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文
【摘? 要】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如何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融入教學中,成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文章將介紹大單元教學的概念和內涵,闡述其在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探討初中數學單元教學的策略,以期為教師提供一種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初中數學;單元教學
大單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的整體框架,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同時,大單元教學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系統思維和綜合運用能力,使他們能夠將不同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解決實際問題。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變革,核心素養(yǎng)教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融入課堂教學中,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文章將探討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數學單元教學的研究,以期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共同推動數學教育的進步與發(fā)展。
一、初中數學單元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打好學科基礎
通過按照單元進行教學,可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的系統學習和掌握。每個單元都有其特定的主題和內容,學生可以逐漸建立起對數學知識的整體認知和理解。而且相比于傳統的碎片化的教學方式,按照單元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內在邏輯和應用意義。每個單元都有其獨特的應用場景,學生可以通過實際問題的探究和解決,感受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實用性。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更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果。另外,在單元教學中,學生需要自主學習和探索,學會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學習資源。他們需要學會制訂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選擇適合的學習材料等,以此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掌握學習策略,從而能夠更好適應未來的學習和生活。
(二)有利于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培養(yǎng)的綜合能力,而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具有很強的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作用。在數學學習中,學生需要分析問題、歸納總結、推理判斷等,這些過程都需要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通過解決數學問題,學生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并且數學中的問題往往存在多種解法,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需要尋找不同的方法和思路,這就需要他們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單元式教學能夠提高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在面對新問題時能夠靈活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思考。此外,在數學學習中,學生往往需要與同學一起合作解決問題,通過合作討論,學生能夠互相啟發(fā)和補充,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同時,數學學習也需要學生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解決問題中的疑惑。通過合作與溝通,學生能夠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和有效溝通能力,為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在數學課堂上,通過按照單元進行教學,可以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有條理地組織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每個單元中設置特定的教學目標,并按照邏輯順序進行教學,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識。而且單元教學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特定的主題或概念上,相比于碎片化的知識點教學,單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某一領域的知識,避免知識的孤立性和片面性。同時單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內在的邏輯關系,教師將相關知識點進行整合和串聯,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識的內涵和應用,從而逐步建立起數學思維的框架和體系,提高學習的連貫性和深度。
(四)有利于強化系統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通過按照單元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將散亂的數學知識點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代數單元時,學生可以整合之前學過的有關方程、函數、不等式等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代數知識體系。而且,單元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能力。每個單元通常都會涉及一些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生需要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實踐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系統思維,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聯系。
二、初中數學單元教學原則
(一)大單元教學要與學生基本能力相適應
在進行大單元教學時,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差異。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基礎知識、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教學,確保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基本能力相適應。而且大單元教學應該設置一定的挑戰(zhàn)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一定的壓力,但不至于過于困難。如果教學內容過于簡單,學生可能會感到無趣,缺乏動力;如果教學內容過于難,學生可能會感到壓力過大,導致學習困難,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合理設置教學目標,確保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基本能力相適應。此外,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應該提供充分的支持和輔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給予學生適當的提示、指導和反饋,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基本能力相適應,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二)大單元教學要與學科知識框架相適應
大單元教學要求將相關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教師通過將相關知識點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內在邏輯關系和知識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數學思維,提升他們的學科素養(yǎng)。同時,大單元教學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范圍從一個狹窄的知識點拓展到更廣闊的知識領域,教師要積極將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和拓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進行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三)大單元教學要與課程教學目標相適應
