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清
摘 要: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三階段的英語復習教學活動開展應該注重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要基于大單元教學的視角,從整體出發(fā),優(yōu)化復習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打破教材原有的結構和體系。以主題為引領,統(tǒng)整復習內容,形成大單元主題單位,幫助學生形成對大單元主題學習活動的具象化認知,完善他們對單元內各個知識內容的有效建構,激活學生的綜合性認知,借此達成學生的高質量復習。文章基于此點,先分析了大單元下的高三英語復習教學現(xiàn)狀,隨后以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方式探究了大單元下高三英語復習教學的有效策略,目的是要實現(xiàn)學生的高質量復習。
關鍵詞:大單元;高三英語;復習教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修訂)指出了教師要改變碎片化、脫離語境教授知識點的教學方式,要能夠突出以主題為引領的綜合性教學模式。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高三英語教師在實施復習教學時,就要不斷深化課程教學的內容,改變現(xiàn)階段高三復習活動“低效”的現(xiàn)狀,驅動學生完成較高質量的課程學習實踐,激活他們的學習思維。讓學生能夠在復習活動中獲得豐富的感知,強化學習體會,以此達成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
一、大單元下的高三英語復習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復習內容碎片化
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三英語復習教學中,教師存在對復習內容整合不到位的情況。部分教師在復習教學中都是以豐富學生知識儲備、提升學生做題技能為目的,缺少了整體設計,自然也無法科學合理地整合復習的內容。這就導致復習內容呈現(xiàn)出碎片化的特征,也難以基于大單元主題意義引領學生實行綜合性的復習實踐活動,使得學生的復習思路受限于單元課時的劃分或者完全脫離英語課本教材,很可能讓學生無法抓住復習的重難點,缺少對復習知識內容的必要梳理、整合與重構,使得學生的復習效果極其低下,他們也處于低水平化認知的狀態(tài),影響了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1]。
(二)復習活動淺顯化
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三英語復習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在實施復習教學活動的時候,更加注重學生機械記憶、重復練習等復習活動的開展。這種復習活動會讓學生處于低階思考的狀態(tài),活動形式比較單一且枯燥乏味,脫離了大單元教學的主題語境,也使得學生無法拓展和延伸,不利于他們的深度學習。這樣的復習活動過于淺顯,影響了學生對復習內容的深入思考及多維度解讀,自然無法培育并發(fā)展他們的高階思維[2]。以此為基礎展開的高三英語復習教學活動將影響學生的綜合感知思維培育,阻礙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主體地位不突出
在高三階段的復習教學過程中,部分英語教師缺少對學生現(xiàn)有認知水平的綜合考量。大部分教師在實施復習教學時,聚焦于學生展開大量練習,這樣就會讓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凸顯,沒能夠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自然也無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設計學習活動,使得學生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意義建構、語言內化、總結反思等活動,更無法激發(fā)并調動學生的內驅動力,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突出[3]。這樣所展開的高三英語復習效果將大打折扣,難以體現(xiàn)學生主動復習、主動創(chuàng)新、主動思考的過程,阻礙了他們高質量復習活動的實現(xiàn)與達成。
基于以上分析,高三英語教師在實施復習教學時,就有必要結合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復習內容、復習目標、復習活動及教學評價的模塊。要能夠從整體上設計并實施以主題單元意義探究為引領的單元整體復習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實現(xiàn)探究式、關聯(lián)式、結構式復習,整體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帶動引領他們獲得更為深遠且全面的發(fā)展。
二、大單元下的高三英語復習教學策略論述
(一)基于主題意義整合單元復習內容
