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彬
【摘? 要】? “伙伴學習”作為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可助力改變初中物理學習方式.個人自主式、多人互助式、小組協(xié)作式等不同的方式可應用于不同的物理知識點學習中,其可通過自學-互學-展學的學習流程來實現,具體可應用于課前預習、課中合作探究、課后作業(yè)等方面,而物理實驗包就可以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和媒介保障學習效果.
【關鍵詞】? 物理實驗包;伙伴學習;課堂教學
初中物理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伙伴學習”就是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之一.將這種學習方式應用于初中物理學習中,學生之間的學業(yè)水平、學習能力、生活經驗不再是組織教學的障礙,而是學生相互學習的資源,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形成“兵教兵、兵練兵、兵評兵”的學習氛圍,有意義的自主學習就此發(fā)生.物理實驗包是指將物理教學相關儀器、部件、配件、文字資料等經過科學設計集成至一個包箱體中,學生隨身攜帶,隨時可以動手實驗,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學生課內課外用好物理實驗包,不僅豐富了物理學習的內容和方式,而且對促進學生間的伙伴學習能起到“媒介”作用.
1? 基于實驗包的“伙伴學習”的形式
“伙伴學習”是根據學生學業(yè)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等方面的差異,由兩個學生或多個學生共同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在學習小組開展學習的過程中應做到互幫互助,互相輔導,共同針對同一問題進行探究,學生與學生之間既可以實現相互競爭,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團隊合作對當前學習發(fā)展所帶來的重要影響,更好地確保學生在實際學習時,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等均得到顯著的提升.結合初中物理學科本身所具有的特點,選擇伙伴學習這一種獨特的學習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不同的形式確保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學開展質量和效果在當下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
1.1 個人自主式——學生獨處時的“玩伴”
所謂個人的自主模式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實現獨立自主的對已有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索,并且了解已有問題對當下學習發(fā)展所帶來的影響,確保對已有的學習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的過程中,分析探討質量能夠在這一階段得到提升.學生可以通過自主的探索、實踐、創(chuàng)造等方式,以此來完成本次學習時的實際學習目標,學習質量和效果均能夠在這一階段得到有效的改善.結合我國當前在教育教學中所涉及的教綱以及基礎教育課程的目標進行分析,在實際開展教育時需要強調改變傳統(tǒng)接受學習時一味地死記硬背、機械的現狀,應該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做到主動參與、積極探索、思考不同的物理現象,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手以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促使學生在對信息進行處理時,處理質量和效果得以提升,學生能夠自主的獲取更多的新知識,在對新知識進行學習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夠在這一階段有顯著的提升,更好地為學生后續(xù)發(fā)展帶來正面影響,使得每一名學生在探索并且學習全新的信息時,使其學習質量和效果能夠滿足當下社會發(fā)展以及當下教育教學目標的實際要求.同時學生在這一階段也能夠有效地學習到如何制定目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加強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讓學生參與到其中,在最短時間內改變原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就死記硬背這一問題.實驗包是學生獨處時的“伙伴”,其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學生可以自己動手,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加之實驗包可以完成很多有趣的實驗,從而促使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最大的提升.
例如? 初三安裝電動機模型一節(jié)的教學,電動機本身就是一個難點,平衡位置的理解更是很多學生弄不明白的,實驗包的電動機模型配件,安裝簡單,成功率很高.學生在動手安裝模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弄清楚了究竟哪里是平衡位置.從而對電動機的構造、原理、工作過程有一個整體的理解和把握,順利突破了這一難點.
1.2 多人互助式——課堂學習時的“搭檔”
多人互助學習可以以兩人合作為基礎在兩個同桌之間開展.教師安排學生座位時要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考慮是否有利于兩名同學互學互助,是否有利于共同達成學習目標.對于簡單的演示實驗以及中考要求的分組實驗,兩人完全可以利用實驗包這位“搭檔”輕松解決,效果非常理想.比如小孔成像的教學,兩人用實驗包里的自制的不透明硬紙板小孔在陽光下可以完成所有數據的收集,通過分析論證對比,得出比課本上還要詳細的結論,從而將本節(jié)內容學會、學扎實,學生也可以從容面對每個習題甚至是中考題.誠然,物理學科跟其他學科不同,其本身具有抽象性這一特征.為此,在開展物理學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也需要充分地認知物理學科本身所具有的獨特特征,針對一些相對較為難以理解的問題,教師也需要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不同問題如何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同時也能夠讓多人互助小組充分地體現出小組互助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和意義,讓小組互助成為當前教育教學過程中極為有效的一種學習方法和互助方式.如果該項訓練過于難以完成,教師可以在這一階段改變傳統(tǒng)的兩人小組,而變成四人小組或者是更多人小組,這種方式同樣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開展合作探究.久而久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質量也能夠得到提升,更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任務中,共同尋求問題的答案.
例如? 歐姆定律的實驗教學,由于難度較大,一組同學很難在教師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四人互助式就可以發(fā)揮出優(yōu)勢,兩位同學探究電流電壓關系,兩位同學探究電流電阻關系.實驗結束后四位同學相互交流學習,可以更好地在有限的時間里解決這一難點.
