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萍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成為當前培養(yǎng)學生的重要方向和目標。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以“深度學習”這一理念為載體,對學生文化意識、思維能力等各方面的培養(yǎng)提起重視。深度學習是讓學生脫離淺層知識的界面,通過對知識的研讀進行深度加工,將知識掌握透徹,體會內在含義,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創(chuàng)設多樣化教學情境,將所學知識能夠靈活運用于實際之中,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知識整合、知識遷移、知識應用等各方面能力,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充分體現英語學科的本質特點,有效實現深度學習的重要目標?;诖耍疚闹饕獙ι疃葘W習下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探討進行了分析,以期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深度學習;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與人是相伴一生的,讓人真正認識到知識就是力量。英語與語文有著共通之處,閱讀并不是僅僅只有語文學科,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更是如此,閱讀各種英語書籍,能夠打開知識視野,使自身變得豐富、充盈。通常情況下,提起英語閱讀的第一反應就是詞匯、句型、語法等方面具有基礎性知識的閱讀,很多時候將目光放在這一部分。殊不知,除此之外,閱讀還承載著文化、價值、情感、態(tài)度等更深層次的內涵。當前閱讀材料應有盡有,豐富的體裁呈現出多樣化,不同人閱讀會獲得不同的感受,去認真體會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等之間的差異性,加強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
識[1]。深度學習這一理念,具有一定整合性、遷移性、情境性、高階性等學習方式,也是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需要英語教師加強對深度學習這一方式的研究,提升學生閱讀綜合能力,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序開展。
一、深度學習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含義
所謂深度學習,實際上指的是圍繞高階思維的發(fā)展和實際問題的解決為導向,整合相關學習內容,通過批判性建構新知,并將已具備的知識遷移到一個全新的情境之中,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特色,指向學生核心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在教師的引導下,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設相關主題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感受全新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體驗。在已經確立學習內容的前提條件下,對英語知識進一步深入探究,展開批判性分析,對學生綜合知識的整合和運用能力進一步強化,并能夠把握英語知識的學習方法、思路,進一步拓展學生英語思維,從而提高學生英語能力。
深度學習主要指在對知識理解的基礎上,學生批判性地接收新知識、新思想,將其與原有的認知結構有機融合,把已具備的知識進行遷移,多種思想聯系起來,投入一個全新的情境中,并進一步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事實上,深度學習注重對學習的深度加工,在深度學習視域下,英語教師開啟閱讀教學手段,對閱讀文章從整體的角度去解析,把握結構、豐富內涵,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閱讀情境,通過積極引導,對文章進行理解、分析、遷移、評價等高階思維活動,對知識進行系統性建構。在這樣的閱讀活動中,能夠讓學生全面掌握所學知識,提煉知識核心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深度學習的基本特征
(一)理解性學習
學生需要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對知識的積累和經驗,在此基礎上探索新知,在學習與記憶的前提條件下進行分析、思考、探索等,對新知識不斷挖掘,并不是僅限于知道、了解上,而是對新知識進行深度思考和分析,能夠通過辯證、推理、判斷、解釋、論證以及實踐等方式對新知識全面解讀,打開思維深層理解的一種學習方式。
(二)知識整合性學習
當采取深度學習的方式后,學生所接觸到的知識更加密切和具體,告別以往淺層知識的學習,并不是零散化、碎片化的知識,不會孤立看待問題、看待新知識,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知識與新知識聯系在一起,進行加工優(yōu)化,把知識進行整合,提煉出知識精華,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水平,從而達到一個深層次解讀的學習效果。
(三)主動性學習
學習的道路是漫長的、曲折的,很多學生在學習上面對困難時容易放棄,喪失信心。而深度學習的方式磨煉學生的意志力,當遇到問題及困難時,要敢于嘗試,正確看待問題,勇于面對,積極去分析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需要多方面嘗試和思考,通過不同的手段將新知識內化于心,逐漸形成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調動學生的內驅力和自主學習力。
(四)遷移運用性學習
