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燕
【摘要】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指導下,教師圍繞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識、提升思維品質(zhì)、提升學習能力的總目標,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同時也在教學中探索應用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文章通過過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進行實踐應用,提升學生寫的技能,以寫促學。
【關(guān)鍵詞】過程教學法;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寫作訓練指導
初中英語寫作是學生英語基礎(chǔ)知識掌握程度與主動運用英語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是長期積累的成果。過程教學法為寫作教學提供了清晰的路徑,重視對學生寫作前、寫作中、寫作后的指導,能有效幫助學生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一、初中英語寫作存在的問題
教師方面:在教學中傳統(tǒng)的成果教育法仍占主導地位,輕輸入,重產(chǎn)出—對“成品”(product)比較重視,過于注重寫作的結(jié)果,對“過程”(process)指導不足、重視不夠。學生不明確“寫什么,如何寫,用什么語言寫”。作文批改費時費力,短期成效不大,導致學生寫作水平提升緩慢,教師感到作文指導難度很大,往往不太喜歡布置作文,反過來學生在寫作上缺乏鍛煉和指導,直接又影響到寫作技能的提高。
學生方面:作文講評過分強調(diào)語言準確性,形式單一,內(nèi)容枯燥,學生對于寫作缺乏興趣;基本功不扎實,單詞拼寫錯誤率較高,語法知識掌握不好且實際運用能力差;喜歡用中文思維模式將內(nèi)容生硬地譯成英文,不符合語言規(guī)范,表達不清楚;整體把握以及銜接能力差,上下文缺乏邏輯性。且寫完后不注重對文章的修改檢查,不重視老師的批改,缺乏思考,不主動反思調(diào)整自己的寫作方法。
二、寫作訓練指導的實踐
過程教學法關(guān)注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思維變化和創(chuàng)新精神,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以下是筆者在日常教學中運用過程教學法訓練指導學生寫作的一些實踐。
1.明確要求
在指導寫作之前,很有必要先讓學生明確英語寫作的評分標準(內(nèi)容+語言+組織結(jié)構(gòu)),只有將這些基本要求明確了,寫出來的作文才能符合要求。明確評分標準,是在為具體的寫作指引方向。
2.認真審題
仔細審題就是將題材與體裁把握好,弄清格式與時態(tài),不能偏離主題。在初中階段,學生寫作的內(nèi)容往往圍繞著寫人、記事、寫物、議論等。此外還應掌握日記、信件(含E-mail)、看圖寫話、報告、通知、根據(jù)材料編寫故事等簡單的應用文。拿到題目,先確定體裁,切合實際選用較為合適的時態(tài),使文章內(nèi)容在語法上符合“時態(tài)一致性”。例如描寫身邊的人物,敘述品行、愛好、習慣等等,用一般現(xiàn)在時;記敘一次旅游、某次經(jīng)歷,這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則用過去式比較好。
3.分階段寫作訓練
寫作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不主張教師放任型教學,也不主張教師過分參與學生寫作的過程。教師的指導應該分階段逐步推進,遵循主導控制—輔助引導—學生自主原則。
(1)控制寫作(Controlled writing)。針對目前學生作文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規(guī)定的練習,如定期定量的英譯中、中譯英練習(可提示主要單詞或結(jié)構(gòu))。要注重積累與操練,牢記并熟練運用這些句型詞組和單詞。適當背誦或復述課文語段,仿寫或擴寫或續(xù)寫情節(jié)都可以作為平日的“厚積”,有助于日后的“薄發(fā)”。例如,在學習8BU1Pollution Fighters后,設置將課文改寫成一封信的寫作任務。學生有話可寫,這種局部填充式的寫作方式,消除了學生對寫的畏懼心理,將課文的輸入,以最簡單的寫的形式輸出。
另外,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意識和習慣,下筆之前,先理思路,可以通過把文章段落、圖片順序打亂,讓學生重新排序,或者將文章中重要的總起句、中心句、承上啟下句,以及總結(jié)句從文章中拎出來,讓學生以填空形式復原課文,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文章連貫的重要性。
這種方法學生感到不枯燥,較容易接受,而且比單純的教學直觀有說服力。要求學生把握文章全局,使其形成整體意識的同時,又要考慮到文章連貫性與邏輯性。
