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摘 要】游戲化、生活化、活動化的教學設計,不僅是新課標的明確要求,也是改變“學”與“教”關系、提升學習力的有效手段。拼音教學是小學一年級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在模擬真實生活場景的游戲活動中開展拼音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幼小銜接”,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專注力,熟悉多種記憶方法,掌握正確拼音識字,而且能促進學習力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標 游戲化教學 專注力 學習力
漢語拼音作為學習漢字、掌握普通話、幫助閱讀的重要工具,在學習和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地位。拼音教學是小學一年級教學的重點,同時漢語拼音又是一種表音符號,這些符號是抽象的,不僅比較難記,也容易混淆。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能增加課堂趣味性,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專注力,運用多種記憶方法,準確識記、熟練掌握,并正確運用漢語拼音提高閱讀能力,為未來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實的語文基礎。
一、游戲化教學的核心要素
(一)樂趣,興趣,內動力
游戲是孩子童年最快樂的記憶,游戲化教學不僅能讓學生重拾童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還能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習的內動力。
(二)主動,自主,學習力
在游戲化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游戲的主人公,不論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都突出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游戲還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求知欲,這是學習力的形成和提高的重要元素。
(三)規(guī)則,勝負,抗挫力
在游戲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是游戲的參與者,都要遵守同樣的游戲規(guī)則。游戲過程中的勝負能讓學生感受到:獲勝固然可喜,但是失敗更能幫助成長。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勝負觀,促進抗挫力的提升。
二、一年級游戲化拼音教學實踐初探
(一)創(chuàng)設符合兒童認知的游戲情境
以“拼讀音節(jié)”的教學為例:
“拼讀音節(jié)”是準確讀生字、詞、句子的基礎,也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熟記并掌握聲母、韻母以及聲母、韻母組合的正確讀音,是學生不易掌握和容易出錯的難點,也是“拼讀音節(jié)”教學的重點。
1.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以樂趣激發(fā)興趣、以熱情激發(fā)學習內動力
游戲名稱:救援迷路的小伙伴——小明
師:同學們,“小明”在小樹林里迷路了,你們想不想幫助小明找到回家的路呢?
生:想!
師:可是,要幫助小明找到回家的路,首先要幫助他清除路上的障礙物,你們想不想知道清除障礙物的秘訣呢?
生:想!想!想!
師:那么同學們就要記住這些秘訣,否則就不能幫助小明找到回家的路了。
2.游戲規(guī)則:秘訣激發(fā)好奇心,提高專注力
出示課前準備的卡牌:“聲母救援卡”和“韻母障礙物卡”。
秘訣(規(guī)則):
手里的聲母救援卡與韻母障礙物卡對應,只有拼讀出正確的字,才能清除障礙物。
如聲母救援卡上寫的分別是“l(fā)”“j”“t”等。
韻母障礙物卡上寫的分別是“i”“a”“ong”等。
正確的拼讀:? ?l-a (垃)? ? j-i(圾)? ?t-ong(桶)。
獲勝:清除障礙物用時最短的“我”獲勝。
3.教學環(huán)節(jié):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①劃分學習小組,每個小組7~8名同學,輪流扮演“小明”、“我”、“3個障礙物——韻母”、“3個救援卡——聲母”、1~2名“裁判老師”——負責計時、判斷對錯。
②開展活動:選擇一組同學在教室前面做示范。
③游戲總結:找規(guī)律,說一說。
說一說:每組獲勝的同學,說一說獲勝的“秘訣”。
找規(guī)律:帶領同學們總結拼讀規(guī)律。
④復習鞏固。