當學生在面對新問題時,很多時候會把重心放在解決問題上,通過深思熟慮后尋找解決問題的關鍵點,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學會變通,加上對自己的總結和反思,認真反思個人的學習情況,如:學習中的表現、態(tài)度、方法、行為、習慣、成效等,讓知識能夠成功遷移,并將所學知識能夠靈活運用于實際之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深度學習的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尋求方法,提升閱讀質量,真正將核心素養(yǎng)貫穿于課堂始終,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師要從以往淺層知識教學中走出來,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散思維、深入主題,帶領學生走向深度學習,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深度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一)促進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睕]錯,有了興趣的牽引,無論任何事都能夠激發(fā)個人的內心動力,當然學習也是如此。有的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從心理上就沒有把學習這件事擺對位置,自然在學習的道路上會感到非常艱辛,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態(tài)度,很容易輕易放棄。有的學生會把學習當作一種興趣,專心鉆進學習知識的世界之中,內心有一種強勁的動力,有一種鉆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才。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情況等,結合學生的認知、心智、思維、興趣、性格等多方面來因勢利導,以興趣找切入點,才能帶來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通過興趣引導開啟深度閱讀教學,在開展之初,不用強求學生要對文章學通、學透,對文章內容有充分的理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對字詞的理解、句式的掌握等內容不做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夠將文章的內容進行簡單的概括,大概主線意思表達準確就可以。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高中階段學生來說并不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遞增,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喚起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和求知欲[2]。
(二)增強學生綜合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在各種情境下能夠激發(fā)學生大膽表達、主動開口的意識,逐漸形成良好的表達方式,通過英語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與他人交流溝通。由于當前英語教學有一種誤區(qū),只有在英語課堂上才能夠獲得相關語境,同時一直以來英語學習中,學習英語的概念只有對錯之分,學生表達發(fā)音不準就會告知錯誤,導致很多學生不愿開口表達。而深度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剝離這一概念,在開展對話、閱讀文本時大聲表達,沒有對錯,通過不斷練習和模仿,能夠表達得越來越清晰自如,幫助學生建立自信。
四、深度學習下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探討
(一)挖掘閱讀動機,激發(fā)學生興趣
動機主要指的是引起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指定學習目標,有一定的動力傾向,滿足學生內心需求。動機又劃分為兩種,一種是內部動機,一種是外部動機。外部動機指的是學生為了能夠達到某種外在的目標或需求來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如:課程、考試等;而內部動機則是學生對閱讀本身就充滿興趣,為了放松心情、緩解壓力,對中外文化差異進行了解等。據了解,外部動機的學生基本上注重事實與細節(jié)的表層信息,而內部動機的學生注重文章的邏輯性、作者的寫作意圖、批判性質疑等。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挖掘學生的學習動機,更重要的是挖掘學生內部動機,能夠全身心投入深度閱讀之中,開啟深度閱讀之旅,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教學活動中,基本上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通常都是由教師來布置相關任務,要求學生完成,不知何時,閱讀成為一種被迫的學習任務之一,在教師的強壓下完成閱讀,這樣的方式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只有教師在教學中給予學生科學、積極的引導和啟發(fā),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興趣、內部動機,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能夠自愿走進閱讀之中。高中階段的學生考試少不了,很多學生對文本中的詞匯、句式、語法等過于關注,這就是表層信息,滿足外在的需求,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這很明顯就是外部動機。若是在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學生能夠對不同文本的材料進行閱讀,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將注意力轉移到文本主題、情感、態(tài)度、邏輯等方面的思考上,這就是內部動機[3]。學生是否主動,更多時候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挖掘學生潛在能力和閱讀動機,激發(fā)學生閱讀思維和學習興趣,帶領學生走進英語閱讀的趣味天地。
