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玲
摘要:回歸教育的本質(zhì),關(guān)注學生的生命成長,需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生命潛能。高中生能夠在生命教育中發(fā)揮主體性作用并表現(xiàn)出一定的勝任力。實踐證明,朋輩心理互助模式可以有效推進學校生命教育工作,并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福建省廈門市翔安第一中學從校園心理微電影、心理游園和心理茶話會等方面開展高中生朋輩心理互助,其工作模式在實踐中積累了值得學習的經(jīng)驗。
關(guān)鍵詞:生命教育;教育經(jīng)驗;朋輩互助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25-0069-03
生命教育歷來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時代要求教育回歸本質(zhì),強調(diào)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學生具有“以人為本的意識,尊重、維護人的尊嚴和價值,能關(guān)切人的生存、發(fā)展和幸福等”的人文素養(yǎng),在理解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中懂得珍愛生命。傳統(tǒng)的生命教育方式顯然不能滿足現(xiàn)實的教育訴求,創(chuàng)新生命教育模式助力學生成長已然成為當前學校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生命教育是生命溫暖生命、生命滋養(yǎng)生命的教育,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均是受教育者。實踐證明,新時代的高中生有能力參與到生命教育工作中來。而朋輩心理互助模式,則是高中生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路徑。
朋輩心理互助在國外校園流行已久,一開始是以朋輩心理輔導的形式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并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入我國港臺地區(qū)的學校。在臺灣,朋輩輔導多被稱為“同儕輔導”。盡管內(nèi)地的朋輩輔導總體起步晚但發(fā)展快,十幾年來亦成為國內(nèi)大學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模式之一。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稱朋輩心理咨詢?yōu)椤靶睦砀深A的天然磁石”。
一般認為,朋輩心理咨詢具有整合學生資源,促成學生主動參與,提升學生自主管理,實現(xiàn)助人自助的積極意義。我國學者莊涵和陳國海等人認為,朋輩心理咨詢具有“半專業(yè)學生為同齡人提供心理支持,助人自助”的特點。在這項幫助活動中,助人者通過提供傾聽、共情同理與經(jīng)驗分享,給予同齡人理解、安慰、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學習與生活,形成合理的自我概念,改善人際關(guān)系等。
當前,大部分中學也非常重視朋輩心理健康教育,而設(shè)置班級心理委員成為主流模式。實際上,囿于中學生心理成熟度、社會閱歷、專業(yè)素養(yǎng)等方面所限,朋輩心理咨詢在中學生中全面推動比較困難。但是,朋輩心理互助模式在心理咨詢之外,亦可以在中學生命教育中綻放光彩。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币陨鐖F為載體,推進生命教育活動,是學校開展生命教育的常規(guī)模式,豐富、多樣性的活動有助學生體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在五育融合教育背景下,響應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目標要求,社團活動需要進一步探索生命教育內(nèi)容,使之更符合當前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shè)更真實、更具深刻意義的生命教育情景,強化學生的生命體驗,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與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學生的興趣發(fā)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幸福感。
福建省廈門市翔安第一中學立足學校實情,整合學校資源,基于高中生社團開創(chuàng)生命教育的新路徑。學校成立朋輩心理咨詢員社團,定期舉辦生命教育主題的校園心理微電影、心理游園會和心理茶話會等活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參與積極性,給予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營造積極向上、陽光和諧的校園心理文化氛圍,取得了朋輩心理互助模式實踐的豐碩成果。
一、心隨影動,演繹世間百態(tài)
與校園心理劇一樣,校園心理微電影也是集表演和心理困擾于一體,都是通過學生扮演當事人來呈現(xiàn)他們各種典型的心理問題,通過“拋出沖突”和“解決沖突”來引導學生學會應對心理困擾,從而使觀眾受到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不同于校園心理劇,校園心理微電影對演員的準入門檻更低,也使得參與這項活動的學生更多。不少學生盡管熱愛表演,但怯于參加有觀眾在場的舞臺演繹。如果說,校園心理劇更適合真正放得開的“社?!蓖瑢W,那么,校園心理微電影就適合各種性格同學的參與。
一般來說,每個校園心理微電影的攝制團隊都是同班同學或互相熟悉的同學,由于是自愿組隊,彼此有共同的默契,表演過程中大家能夠互相加油鼓勁、接納和支持。拍攝過程中允許多次“NG”,表演環(huán)境相對輕松,面對手機鏡頭,學生怯場的情況大大減少,表演更自然也更到位。且攝制團隊通過后期的配音、剪輯等技術(shù)手段,可以彌補現(xiàn)場表演的些許不足,有助于提升學生參與演出的信心。
校園心理微電影成片,呈現(xiàn)給觀眾的更多是表演出彩或完美表演的一面,這樣的展示,也有利于參與者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從而提升他們的自我認同感。校園心理微電影,讓學生從校園心理劇的“旁觀者”轉(zhuǎn)變?yōu)樾@心理微電影的“參與者”,并最終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受益者”。在這個過程中,朋輩之間的互助與支持,彼此之間的正向反饋,助力成長,功不可沒。
