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白齒搖矣,猶把一寸毛錐,走數(shù)千里道。營營一冷坑上,此與老牯踉蹌以耕,拽掣不動,而淚漬肩瘡者何異。噫,可悲也!每至菱筍侯,必兀坐神馳,而尤搖搖者,策之之所也。廚書幸為好收藏,歸而尚健,當(dāng)與吾子讀之也。
——[明]徐渭《與馬策之》
小飲周叔明第,雨霰紛集,默念疇昔,此時便著屐登山去也。歸擁牛衣,寒燈無焰,展轉(zhuǎn)久之,乃遂酣臥。遠(yuǎn)雞亂啼,紙窗如晝,啟扉諦視,則雪深半尺矣。昨歲孺和臥病,予亦倦游,窗外玉塵,無情照管。曾作調(diào)《瑤華》相視,檢之篋中,墨痕未舊,忽忽又一年往矣。
——[明]張大復(fù)《梅花草堂筆談》
宋釋惠洪《題王維雪中芭蕉圖》,有“雪里芭蕉失寒暑”之句,以芭蕉非雪中物。朱新仲《猗覺寮雜記》云:“嶺外如曲江,冬大雪中,芭蕉自若,紅蕉始開花,始知前輩作畫不茍如此。想惠洪未到嶺外故也?!庇嘟嗞懓哺Α掇堜洝吩疲骸肮级戒f在廣西親見雪中芭蕉,雪后亦不凋壞。”噫!不讀天下書,未遍天下路,不可妄下雌黃!觀此益信。
——[明]俞弁《逸老堂詩話》
別時卒卒,不及吐一語。因憶往昔踏月射堂,聽歌曲水,共約此后當(dāng)覓稻田廠前后一片地,為看花待月之所,曾未幾時,而出處生死,有同夏云,人生何事可算得也!弟世情覺冷,生平濃習(xí),無過粉黛,亦稍輕減;即有時對清歌艷舞,亦如花鳥之寓目,自幸心中粗了,可以隱矣。六月內(nèi)遍踏匡山,水石勝絕,自恨宿因不深,不得為此中凈侶。
——[明]袁宏道《顧升伯修撰》
近閱陶周望祭酒集,選者以文家三尺繩之,皆其莊嚴(yán)整栗之撰,而盡去其有風(fēng)韻者。不知率爾無意之作,更是神情所寄。往往可傳者,托不必傳者以傳,以不必傳者易于取姿,炙人口而快人目。班、馬作史,妙得此法。今東坡之可愛者,多其小文小說,其高文大冊,人固不深愛也。使盡去之,而獨(dú)存其高文大冊,豈復(fù)有坡公哉!
——[明]袁中道《答蔡觀察元履》
郝公琰工詩而貧,操舴艋,游江湖間十年,與漁父狎,為《漁父詞》示余。其于家則張融陸處無屋,舟居無水,其于魚則王弘之釣亦不得,得亦不賣。其于典寄則張志和煙波釣徒,陸龜蒙江湖散人。詞之聲音調(diào)格,相出入矣。余家三澨水畔,漁釣故其本業(yè),為世餌所中,三仕三已,今老病免,青箬綠蓑,返而初服,將從江上丈人游,顧不如公琰習(xí)于水也。請為選導(dǎo),而余擊榜鼓枻和之。
——[明]李維楨《漁父詞引》
杜子美《戎州》詩有“重碧黏春酒,輕紅擘荔枝”之句。范石湖《吳船錄》云:“印本‘黏或作‘酤郡有碑本,乃作‘黏字。當(dāng)以碑本為正?!笔f固有所據(jù),然考之元微之《元日》詩云:“羞看稚子先拈酒?!卑讟诽煸娫疲骸皻q酒先拈辭不得。”“拈”指取物也,乃唐人語。作“黏”作“酤”皆非。
——[元]韋居安《梅磵詩話》
“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吾師?!睎|海先生語也,宜其名高一世。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鶴林玉露》曰:“詩惟拙句最難。至于拙則渾然天成,工巧不足言矣。”若子美“雷聲忽送千峰雨,花氣渾如百和香”之類,語平意奇,何以言拙?
——[明]謝榛《四溟詩話》
鐘伯敬云:“孟襄陽詩易為淺薄者藏拙。”此語令人悚然。其實(shí)淺薄者,萬萬不能為孟襄陽詩也。東坡謂襄陽詩“韻高而才短”,非東坡不敢開此口。然東坡詩病,亦只一句,蓋才高而韻短,與襄陽恰相反也。
——[清]潘德輿《養(yǎng)一齋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