例如:在進行《life choices》閱讀時,由于這是進入高中階段英語第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再加上已有三年初中學習的經驗,這節(jié)課以學生的興趣為突破點,以此開展英語閱讀。這一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能夠用得體的英語表達出自己的生活方式、個人情感以及未來發(fā)展,對動詞不定式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教師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興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思維,在掌握一定閱讀技巧后,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交流,并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根據課后問題來從課文中捕捉相關信息,確立文本主題,提取文本內容,這樣對自己的英語水平也是一種檢測。
(二)深入解讀文本,拓展英語思維
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已全面推進,以往傳統教學的方式,只會機械式使用教材教已成為過去時,現如今,將教材全面整合,將知識活學活用才是新時期的新型教師的任務。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內心需求、實際學情、教學活動等多方面因素,能夠靈活選用恰當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不斷對英語課堂優(yōu)化,用智慧、創(chuàng)造力來進行有效整合。高中英語新教材主要以模塊形式劃分,設置了若干個板塊,每一個模塊圍繞一個中心話題展開聽說讀寫的訓練,并沒有標明講授順序和課時次序,讓教師有足夠的自由空間。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擺脫課時的束縛,圍繞單元話題來開展教學活動,將內容整合,系統性地分析、解讀,吃透教材的每一個內容,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待,組織學生多樣化閱讀,積極參與讀寫訓練,讓學生學得徹底、學得牢固,在課堂上實現聽說自由,培養(yǎng)學生知識探究能力,提高學生思想認知水平,將每個知識點、每個重難點進行詳細分解和剖析,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逐一攻克,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門檻兒,以學生可接受能力范圍來進行規(guī)劃,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為今后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在進行“SPORTS AND FITNESS”這一話題討論時,教師圍繞主題意義來設定課堂教學目標、內容、活動等方方面面,選擇并組織多模態(tài)語篇,充分感受不同語篇主題的階梯性、一致性、完整性。潛心研讀語篇,基本上都是圍繞三個問題,分別為“What”“Why”“How”,通過淺層理解,能夠了解語篇的主旨是什么;通過深層理解,能夠了解語篇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在此基礎上,分析文本結構、寫作手法、時態(tài)語用等。
What是本單元第一個閱讀語篇,主要講述的是一名籃球校隊候補隊員Paul,身高只有1米6,在一次比賽中替換受傷的隊友,憑借自己的體力、速度等助力球隊贏得比賽,獲得教練的認可,成為一名正式隊員的勵志故事。本文的主線圍繞著Paul從underdog變成big guy 的轉變進行展開,教師可以根據這一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文本思考,“Paul的轉變究竟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Why是通過講述Paul的故事,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了解Paul自身條件存在不足,受到質疑、否定時,是怎樣面對逆境,對自己熱愛的事物如何堅持的,他堅守信念,通過自己不斷努力,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對自己不放棄、不畏懼,最終獲得眾人的認可。
How是本文以記敘文的方式講述Paul的故事,這篇文章寫作思路清晰、語言生動、內容翔實,每段內容寫作意圖明確,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去歸納和總結段落大意。作者通過采用數字、年份、舉例等方式呈現出事實性信息,能夠讓學生準確、客觀地了解情況,增強文章的信用度、說服力。
因此,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應當在講授完表層含義的同時,把更多的專注力放在文章推斷、分析、內涵、情感、態(tài)度等上面,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和體會,真正走進文本深處,厘清思路和脈絡,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這一大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采用深度學習的方式,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個體,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充分發(fā)揮英語學科的特色與優(yōu)勢,拓展學生認知和思維,帶領學生在英語知識的學習中收獲豐富的知識和無限的樂趣。在深度學習視域下,教師對學生積極引導,開啟設問模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敢想,不斷追問,創(chuàng)設更多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啟迪學生的智慧,確保一個充實、飽滿的英語課堂,讓學生有更強勁的學習動力,有效促進學生能夠多元化、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飛.聚焦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探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8,41(10):6.
[2]梁曉琴.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課設計[J].空中美語,2020(2):300.
[3]齊瑞瑛.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研究[J].明日,2018(4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