夠使小學生形成較強的音樂學習信心。所以,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全面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使這一技術可以為音樂課堂教學提供服務,讓小學音樂課堂煥發(fā)出全新的活力,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課堂環(huán)境中得到鍛煉。
參考文獻
[1]李笑.小學音樂教學創(chuàng)造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其策略方法研究[J].小學生(下旬),2021(11):11.
[2]肖銀霞.信息技術助力小學音樂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1(5):88-89.
[3]喬莉.解讀如何巧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活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J].家長,2021(11):143-144.
[4]李生德.巧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20(14):125-126.
[5]季海峰.淺談如何巧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讓小學音樂教學“活”起來[J].明日風尚,2019(19):129.
[6]鄭凱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綜合版),2019(9):120.
[7]林清富.用信息技術點燃小學音樂高效教學的火花[J].新教育,2017(28):63,75.
[8]畢天格.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音樂教學[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7):70.
[9]李麗.用信息技術點燃小學音樂高效教學的火花[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6(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