高三英語教師在實施復習教學時,應該基于大單元教學的主題,科學合理地設計并整合單元復習內容。要圍繞大單元主題意義,探究并整合復習主線,有邏輯地選取并排列單元復習的內容。以這樣的方式來展開復習,將能夠同時整合主題內容,讓學生的復習活動更為科學且高效,也能夠幫助他們建構起較為完整的復習知識框架,提升他們的綜合學習能力,實現(xiàn)有效的復習[4]。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為例,教師在引領學生復習《Human Biology》這一單元時,就需要基于大單元主題,科學統(tǒng)籌并整合學生所需復習的內容,激活學生的綜合性認知,體現(xiàn)學生學科核心思維生成的過程。比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具體的教學內容,提煉出了大單元主題為“對生物科學發(fā)展的認識、關注與思辨”。這一主題十分具有考究價值,它是屬于層層遞進的關系,學生在復習的時候也將從“認知”走向“關注”,最終走向“思辨”,使得他們的知識體系及思維認知都能夠螺旋上升。以此為基礎,教師也需要科學整合復習內容,統(tǒng)整大單元復習活動的布局。具體內容劃分如下:
認知:認識生物科學的研究范疇及意義
在這一模塊,學生需要在認知生物科學描述人體功能及科學家工作的基礎上,談論自己對人體生物學的了解。具體復習內容為:Topic Talk(認識人體的功能和科學家的工作)、Lesson2 Brain Power(認識人腦的構造和使用)、Lesson3 Epidemics Explained(認識流行病的前世今生:流行病及其發(fā)展歷史)、Writing Workshop A summary(認識生物科學研究的方法:完成有關于科學文章的概要縮寫)。
關注:關注生物科學的應用價值
在這一模塊,教師設計的具體復習內容為:Reading Chub 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關注中醫(yī)的應用價值:治療疾病、調理身體)、Reading Club 2 DNA Detectives(關注DNA技術的應用價值:檢測疾病、破案、鑒定身份)。
思辨:辯證思考生物科學的應用價值
在這一模塊,教師設計的具體復習內容為:Lesson1 To clone or not to clone(辯證思考:克隆技術的利與弊)、Viewing Workshop Animal Experiments(辯證思考:動物是否應該用于科學實驗)。
如上,教師基于這一單元的主題,完成復習內容的合理布局,層層遞進,幫助學生完成對生物科學發(fā)展的認識、關注與思辨。以如此系統(tǒng)、富有邏輯的內容體系引領學生思考,將大大提升學生復習的思路的條理性,完善他們對單元內各個知識內容模塊的建構,實現(xiàn)有效的課程復習。
(二)基于復習內容制訂單元復習目標
教學目標將指引學生更加具有針對性地復習,它是教學過程的中心。高中英語教師在引領學生復習時,應該基于大單元下統(tǒng)整的復習內容,合理設計大單元復習目標。同時,這一教學目標還應指向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要基于單元主題細化相應的目標內容,這樣才能切實體現(xiàn)單元目標設計的系統(tǒng)性與整體性,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指向學生的高質量復習。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引領學生復習《Celebrations》時,就要細致分析這一單元的內容。本單元圍繞Celebrations話題展開,以多種形式的語篇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節(jié)日和特殊場合,需要學生思考慶祝節(jié)日和特殊日子的意義。在完成主題解析及復習內容劃分之后,教師就要合理設計復習目標,明確學生復習的方向。具體如下:
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單元復習內容的關聯(lián)性目標設計:
1.語言能力
(1)語言知識:能夠梳理并掌握與節(jié)日、慶祝節(jié)日相關的詞匯及表達方式,建構記敘文的行文思路及結構特征,并綜合所學知識完成創(chuàng)作。
(2)語言技能:能夠聽懂并梳理對不同節(jié)日和慶祝場合的描述,學會多元表達。在閱讀與寫作復習活動中理解節(jié)日的內涵和要義,能完整地記錄某一節(jié)日的事件。
2.文化意識
(1)綜合認知不同民族的節(jié)日與習俗。
(2)綜合闡述人文節(jié)日與慶?;顒訉θ藗兊挠绊懥?,汲取背后的精神力量。
3.思維品質
(1)能夠使用思維導圖概括、提煉本單元文本內容的主要信息,以結構化思維剖析單元內容。
(2)基于大單元主題,選擇具體的文本內容,完成討論與分析,形成正確的判斷與思考。
4.學習能力
(1)結合相關的詞匯、句式完成自由對話及角色扮演,借助合作互助的方式實現(xiàn)有效復習。
(2)基于單元主題拓展復習內容,實現(xiàn)前后知識的串聯(lián)及遷移,提升學習能動性。
大單元復習總體目標:
1.通過聽、說、讀、寫、看等活動,獲取并梳理出有關于中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與習俗的事實性信息,綜合思考節(jié)日與慶祝的意義。
2.結合本單元建構的詞匯、句式及短語等語言信息,描述自己參與的一個節(jié)日活動,表達自己的情感。
3.通過比較、分析中外傳統(tǒng)節(jié)日,用自己的話語凝練中外傳統(tǒng)節(jié)日對文化認同、文化傳承的價值與意義。
如上,教師基于單元內容,合理設計了復習目標,它將引領學生的復習活動富有條理、系統(tǒng)地開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三)基于復習目標合理設計復習活動
