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
摘? ?要:英語課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兒童復習鞏固語言知識的有力手段。利用“課后服務”提升兒童英語課外閱讀能力,是有效提高兒童閱讀品格的關鍵路徑。教師可以在英語閱讀社團里推行“課后服務”,并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傳授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促使學生掌握語言和文化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從而引導兒童正確地認識世界。
關鍵詞:“課后服務”? ?英語社團? ?英語閱讀
閱讀伴隨兒童的一生,也是人們獲取知識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對于兒童來說,提升閱讀素養(yǎng)意義非凡。基于此,筆者積極組建了英語閱讀社團,旨在豐富兒童的課外生活,進一步開闊兒童的文化視野,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兒童的英語語感,發(fā)展兒童的綜合素質。
一、在“課后服務”中開展英語課外閱讀社團的意義
(一)鏈接課堂內容,激發(fā)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熢谡n堂教學實踐中,應努力將課后閱讀文本的主題與課堂教材的主題相融合,以全新的切入點,將英語社團活動中生動、豐富的閱讀文本與課堂教學內容相融合,站在兒童的立場,以兒童喜歡的方式進行“課后服務”,從而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
(二)豐富閱讀環(huán)境,改進閱讀習慣
英語學習的關鍵在于課堂教學,然而,教師如果只依賴課堂教學內容來培養(yǎng)兒童的英語閱讀能力,則難以有效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開展英語閱讀社團,能夠為兒童提供多種閱讀環(huán)境,使兒童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習慣是頑強而巨大的力量,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同樣,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體現(xiàn)。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在社團活動中強化兒童的閱讀動機,使英語閱讀成為兒童的習慣,從而提高兒童的閱讀素養(yǎng)。
(三)縮小閱讀差距,推動閱讀公平
農村學生進行英語課外閱讀的方式十分有限,很多學生不懂得如何選書,學校圖書館的英文圖書保有量也很少。沒有教師的專業(yè)指導,這些客觀因素不利于兒童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而利用“課后服務”開展英語閱讀社團,能夠讓鄉(xiāng)鎮(zhèn)兒童在教師的幫助下,獲得更多學習英語知識的渠道,豐富語言運用實踐經驗,從而培養(yǎng)兒童優(yōu)良的英語綜合能力。
二、“課后服務”下的英語課外閱讀社團實踐
小學英語教材的閱讀內容相對簡短,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資源,做到課內外教學相結合,增強兒童的英語閱讀量,進而激發(fā)兒童的英語閱讀興趣,提升兒童的英語學習能力。
(一)基于教材,擴充閱讀,拔高提升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8 Happy New Year!為例,該單元的 Story time板塊主要描述了中國的春節(jié)。為了引導兒童了解更多傳統(tǒng)節(jié)日,筆者翻閱了很多英語課外讀物,從《麗聲北極星》中選擇了“Chinese New Year”這一章節(jié)作為英語閱讀社團“課后服務”的材料。
首先,激趣合作,走進文本。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筆者先播放了一段介紹節(jié)日的動畫視頻,隨后抓住和學生交流的契機,問道:“這個視頻介紹的是什么節(jié)日?”并引導學生根據(jù)節(jié)日主題,開展“頭腦風暴”活動,從而吸引兒童的學習注意力,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接著,筆者繼續(xù)追問:“當我們談論節(jié)日的時候,你最想了解哪些信息?”并提取關鍵詞who、when、what、how、why等,培養(yǎng)學生利用關鍵詞梳理文本的能力,從而加深兒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其次,佳句摘抄,品析文本。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同樣的一個單詞或短語在不同語境中有著不同的內涵。在“課后服務”期間,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品讀文本內容,摘抄文本中的優(yōu)美段落,體會文本表達的情感,幫助兒童積累更多的語言知識。
最后,展示平臺,升華文本。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積極為學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幫助學生內化語言知識。以“festivals”這個主題為例,筆者在教學中給出了幾個教學任務,讓學生自由挑選:“ Write a report about your favourite festival.”“Design a post about your favourite festival.”并讓學生進行成果展示。
(二)巧借戲劇,依托角色表演,發(fā)展思維
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境,幫助兒童內化語言,同時發(fā)展兒童的英語思維。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多渠道提升兒童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英語戲劇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激活英語教學,使兒童處于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提升英語應用能力。因此,將英語戲劇引入英語課外閱讀社團,能夠充分發(fā)展兒童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筆者以《皇帝的新裝》為例,進行如下探討。
第一,感知文本,交流閱讀策略。在引導學生感知文本內容時,筆者將故事的關鍵詞和短語在黑板上寫了下來,目的在于檢查英語閱讀社團成員初步閱讀文本后對生詞的掌握情況,同時引導兒童相互交流閱讀方法,探索閱讀策略。
第二,閱讀文本,品悟人物特征。首先,在課堂中,筆者引導兒童在閱讀過程中圈畫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男孩、皇帝、兩個侍衛(wèi)和圍觀的人。接著,筆者抓住和兒童交流的契機,追問他們人物的特點。最后,筆者引導兒童用波浪線畫出體現(xiàn)人物特征的語句,并指導他們有感情地朗讀。
第三,探究課文,開展角色表演。筆者在開展英語閱讀社團活動前,將所有社團成員劃分為幾個小組,并給小組成員分配了角色。為了增加活動的生動性,筆者引導社團成員一起制作頭飾和道具等。經過一個月的準備,大家的表演活靈活現(xiàn),令人贊不絕口。
在“課后服務”中引入表演活動,能夠為兒童的英語閱讀提供多元化的場景。在表演過程中,兒童能夠不斷擴充詞匯量,提高表達能力,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感受語言學習的快樂。
(三)增強閱歷,主題引領,德育滲透
對教師而言,社團活動可以看作課堂教學的延伸;對兒童而言,社團活動則是生活的一種補充。教師應該在“課后服務”的課外閱讀社團中,鼓勵兒童廣泛閱讀,并通過閱讀素材對兒童進行情感教育。筆者在組織社團活動時,選擇了《外教社·朗文小學英語分級閱讀》作為社團閱讀素材。
筆者在課堂前三分鐘播放歌曲,在歡快的學習氛圍中引出“夢想”的主題,為情感教育奠定基礎。筆者利用人生不同階段的圖片追問兒童: “他們需要什么?”并為兒童呈現(xiàn)出如下內容:老人追求健康;成年人需要工作;年輕人需要夢想;兒童需要健康、安全和知識;嬰兒需要食物和睡眠。
接下來,筆者利用新單詞圖表,幫助兒童梳理五篇故事小短文中出現(xiàn)的重難點詞匯。除了幫助兒童識記文本生詞,筆者還鼓勵兒童從文章中提煉主旨,并在這一過程中滲透“happy life”的理念。
最后,筆者提出四個問題,引導社團成員再次聚焦主題,多角度闡述“happy life”的真諦。這樣的方式加深了兒童的閱讀體驗,啟發(fā)兒童不斷思考,以此幫助兒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從而真正發(fā)揮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林偉.興趣小組活動為英語教學灑下快樂陽光[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08):31-32.
[2]范金戈.戲劇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1(24):55.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陽縣實驗小學)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學會“十四五”教育科研規(guī)劃重點課題“課后服務與英語課外閱讀有效整合的實踐研究”(編號:21B16WYSQ4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