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傳統(tǒng)課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地位,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咏虒W法是目前課堂上進行的有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教學方式,這種方法推翻了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進而轉向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歷,分析當前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的現狀、初中英語課堂采用互動教學的意義,進而提出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采用互動教學切實可行的策略,進而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應用探究
作者簡介:況德義(1989-),女,貴州遵義人,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團溪中學,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我們需要更多更優(yōu)的高質量人才,中小學教育是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一步,其中中小學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教育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初中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外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據筆者調查,目前初中英語教學大多是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方式,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地位。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形勢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的需求,課堂教學急需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互動教學法是通過創(chuàng)設多邊互動的教學環(huán)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進而激發(fā)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達成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積極主動地在英語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法,能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根據調查反饋,發(fā)現目前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存在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氛圍沉悶等問題。因此,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適當改變英語教學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增加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營造開放型的英語課堂,一方面有利于培養(yǎng)初中生聽說讀寫能力,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熟練掌握并運用英語。接下來,筆者聯系實際談談當下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的現狀、教學應用的意義及優(yōu)化的策略。
一、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現狀
(一)互動教學程度淺
很多初中英語教師受以往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課堂上多以講解單詞、語法等為重點內容,忽視課堂上與學生的口語互動。長此以往便造成很大一部分初中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只注重英語知識的記憶,而忽視英語的實際運用。這與我們英語教學的宗旨相悖。造成英語互動教學淺嘗輒止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在于有些英語教師對互動教學的內涵不夠理解,只照搬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課堂單板空洞,不利于初中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在于部分英語教師給學生的自主空間少,進行過多干預,易引起學生逆反心理,甚至導致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抵觸心理。
(二)互動方式不恰當
課堂互動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師使用的互動方式是否符合學生需求。在實際教學情況中,很大一部分英語教師在課堂選擇互動手段時多局限于教材,而忽視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這導致學生在課堂互動中對互動內容不理解,無話可說。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就極易導致課堂互動缺乏層次性,無法照顧到學生的特殊性,基礎好的同學和基礎一般的同學的學習效果和進度都會不一樣,如果只采用單一的互動手段,那么就極易造成學生的兩極分化。所以,在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中英語教師應合理運用互動方式,更好地吸引學生課堂地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互動效果不理想
在課堂互動實際情況中,部分學生對開口說英語不自信,害怕其他學生嘲笑,如果沒有處理好便容易讓學生產生抵抗情緒,逆反心理,互動教學便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部分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做不到快速準確,甚至對英語老師產生畏懼心理,影響教學質量。另外,課后及時反饋也很重要,在互動課堂完成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課堂互動表現及時給予反饋,并在反饋中多采用正向激勵的方式,以表達教師對學生發(fā)言的認可和鼓勵,促使學生愈加勇于發(fā)言。如果不及時進行反饋,那么就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且會產生負面情緒。
二、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以往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課堂主要由老師主導,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地位,在課堂中常常發(fā)生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入互動教學法,使互動、交流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積極表達觀點,隨時與教師、同學展開互動與交流,改變以往教師主導課堂的教學狀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暢所欲言,激發(fā)自我學習的積極性,讓生機與活力代替沉悶與無趣,讓英語課堂成為學生可愛的課堂,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主性
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和準備工作是展開有效互動教學的基礎,這就要求學生對下節(jié)課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預習。這要求教師在課前有目的性地引導學生進行提前預習,讓學生對即將講授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英語詞典是初中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工具,英語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經常使用字典、善于使用字典,并且要善于利用身邊的學習工具查找相關資料,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獨立意識和獨自思考的能力,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課堂互動中,英語教師應轉變自身職能,作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在學生通過自身能力還未能解決問題時,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和引導,保證互動教學課堂順利進行。
(三)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互動教學顛覆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主導的單方面輸出、學生被動接受的情況。這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一方面,在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教學中,使學生在課堂中掌握更多的話語權,除了使學生掌握教材知識外,還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主動性,化解學生對英語的抵觸心理。另一方面,教師在互動教學中也被要求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相關知識,以幫助學生及時分析和解決在學習英語中的問題。由此可見,互動教學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實現教學相長。
