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對小學體育課程質量與內容的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質量,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運動需求,教師可以嘗試實施POG鍛煉項目。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與形式應當更加豐富,體育教師應關注POG項目實施的整體過程,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豐富、有趣的鍛煉空間。文章圍繞實施小學POG項目的有效措施進行論述,期望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體育;鍛煉項目;實施策略;POG項目
實施小學POG鍛煉項目可以滿足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需要,也符合健康校園的建設需求,還有利于實現(xiàn)改善小學生體質這一目標。然而,目前關于POG鍛煉項目的研究仍不夠深入,由于缺乏足夠的實踐和案例,具體實施小學POG鍛煉項目的方法也尚未成體系。基于這一現(xiàn)狀,文章結合實踐經驗,就實施小學POG鍛煉項目的具體策略進行討論。
一、POG鍛煉項目概述
POG是Playtime Olympic Games的首字母縮寫,可以翻譯為課間或課余趣味體育運動會。與普通的運動會不同,在POG中的運動項目普遍為可以利用課間或課余開展的趣味體育項目。相較于耗時數(shù)日的校園運動會,POG能夠在平時的固定時間段舉辦,每次花費的時間也比較短。開展POG鍛煉項目的目的往往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有效踐行“雙減”政策。POG鍛煉項目與常規(guī)的體育運動項目不同,它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在空余時間體驗體育運動的快樂,具有創(chuàng)意性、多樣化、趣味性等特點。
在小學實施POG鍛煉項目時,教師需要遵循以下四點原則:一是參與性原則,教師要淡化POG鍛煉項目的競技性,突出參與性,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POG鍛煉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二是創(chuàng)意性原則,教師應突出POG鍛煉項目的創(chuàng)意性與趣味性,在項目內容和訓練方式的設計上下功夫,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POG鍛煉中發(fā)展個性,獲得愉悅的運動體驗;三是合作性原則,教師應鼓勵家校合作、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通過有效的合作提升POG鍛煉項目的創(chuàng)造性與趣味性,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也借此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能力;四是融合性原則,教師應將POG鍛煉項目與體育課程有機結合,實現(xiàn)體育教育特色化。
二、POG鍛煉項目的實施意義
與傳統(tǒng)的體育課鍛煉以及大課間操不同,在實施POG鍛煉項目時,教師需要利用課間或課余組織學生鍛煉,而且POG鍛煉項目的鍛煉內容更多元化,具有新鮮感,能夠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在小學教育體系中實施POG鍛煉項目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筆者將其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就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部分學校,體育課程仍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課時安排仍較少。在這種情況下,期望體育教師僅僅依靠課堂上有限的時間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不現(xiàn)實的,而引入POG鍛煉項目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在組織POG鍛煉項目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課間、課余,實現(xiàn)體育鍛煉的碎片化、持續(xù)化,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1]。
(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鍛煉意識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國家培養(yǎng)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這樣的人才不僅應掌握專業(yè)的知識,擁有良好的品德,還應當具備強健的體格。為了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培養(yǎng)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尤為重要,這也是體育課程教學追求的目標之一。然而,形成終身鍛煉意識并不容易,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科學、正確的運動技巧,還需要幫助學生找到樂趣,讓學生真正從運動中獲得快樂和放松,從而養(yǎng)成參與運動的習慣。引入POG鍛煉項目能夠助力這一目標實現(xiàn),因為POG鍛煉項目并不是固定的,不是如傳統(tǒng)課間操那樣整齊劃一、機械式的訓練[2]。相反,在組織POG鍛煉項目時,教師可以同時設置多種多樣的運動項目以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包括花式跳繩、波速球訓練、平衡木練習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學生都能根據(jù)自身的喜好以及擅長的內容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讓他們形成終身鍛煉意識。
三、落實小學POG鍛煉項目的策略
(一)堅持以生為本,確定科學的POG鍛煉目標
科學、明確的目標是教學的指向燈,能為教師改革自身教學工作指明清晰的方向。要想順利組織小學POG鍛煉項目,教師要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確定科學的POG鍛煉目標,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為學生服務,切實提升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小學有六個年級,在這一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非常迅速,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差異非常大,并且這些差異是客觀存在、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制訂POG鍛煉目標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按照學生所在年級進行差異化安排,讓不同階段的學生得到適宜的鍛煉。
對于低年級(即一二年級)學生,教師應在設計POG鍛煉目標時重視他們平衡、協(xié)調、柔韌等身體素質的發(fā)展需求,幫助他們預防各種不良體態(tài),確保他們在體育鍛煉中有出色的表現(xiàn)。此外,教師還應使學生了解身體知識,掌握豐富、科學的運動常識,并發(fā)自內心地喜歡運動,有強烈的運動興趣,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對于中年級(即三四年級)學生,在設計POG鍛煉目標時,教師不僅要重視他們的平衡、協(xié)調、柔韌等身體素質,還要指導他們進行力量練習,促進他們的體格發(fā)展,讓他們具備端正的體態(tài),自覺、主動地完成學校設定的體育鍛煉目標。此外,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合作精神,讓學生掌握處理好人際關系的技巧。