教學目標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大單元教學應該圍繞這些目標展開,確保教學內容與目標一致。大單元教學要求將相關的數學知識點、技能和概念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主題。教師應注意教學內容的層次性和邏輯性,確保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和掌握知識。而且,教師在進行大單元教學時,應該選擇和運用適合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應該能夠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采用講授、討論、實踐、合作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數學單元教學策略
(一)挖掘教材內容,梳理學科結構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資料,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每個單元的核心概念、主題和目標,以及與其他單元之間的關聯。首先,教師應該確定教材的核心概念和主題,核心概念是指學生在每一部分中需要掌握的關鍵概念,它們是理解整個內容的基礎,主題是指這個課堂教學討論的中心問題或主要內容,教師可以通過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來確定這些核心概念和主題。其次,教師需要梳理學科結構,即確定各個單元之間的關聯和學科知識的有機結合,在教學中要了解各個單元之間的前后關系,以及這些單元如何構建一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在挖掘教材內容和梳理學科結構的過程中,教師可借助一些工具和方法。
(二)聯系新舊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數學教學的知識點是普遍聯系的,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講解和引導學生回顧已學知識,激活舊知識,還可以提供一些例題或問題,讓學生通過回答回憶相關知識。之后教師可以引入新的知識點,并與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對比和聯系。教師要通過解釋新知識與舊知識的相似之處和差異之處,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的意義和作用,還可提供一些例子或應用場景,讓學生將新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知識的延伸和拓展來構建知識體系,例如可以提供一些擴展性的問題,讓學生將已學的知識應用到更復雜的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明確單元主題,強化目標引領
單元主題是指將教材內容組織起來的一個中心思想或概念。通過明確單元主題,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的整體框架,以及不同概念和技能之間的關聯。目標引領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明確地向學生闡述學習目標,并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追求目標。教師要了解學科的知識體系和核心概念,從整體上掌握該學科的結構和內容,能夠選擇合適的主題和目標。還要了解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要求,確保單元的主題和目標與課程目標緊密相連,以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達到課程要求。確定單元的主題后,要考慮如何將不同的知識和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確保學生能夠在單元學習中獲得全面的知識和技能,從而能夠更好地應對復雜的問題和任務。此外,還要為每個單元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這些目標應該具體、可衡量,并與主題和課程目標相一致,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清楚地知道他們需要學習什么和達到什么水平。
(四)優(yōu)化單元作業(yè),鞏固核心素養(yǎng)
在課后,教師可以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題,讓學生通過反復練習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這些練習題可以包括各種題型,如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覆蓋單元內容的不同方面,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調整練習題的難度,提供不同層次的挑戰(zhàn)。要布置探究型作業(yè),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這些作業(yè)可以是開放性的問題,要求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和推理,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也可以提供一些資源和工具,如圖表、模型等,幫助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和實踐。此外,教師還可以布置合作型作業(yè),讓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合作完成。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討論,促進思維的碰撞和啟發(fā),培養(yǎng)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
(五)全面把握學情,制訂教學規(guī)劃
把握學情是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情,這包括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風格以及學習困難等方面的情況。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調查問卷、學生自我評價等方式來收集學生的學情信息。之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制訂個性化的教學規(guī)劃。個性化的教學規(guī)劃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以及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設計適合學生的學習任務和作業(yè)。在制訂教學規(guī)劃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考慮分層教學的原則。分層教學是指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進行教學。通過分層教學,教師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資源和學習支持。
(六)完善單元評價,加強總結反思
單元評價能夠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評估,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和總結,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和自主學習能力。評價形式應該多樣化,包括書面考試、口頭報告、小組合作項目、實際問題解決等。通過不同形式的評價,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水平。在評價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結果,還要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評價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而且,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學生評價和反饋,指出他們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并提供具體的改進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學習策略。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總結討論活動,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體會,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四、結語
大單元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方法,通過整合知識和技能,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提供實踐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初中數學單元教學研究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需要關注學科知識的有機結合,努力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參考文獻:■
[1] 蘇紅芬. 大單元視域下的初中數學教學[J]. 文理導航(中旬),2023(11):37-39.
[2] 李曉輝.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J]. 天津教育,2023(27):89-91.
[3] 唐敏君. 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數學單元教學策略[J]. 教育界,2023(2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