(2)引導寫作(Guided writing)。引導寫作的階段是幫助學生拓寬思路的過程,給文章構(gòu)建框架,逐步指導學生利用詞組、句型使文章有血有肉的過程。整體文章構(gòu)架方面以指導記敘文中寫事的作文為例,先明確要點:事件的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情節(jié),往往按照時間順序敘述,在結(jié)尾時闡述自己或他人的評論看法。讓學生明確不同體裁文章的要領(lǐng),知道要寫什么、要怎么寫。寫事的文章除了按照時間順序還可以穿插空間順序來敘述,可以將故事場面立體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使讀者感到形象生動。
課堂實例:對An unusual trip的寫作指導。
①審題定調(diào)。文體:游記屬于記敘文;時態(tài):一般過去時態(tài)為主,但描述景色或發(fā)表議論時可用一般現(xiàn)在時;人稱:第一人稱;內(nèi)容:以旅游活動為主,介紹旅游時間、天氣狀況、人員、交通方式、目的地、出發(fā)時間、到達時間、返回時間等為輔,可以適時描寫自己的感受。
②布局謀篇。全文按總分總結(jié)構(gòu)安排。
Para.1 Time /Place/ Persons/ What to do
Para.2 Process(see,hear,think)
Para.3 Emotions/ Results(feel)
相關(guān)詞語的不同表達如下:
動身出發(fā):set off/out,start,leave for,drive,take time to get to,arrive at reach…
旅游活動:take photos,go fishing,take a boat,have a picnic,come back…
景地的描寫:be famous for,be surrounded/covered by,have a style of,have a long history…
分享感受:be attracted/moved by the beauty view,interesting,wonderful,excited…
承接詞匯:then,and,but,finally,at last,in the end,together with…
教師通過引導使學生審清題意,樹立框架,激發(fā)學生思維,選定寫作內(nèi)容,再深入到細節(jié),讓文章有血有肉。
(3)自由寫作(Free writing)。自由寫作不一定意味著讓學生自由選題。為了方便教學,也為了學生之間參照性更強,老師命題,可結(jié)合聽書讀寫單元中的內(nèi)容定期給學生某一話題,例如:教完electricity后,可以就Why do we say “Electricity is a good servant, but a dangerous one?”大家暢所欲言,老師把題目寫在黑板上,學生根據(jù)黑板上的內(nèi)容表達自己的想法,上課時老師講評或以小組形式交流討論。
三、重視反饋
傳統(tǒng)的反饋模式—作文講評,教師“一言堂”的傳統(tǒng)方式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抵觸情緒,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在的教學模式。筆者就寫作評價反饋進行了一些反思總結(jié)。
1.同伴批改法(Peer Review)
通過互改作文,培養(yǎng)合作精神。讓學生通過換位思考,同伴間的討論切磋,研究出問題所在,提出修改意見,貼近學生生活,更有提高的效能,也更能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重視激勵
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估激勵,讓學生有成就感。例如,講評優(yōu)秀習作,邀請學生口頭匯報,墻報張貼公示,匯編成冊等等。
3.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寫作習慣
例如寫作完成之后的有效修改檢查。下面介紹幾種有效的技巧方法。
(1)錯誤積累本。將每次老師批改出來的錯誤,抄在筆記本上進行歸納集中,今后寫作文要注意避免犯相同的錯誤,并養(yǎng)成注重檢查的習慣,規(guī)范表達,減少錯誤。
(2)閱讀查錯修改法。放聲緩慢朗讀或者默讀可以對自己的文章進行檢查。通過朗讀,語感好的學生能發(fā)現(xiàn)一些句子的不通順、表達的不合邏輯、疏忽的主謂一致、名詞單復數(shù)問題或是固定詞組搭配上的錯誤。
(3)回顧法。冷靜一段時間,再回過頭來閱讀文章的時候,往往能有不一般的感受,更有可能發(fā)現(xiàn)原先寫作時候的疏忽。
四、實踐與反思
在日常教學中,實踐加反思,對尚存不足的地方及時改進。例如同伴批改時教師作為引導者、組織者應當適時進行啟發(fā),而不能放任自流,不能讓同伴批改流于形式,效率低下,達不到預期效果。學生交流完之后教師可用多媒體展示自己的批改,寫的評語等等,結(jié)合學生批改的情況進行對比,必要時還可以進行課后的面批。通過反思,完善和改進英語寫作訓練指導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秋紅.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同伴批改”[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4(09).
[2]毛彬彬.提高初中英語寫作講評課效度的嘗試[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