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紅 張海青 | 北京市密云區(qū)第四幼兒園
歸屬感是兒童社會認知中的重要情感,對于幼兒的親社會行為和人際交往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對于幼兒而言,歸屬感就是感受到自己是集體或幼兒園的重要一員、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認為有價值以及與他人成為一個整體的一種情感。
入園環(huán)節(jié),巧用“點名”,讓愛萌發(fā)。一天,小班晨間“點名游戲”開始了,幼兒們個個聲音洪亮地回答“到”。萌萌跑過來說:“老師,妍妍怎么沒來幼兒園?”豆豆說:“是不是還在家睡懶覺?”坤坤說:“她可能堵車了,還在路上?!鳖nUf:“她生病了嗎?”老師從幼兒的對話中感受到了他們對同伴沒入園這件事所萌發(fā)出的關心,于是改變了“點名游戲”傳統(tǒng)形式,從“叫到誰,大聲喊到”轉變?yōu)椤罢艺铱?,今天誰沒來”?!昂坪茮]來!”“澤澤也沒來!”……幼兒一邊興奮地尋找自己的好朋友,一邊細心觀察身邊的同伴。
整個“點名”環(huán)節(jié)展現(xiàn)了幼兒對同伴的關心。“點名游戲”使幼兒感受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進一步強化了在班級中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離園環(huán)節(jié),巧用“道別”,讓愛延續(xù)。一天,晚間“離園”開始了。幼兒在校門口排著整齊的隊伍,望向在不遠處排隊等候接自己的家長。家長們陸續(xù)入園,教師拉著幼兒的小手,一個接一個地遞到各自家長手中,并微笑著對幼兒說“再見,××,記得明天準時來小×班”。這時,謙謙突然緊緊地抱著教師不撒手,并說:“老師,再見,給你個愛的抱抱?!苯處煻紫律碜?,也給了謙謙一個擁抱……謙謙高興地和家長離開了,他一蹦一跳的背影,讓教師感受到由衷的滿足。其他幼兒見狀,也張開雙臂,想要抱抱老師。于是,老師給每一位即將離園的幼兒一個愛的擁抱。
一個簡單的“愛的抱抱”,一個溫暖的道別儀式,讓幼兒真切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欣賞、接納與關愛。老師無條件地接納每一個幼兒,讓幼兒在集體中感受到善意與溫暖,幼兒才會對集體產(chǎn)生一定的歸屬感。
午點環(huán)節(jié),巧用“自取”,讓愛自主。午睡起床后,老師為幼兒準備了富含多種營養(yǎng)的水果和糕點。在輕松愉悅的樂曲聲中,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有秩序地取餐盤、用夾子取適量的水果和糕點、選擇空座位吃午點、收拾桌面、扔果皮或包裝紙、送餐盤……一系列的自主活動,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輕松、自由的氛圍中進行。琪琪說:“老師,今天的哈密瓜真甜,我還想吃?!崩蠋熣f:“沒問題,琪琪,你可以端著盤子來前面取。”琪琪一手端著盤子,一手用夾子夾水果,開心地數(shù)著數(shù),一塊、兩塊、三塊,隨后,她輕輕地放下夾子,穩(wěn)穩(wěn)地端著盤子朝自己的座位走去。老師及時肯定道:“琪琪不僅愛吃水果,還主動取水果,盤子也端得穩(wěn)穩(wěn)的,進步真大!”琪琪抬頭看了看老師,開心地笑了。其他幼兒看了看琪琪,也陸續(xù)起身,端著空盤子,開始自己取水果。
午點“自取”模式的推進,使小班幼兒感受到了自由與自主的快樂,體驗到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的滿足。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享用午點,感受著幼兒園集體生活的愜意,融入感和歸屬感油然而生。
幼兒歸屬感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認真把握教育細節(jié),持續(xù)關注幼兒的情感體驗,通過點滴小事培養(yǎng)幼兒的歸屬感,助力幼兒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