2? 基于實驗包的“伙伴學習”的種類
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學生在相互學習、共同溝通的過程中,能夠在各自已有的起點上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且擁有學習的自信心,在各自起點上會得到進步,能夠實現伙伴與伙伴之間的雙贏,讓學生感受到共同學習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性,增強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質量,滿足當下教育教學發(fā)展的實際需求.
2.1? 通過自學實現課前合作完成預習任務
“伙伴學習”模式下,“學”處于課堂教學的核心地位,首先學生進行自學,這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及教學的依據,有利于為后續(xù)的教學確定明確的方向,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基于實驗包里的實驗器材,精心設計更具趣味性的、教學價值更高的、極具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讓學生感悟到物理學習的樂趣,以此來增強在教育教學開展過程中的整體效果,滿足當前教學發(fā)展的實際需求,做到教學相長.教師在進行學習活動以及導學問題的設計過程中,需要設計出更多具有思維深度和梯度的教學活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同時需要掌握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思路給予點撥,以此來確保學生在開展自學時,能夠更好地完成其自學任務.實驗包具有的便捷性和趣味性特點,很好地契合了自學的要求,使得自學的效果有了很好的保障.在開展教學時應明確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學生在學習時,沒有充分地認知課前學習的重要性,在開展課前學習時學習效率也相對較低,就會導致在后續(xù)的學習過程中遇到更多的困難.在初中物理課程開展教學時,可以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就融入“伙伴學習”這一種獨特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對學生預習效果的提升也具有極為顯著的作用.例如,在開展摩擦力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育教學目標對學生開展教學,以此來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果,使學生在后續(xù)學習時學習質量能夠得到切實的提升,滿足當下教育發(fā)展的實際需求.不僅如此,這種學習方式,還能夠讓學生充分地掌握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整體質量,使每一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可以結合已經學過的物理知識,對全新的物理知識進行探索,提高在開展物理學習時的整體教學質量.如果某一預習任務沒有完成時,可借助微信群、QQ群等互動平臺,向其他互助學習小組的同學尋求幫助,保證預習目標的實現.
2.2? 通過互學實現課堂合作完成探究任務
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在合作及交流的過程中不斷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使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事半功倍.另外應注意的一點是,教師應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提高小組合作探究的效率,引導學生在互幫互助、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對物理實驗進行高效學習.
例如? 在“物體的密度”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實驗,用天平和量筒測不規(guī)則體積的不同石塊的密度,學生們進行熱烈的討論,分工明確,親自動手實踐,實踐了不同體積石塊密度的測量方法,不僅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團隊協(xié)作能力也得到提高,行知合一,由行動開發(fā)思維,由思維發(fā)展能力.
2.3? 通過展學實現課后合作完成實踐任務
利用實驗包完成小實驗,其他小組可以進行補充、質疑和評價,使組內之間的思維產生碰撞.
例如? 光學中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教學,在完成課堂上教師布置的任務之外,課后也要讓學生針對幾個實驗的細節(jié)問題進行研究,如F型LED光源旋轉之后像如何變化、光源的移動范圍和光屏(像)的移動范圍有什么關系等.
3? 基于實驗包的“伙伴學習”的策略
3.1? 選擇適合伙伴搭配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因此伙伴的選擇非常關鍵,除了自愿原則,教師也要加以引導,避免出現“強強聯(lián)合”“弱弱聯(lián)合”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出現.兩人互助小組可由一個優(yōu)等生、一個學困生組成;四人互助小組可由一個優(yōu)等生、兩個中等生和一個學困生組成.“志同道合”的伙伴是合作正效益產生的基礎,教師應對每個學習小組的特性進行分析,確保每個學習共同體都富有正能量.小組長的選擇也至關重要,應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合作意識和責任心,能有效監(jiān)督成員完成學習任務,積極幫助學困生,并多給予學困生鍛煉和成長的機會.
3.2? 選擇適合內容學習
對于一些簡單的、學生自己通過實驗包就能解決的問題如果再應用伙伴學習,那自然是“無效互助”,浪費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應由學生自己完成學習,避免“無效互助”.伙伴互助的內容可以是知識的“生成點”,知識的“增長點”或知識的“延伸點”.
例如? 在歐姆定律的復習課中,對于歐姆定律及變形公式的理解及其簡單計算、應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串并聯(lián)的相關計算等都較為基礎,這些題型可以由學生獨立完成解答.學生對相關知識可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集思廣益,必將得出正確的答案.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教師也要避免組內成員的“搭車現象”,即學優(yōu)生參與度高,學困生不參與或參與度少的情況,要求組內成員都要參與其中,優(yōu)先考慮學困生的成長,幫助其提升學習效果.
4? 結語
總之,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結合實驗包的便捷性、前瞻性、新穎性、全面性、系統(tǒng)性等優(yōu)勢,有利于學生物理學習效率的提升,對于學生健全人格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助益,因此應不斷加強其教育實踐,使其發(fā)揮最大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楊勇誠.伙伴+:讓初中教育持續(xù)增值[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20.
[2]周志成.小組互助復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新課程(下),2019(12):148.
[3]尹俊亭.談互助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開展[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7):42.
[4]沈彩琴.學友互助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6):164.
[5]冼滿昌.“自信互助”學習模式在初中物理的運用研究[J].高考,2018(1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