除了適合大眾參演的普適性,校園心理微電影還因其便捷性而深受學生喜愛。當前,隨著自媒體的興起,刷短視頻成了人們?nèi)粘+@取資訊和放松身心的重要途徑。短視頻一方面可以滿足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助力他們汲取百科知識,亦可以滿足中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需求。以校園生活為素材的校園心理微電影,往往更能夠引發(fā)觀眾的廣泛共鳴。不論是通過校園心理微電影表達自我訴求的攝制團隊,抑或是通過電影尋求理解的觀眾,都能夠在電影作品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拍攝一部校園心理微電影不需要花費學生太多的課余時間,因此,學生參與的時間成本較低。但校園心理微電影一經(jīng)播出,參與者們往往能夠收獲不少來自朋輩的關(guān)注和肯定,更容易獲得成就感。校園心理微電影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讓參與的學生真正受益,有其獨特的教育魅力。
基于此,為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度過美好的高中時光,校園心理微電影大賽作為近年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一經(jīng)推出便深受廣大學生喜愛。校園心理微電影圍繞生命成長議題,讓學生通過藝術(shù)形式弘揚生命理念、科普心理健康知識,以更直觀形象的方式去呈現(xiàn)當前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擾,引導中學生看見自己,看見他人,也看見成長問題的解決之道。
每年春季開學,朋輩心理咨詢員社團都會廣泛宣傳這項賽事,從組織報名,撰寫劇本,選拔角色,組建拍攝團隊,全程自編自導自演,并舉辦盛大的展映儀式和頒獎儀式。從朋輩的視角傳播心理健康知識,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心理游園,樂享生命美好
心理游園會因其趣味性、教育性和共享性,很好地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與其他德育活動區(qū)別開來,具有獨特的“心理味”,是非常常見也是效果顯著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朋輩心理咨詢員最了解當前中學生的特質(zhì)和喜好,最擅長捕捉當下中學生普遍關(guān)注的熱點和話題,也最能體會現(xiàn)階段同齡人遭遇的困擾和煩惱。心理游園會是寓教于樂,寓教于趣的教育形式,也是朋輩心理咨詢員社團參與組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重要切入點。
在我校,每學期的開學第一周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每年的5月和11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朋輩心理咨詢員社團都會結(jié)合校情與廣大同學的訴求來組織不同主題的心理游園會。在宣傳籌備期間,朋輩心理咨詢員會撰寫走心的廣告文案,繪制吸人眼球的圖畫,選擇并創(chuàng)新游戲玩法,準備并改良道具、選擇并精心布置場地。
在活動當天,朋輩心理咨詢員負責在現(xiàn)場帶領(lǐng)游戲、說明游戲規(guī)則、引導參與者分享、拍照或用視頻記錄美好畫面。好玩又刺激的游戲,可以讓同學們通過游戲活動,感受交流分享的快樂,體悟團結(jié)協(xié)作之美,也可以讓同學們在挑戰(zhàn)中激發(fā)勇氣,在成功時體會愉悅,在挫折中獲得同伴支持帶來的力量。青春的碰撞,心靈的交匯,都在心理游園會上得到極大的促進。朋輩心理咨詢員用同輩喜聞樂見的形式,去創(chuàng)設(shè)一個又一個好玩又有趣的校園一角,去打造一段又一段快樂的課余時光。
三、心理茶話會,嘗盡成長滋味
和心理游園的熱鬧喧囂與激情澎湃相比,茶話會多了些許寧靜,但樂事依舊,快樂不減。
心理茶話會并非漫無目的的閑談,而是在心理教師或朋輩心理咨詢員的引導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暢談心理話題。我校每年感恩節(jié)當天都會組織“溫心茶話會”,由朋輩心理咨詢員策劃、選題,由心理教師和朋輩心理咨詢員邀請不同年級的數(shù)名學生齊聚一堂,共話成長。我們聚焦學生的成長議題,涵蓋了情緒管理、生涯規(guī)劃、人際交往、考前心理調(diào)適等,旨在幫助同學們疏導成長中的煩惱。這里不僅有學生們喜歡的茶歇和水果,更有溫暖、尊重、支持、包容與理解。
在心理茶話會上,學生就共同關(guān)注和感興趣的議題分享自我思考和主張,在表達中展現(xiàn)自我風采,在交流中學會傾聽,在與他人進行深度分享中獲得支持和啟發(fā),在答疑與解惑中實現(xiàn)共同成長。在心理茶話會上,學生們學會了積極面對生活,積極面對成長。
實踐證明,朋輩心理互助能帶領(lǐng)學生看見每一個“鮮活”“美好”和“可愛”的生命,領(lǐng)悟生命存在的真諦,彼此珍惜,相互尊重。朋輩心理互助,激發(fā)學生的生命能量,彼此支撐,互相成就,實現(xiàn)了多棵樹搖動一片樹林,一堆云推動另一堆云,多個靈魂喚醒多個靈魂。朋輩心理互助,實現(xiàn)的不僅僅是心理互助,更是美好生命的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高敏,吳紅.后疫情背景下大學生生命教育的路徑反思[J]. 牡丹江大學學報,2022,31(1):102-108.
[2]陸士楨.立德樹人的內(nèi)涵與方法——學習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J].人民教育,2019(1):11-14.
[3]范李明.高中生社團活動參與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9(6):63-65.
[4]李建紅.基于“學習活動”視角下的生命教育研究[J].江西教育,2019(5):42-43.
[5]劉希臣,周興芬.構(gòu)建生命教育的立體化網(wǎng)絡:從內(nèi)涵到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8(8):26,28.
[6]張毅,劉魁.生命教育的現(xiàn)代性困境與本質(zhì)回歸[J].中國教育學刊,2018(3):30-36.
[7]喬丹.終身教育背景下生命教育發(fā)展維度分析[J].成人教育,2017,37(4):18-20.
[8]劉慧.生命之美:生命教育的至臻境界[J].教育研究,2017(9):23-27.
[9]段姍姍,汪紫薇,尹吉琳.我國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研究綜述[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16(5):85-89.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孫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