三、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一)營造輕松課堂氛圍
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歡快的學習氛圍也有助于互動教學的實施。傳統(tǒng)英語教學課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空間少,不利于營造平等和諧的輕松課堂氛圍。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放棄以往一貫崇尚的嚴肅、安靜的課堂教學觀念,要轉變教學理念,致力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給學生表達自我的平臺。另外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也十分重要,不論是課堂上的討論還是課后的私下交流,教師應該作師生關系中的主動者,主動關心學生學習和生活,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也讓學生更加了解教師,進一步增強師生雙方的關系,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在課前引導學生自主預習,養(yǎng)成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在互動課堂中,將課堂還給學生,做學生課堂的引導者,當學生發(fā)言后,及時給予學生正向反饋,讓學生獲得成就感,進一步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另外教師在互動課堂中的身體語言也非常重要,如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比如在學生發(fā)言后給予一個鼓勵性眼神,贊揚式手勢都會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熱愛英語的動力。因此教師要注意自身一些行為,及時給學生反饋,有方法、有情感地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
(二)優(yōu)化教學流程
通過創(chuàng)造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暢所欲言,在互動交流中有所收獲。初中英語教師應將互動教學融入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把課堂充分交給學生。首先,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課程導入能夠使教學獲得良好的開始,也是教師進行英語教學的第一步。教師可以充分聯系實際和考慮學生自身的需求,設計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問題,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中,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用新穎的方法勾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與此同時,寓教于樂,將游戲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快樂游戲的過程中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不僅提高學習效率,還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后練習環(huán)節(jié)中,可以適當布置一些需要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或者課后實踐來解決英語問題的作業(yè),將英語的學習遷移到實際運用,在現實生活中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除此之外,因為學生個體差異的不同,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再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和課后練習。
(三)展開情境式教學
互動教學與情境相融合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沉浸式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相關的情境中開口說英語,讓學生靈活使用英語。所以恰當使用情境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互動體驗,讓課堂充滿生氣。但是在使用情境教學時要注意不同情境的不同教育作用,應該根據具體課堂教學,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發(fā)揮情境教學的作用。教學情境可以生活化,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生活畫面,讓學生在一些具體的環(huán)境中使用英語進行交流互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造虛擬的生活環(huán)境,教師還可以將一些便于攜帶的具體物品帶到課堂上,具體可觸、可摸、可聞的事物,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在講解教材中一些有趣的內容時,教師就優(yōu)先使用情境教學,讓學生在動手、動耳、動口中感受英語的魅力。另外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和利用課堂中出現的意外,打破課堂常規(guī),給學生帶來與眾不同的體驗,給課堂增加活力,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同時,還可以利用教材的內容進行角色對話或文章朗讀等表演形式,讓學生在角色扮演和語言交流中理解文章內容大意,增強課堂互動的效果。
(四)科技賦能課堂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全新的互動模式和互動手段,提升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比如英語聽寫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聽力教學中,以往學生只能通過老師的帶讀,記憶這個單詞的發(fā)音,但是現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自帶的功能讓學生聽到純正的英語發(fā)音,并進行跟讀和打分。在進行課堂練習中,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充分使用電子白板中的拍照功能,進行教學與講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蒙層”功能對引導學生對此進行課堂重難點的講解。讓學生親自解決問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初中英語教師要提高英語學科同信息融合的水平。
(五)實施小組討論
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自學、組內討論等形式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感受親身探究知識的樂趣,英語課堂要為學生提供多樣靈活的展示平臺,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進行小組學習的時候,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能力并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來組建小組,設計相適宜的問題讓組內討論。在小組中各個組員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大家集思廣益,一起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在小組中教師要作引導人,在必要的時候給小組提供指導和幫助,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在小組討論完后,教師要及時給予組與組之間的評價,可以用教師點評、小組自評、小組互評的方法,讓各小組取長補短,不斷改進和完善,在互動學習和改進中逐漸愛上英語,實現英語水平的整體提高。
互動教學為初中英語教師轉換英語教學思路提供了新路徑。事實證明,互動教學法是使英語課堂變得更加有效和活潑的重要方式,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初中英語教師要順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方向,利用好互動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提升初中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顧欣.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互動教學初探[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3(14):29-31.
[2]劉翠花,劉露露.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構建與應用[J].中學生英語,2018(4):39.
[3]王瑛.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及其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2022(3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