由教師出示新的救援卡和障礙物卡,全體同學采用“接龍”的方式,用救援卡清除障礙物。如果哪個學生沒有拼對,則由下個學生來幫忙,直到清除所有障礙物。在分組游戲以及全班學生都能參與的“接龍”游戲中,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全心投入,為幫助迷路的小伙伴清除障礙物,積極、主動、快速地判斷拼音,發(fā)現拼讀規(guī)律,從而掌握正確的拼讀方式。
(二)以生活實景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背景
以重點音節(jié)教學為例:
在拼音教學中,南方人常常存在以下情況:平、翹舌音不分,邊、鼻音難分,后鼻音的eng、 ong不分,三拼音節(jié)里juan中的u不知道怎么讀,前鼻音“in”和后鼻音“ing”讀不準,等等。若不及時加以引導,學生在以后的注音、朗讀中都會出現問題。掌握標準普通話發(fā)音,音節(jié)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有針對性地設計與真實生活場景相關的游戲,強調“生活化應用”,還原學生的生活對話實景,針對每個音節(jié)、每個詞語給學生正音,讓他們養(yǎng)成正確發(fā)音的習慣,提高學生對這些讀音的敏感性,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設計游戲情景:“我迷路了”
符合生活實景,引起學生共情。
預設發(fā)音敏感的地點名稱,由少變多,循序漸進增加。
2.游戲目標
讀出正確的地點名稱,找到正確的路線,找到回家的路。
3.角色扮演
地點標志:3個“小朋友”分別叫
東(dong)直(zhi)門(men)
嫩(nen)綠(lü)樹(shu)路(lu)
寧(ning)都(du)南(nan)路(lu)
......
(熟練掌握、運用后逐漸增加地點)
4.游戲規(guī)則
①只有發(fā)音正確,代表地名的學生才能舉手示意;
②每讀準一個地名,“我”才能走一步,直到走過所有地點,找到回家的路,游戲成功。
這種以真實生活為情境的游戲活動,不僅充滿趣味和挑戰(zhàn),而且在游戲過程中,突出了“獨立、自主”:要求學生用已經學過的音節(jié)拼讀方法,獨立思考、主動發(fā)音,在實踐中運用,不僅能加深對音節(jié)拼讀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還能培養(yǎng)學生大膽開口發(fā)音、不怕出錯、勇于戰(zhàn)勝自我的精神。
(三)借助活動幫助學生掌握記憶方法
記憶能力是學習力的基礎,直接影響學生對拼音知識的掌握水平,也決定著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更是思維能力的重要基石。
一年級學生正處在培養(yǎng)記憶能力的關鍵期,教師有針對性、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拼音學習效果,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幫助學生從小養(yǎng)成勤于動腦的習慣。
1.類比記憶法
在拼音教學中對于容易產生記憶混淆的字母,如b與d、p與q等,可以設計“形體游戲操”幫助學生掌握形象類比記憶法。
左手頂呱呱,就是b,右手頂呱呱,就是d。
左手倒過來是p,右手倒過來,就是q。
2.想象記憶法
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剪出圓、半圓、直線等圖形卡片,然后給他們看所學過的拼音字母,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象,動手擺一擺、拼一拼,拼出相像的字母,看看誰拼得多。通過動手做、做中想,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形象直觀地幫助他們快速地記住這些拼音字形。
3.聯(lián)想記憶法
通過學生喜歡的小故事等,把教學內容編成趣味小故事,營造一種愉悅的氛圍,幫助學生利用故事情景促進記憶,逐漸掌握聯(lián)想記憶法,熟記拼音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如“a、o、e、i、u、ü”是非常要好的小伙伴,它們總是排著隊去上學,a頭上有個彎彎的天線,所以總是排在前頭;排第二的是o,它總是喜歡張開小嘴巴;排第三的是吃不飽的e,總是嚷著“餓餓餓”。同學們在寫拼音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些小伙伴都有自己的家:a、o、e、u的家在中格,i、ü的家在上、中格。
漢語拼音是聽、說、讀、寫的重要工具,是語言運用的基礎,決定了更強的閱讀能力、更高的審美素養(yǎng),甚至于更快的“電腦輸寫”能力。游戲化教學,改變了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的游戲活動,能助力學生在玩中學、做中練、練中悟。堅持讀寫結合,反復練習,學生將“拼”得更熟,記得更牢,并能準確、熟練地運用漢語拼音,進而為提高學習力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奠定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