高三英語教師在指引學生復習時,應該基于具體的復習目標,合理設計復習活動,保證整個復習活動能夠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語言學習規(guī)律,指引他們完成較為高效的復習實踐。由此,教師就要系統(tǒng)加工復習內容,合理設計活動,保證讓活動契合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與發(fā)展水平,助力他們實現(xiàn)認知的螺旋式上升,逐步實現(xiàn)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質量復習目的。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引領學生復習《The Admirable》時,就應該基于具體的復習目標,完善復習活動的設計。本單元的主題是談論敬佩的人及其行為,所涉及的兩個大框架為“敬佩為社會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敬佩身邊的普通人”。結合具體的內容模塊,教師再細化復習目標,隨后聚焦“深度復習”的視角,完善復習活動的設計。比如:針對本單元的具體內容,教師為學生設計文本閱讀目標為:了解屠呦呦、甘地和馬丁·路德·金的生平和貢獻,概括描述他們的生平事跡,完善結構化知識體系建構的路徑?;谶@一復習目標,教師可以細化以下復習活動:
活動一:閱讀有關于描寫屠呦呦的閱讀文本,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建構屠呦呦生平、貢獻及品質的相關的信息內容,完成知識框架。
活動二:聽取甘地和馬丁·路德·金的事跡,從生平、貢獻和品質等三個方面梳理相關的信息,完成總結與整合。
活動三:閱讀Lesson 1的Summary,回顧歸納段落大意的內容方式方法,并概括本單元所有文本的大意。
再比如:教師基于單元主題,為學生設計了“通過分析、比較、思考,區(qū)別并鑒別什么樣的人值得敬佩,并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這一復習目標。由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以下復習活動:
活動一:閱讀“Quote-Unquote”,提煉每句話的背景知識及意義,明確無論是何種身份、何種職業(yè)都值得尊重。
活動二:總結屠呦呦、甘地和馬丁·路德·金及航天英雄的共性,并具體表達自己的看法。
活動三:通過列表格的方式對比Christopher Reeve和Anne Frank的人生經歷,概述他們的精神。
如上,教師在設計復習活動的時候,基于具體的復習目標加以細化,能夠讓復習活動聚焦單元主題,讓學生實現(xiàn)更有意義、更高質量的復習實踐。由此,學生也將提升自己的感知思維,指向高質量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
(四)基于復習活動完善復習評價體系
評價既可以引領教師關注學生的復習過程,也能夠綜合評估學生的復習成果。同時,多元主體的評價方式將大大激發(fā)學生參與復習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所以高三英語教師基于大單元教學的視角,引領學生完成一系列復習活動的時候,就要注重科學合理的評價。要基于具體的復習活動,完善復習評價體系,激活學生的綜合認知思維,讓學生能夠在科學、完善且合理的評價體系中綜合審視自身的復習成果,明確自身查漏補缺的具體內容及方向。
比如:教師針對《The Admirable》這一單元的復習活動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就要基于學生實踐操作的具體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評價標準。比如:針對目標一的第一個活動,教師設計的評價標準便是學生是否梳理并總結出屠呦呦的經歷、貢獻及品質;學生梳理出來的思維導圖結構是否正確、邏輯層次是否清晰、關鍵詞的提取是否合理等。如上,教師基于具體的活動,設計了兩個評價標準,能夠保證學生的每一個活動都指向具體的復習目標。隨后基于具體的評價標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完成自我評價及小組成員互相評價。以此為基礎,學生將更為科學且全面地審視自身的復習活動,驅動引領他們完成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復習實踐操作,讓學生的復習效率大大地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指向大單元視角下的高三英語復習活動將更為科學且高效,它將讓學生完成富有層次、富有探究性質的復習過程。對此,高三英語教師就要在綜合認知現(xiàn)階段復習的現(xiàn)狀基礎上,采取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合理設計基于大單元視角的復習教學活動,避免碎片化復習活動的開展影響學生綜合學習效率的提升,阻礙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以這種科學、系統(tǒng)的大單元復習活動指向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生成,讓學生實現(xiàn)高效復習,胸有成竹地迎接高考!
參考文獻
[1]卓俊斌.重組復習內容,重構復習路徑: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三英語復習大單元教學實踐與探索[J].英語學習,2023(6):45-49.
[2]李玉波.大單元理念下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策略探究[J].學苑教育,2023(9):42-43,46.
[3]楊琳.基于主題的大單元教學在高三英語復習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2023(9):11-15.
[4]閆慶華.大單元理念下高三英語教學策略探究[J].高考,2022(18):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