對于高年級(即五六年級)學生,教師應在設計POG鍛煉目標時重視他們的平衡、協(xié)調、速度、力量等運動素質,使學生擁有健壯的體格、較高的健康水平和端正的體態(tài),同時在運動項目中有出色的表現(xiàn),感受到獲得感與運動樂趣,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運動習慣。
(二)立足實際確定合理的POG鍛煉項目
在小學階段開展POG鍛煉項目的目標,應該是通過組織多樣化的趣味體育運動項目豐富學生的課間、課余生活,轉變學生的體育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策劃能力等多種能力,使他們獲得個性化、全面化發(fā)展。當然,在小學教育體系中實施POG鍛煉項目并非易事,教師需要綜合考慮上述要素,盡量做到兼顧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體育基礎、思維方式、運動水平等,而且要緊緊圍繞每個年級段的POG鍛煉目標確定合適的POG鍛煉項目[3]。
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將“動作模式+動作技能”作為主要訓練內容,重點發(fā)展學生的跳、投、攀、鉆、懸垂等能力,使他們了解并掌握正確的運動技巧。為此,教師可以選擇跳繩、單杠側移動、平衡木轉體、 前滾翻、走平衡木等項目作為POG鍛煉的內容。
對于中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將“動作技能+專項技能”作為主要訓練內容,要求學生掌握不低于八種復雜動作。為此,教師可以選擇走平衡木、波速球訓練、平板支撐、靠墻肘倒立、后滾翻、杠上懸掛、抓杠前爬、倒立靠墻等項目。
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將“動作技能+專項技能”作為主要訓練內容,要求學生掌握不低于十種復雜動作。為此,教師可以選擇側手翻、倒立靠墻、前滾翻接后滾翻、側手翻靠墻等項目,然后指導學生通過鍛煉掌握成套的動作,從而有效提升身體素質。
(三)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
1.游戲教學法
小學生酷愛游戲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將POG鍛煉與游戲活動結合,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例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控制身體平衡的能力以及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的能力,教師可以組織“頭頂羽毛球行走”游戲。該游戲的具體規(guī)則如下:每個學生將一個羽毛球放在額頭或頭頂(羽毛球的頭朝上,羽毛朝下),然后一個小組的學生排成一路縱隊向前行進,一旦羽毛球掉下,掉球者要出列撿起羽毛球并再次頂在額頭或頭上,排在隊尾繼續(xù)行進。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生不能相互妨礙,且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比較每個小組從起點走到終點花費的時間,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這樣的游戲活動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能發(fā)展他們的平衡能力、協(xié)調能力,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調動家長資源,開展親子游戲活動。比如利用周五下午或其他時間組織家長來學校參與“三人四足”等游戲活動。在這個游戲中,父母與孩子的腿會被兩兩綁在一起,一家人需要一起從起點跑到終點,耗時更少的家庭獲勝。中途若是有人摔倒,那么這個家庭需要在這個人爬起來后才能繼續(xù)向前跑。
2.小組合作學習法
小學生有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他們擅長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同一個POG鍛煉項目中的表現(xiàn)也會不一樣。
以羽毛球項目為例,有的學生擅長正手發(fā)高遠球,有的學生擅長反手發(fā)球,有的學生擅長網(wǎng)前搓球,還有的學生擅長在網(wǎng)前勾對角等。在POG鍛煉項目中,教師可以引導技術特點不同的學生組成互助小組,讓他們在課間或課余相互幫助、相互指導,如鼓勵擅長網(wǎng)前搓球的學生指導其他成員科學搓球,鼓勵擅長反手發(fā)球的學生指導其他成員高效發(fā)球。這樣的教育與訓練方式既可以讓學生共同提升,又可以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個性與優(yōu)勢,從運動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
3.以賽促練教學法
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勝心,在實施POG鍛煉項目的過程中, 教師可以采取以賽促練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參與比賽完成練習。與其它訓練方式相比,以賽促練教學法的優(yōu)勢在于能讓學生充分體驗運動的樂趣,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敢于突破自己的運動精神。
以俯臥撐訓練為例,教師可以組織俯臥撐比賽,要求他們在規(guī)定時間內盡可能多做俯臥撐,以挖掘他們的潛能,同時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盡情展示自己的運動熱情。同樣,為了讓學生練習踢毽子、花樣跳繩等項目,教師也可以組織競賽活動,營造愉悅又緊張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他們獲得快樂的運動體驗。
4.分層教學法
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鮮明的差別,有的學生耐力較強,有的學生爆發(fā)力較強,還有的學生有較強的柔韌性,因此他們在運動中的表現(xiàn)很不一樣。同樣是跑步,有的學生能夠在規(guī)定時間內輕輕松松完成跑步任務,有的學生卻即便竭盡全力也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跑到終點。因此,在組織POG鍛煉項目時,教師也應運用分層教學法,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水平給他們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完成任務。
以跳繩項目為例,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一分鐘內至少跳一百三十下;而對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一分鐘至少跳一百下。這樣的指導方式不僅可以滿足“雙減”政策減負提質的要求,減輕學生的鍛煉壓力,又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其運動興趣。
結語
綜上所述,組織小學POG鍛煉項目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合理的小學POG鍛煉項目既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能踐行“雙減”政策的要求,推動體育教育特色化發(fā)展。然而,落實POG鍛煉項目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教師需要把握好各個環(huán)節(jié),使其發(fā)揮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彭小珍.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J].散文百家,2020(18):105.
[2]馮文偉.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J].魅力中國,2020(38):177.
[3]楊曦.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8):87-88.
作者簡介:張震(1977—),男,江蘇省常州市解放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