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萍
摘 要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組織群文閱讀、營造自主閱讀氛圍、培養(yǎng)自主閱讀習慣等方法,有效提高閱讀教學效益,提升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 自主閱讀 閱讀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內(nèi)容,通過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chǔ)。
一、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由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將學生按能力的不同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共同進步。
比如,在學習《散步》一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游子吟》導入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感受文章所要表達的濃濃的母愛。在小組學習中,教師可指導學生懷著真情朗讀課文,并思考“文章講述了怎樣的故事”“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在閱讀過程中,由于每位同學的閱讀能力不同,所以他們對文章內(nèi)容和感情的理解就有深有淺,如有的同學感知到文章的主題是作者對“生命”的理解,但是有的同學卻認為是表現(xiàn)了“作者與家庭成員間的真摯感情”“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中年人的生活使命感”等。同學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可以就不同的觀點展開討論,互相交流,從而獲得看待問題的不同角度。最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jié)和補充,讓學生明確文章內(nèi)容是講述三代人之間深沉的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改變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自己體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初中語文教學需要采用興趣教學法,要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這樣他們才愿意自主進行閱讀,并以此保證學生學習的質(zhì)量,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對閱讀充滿興趣,同時也可以讓老師能更全面地關(guān)注到每位同學在閱讀和討論過程中的表現(xiàn),并以此為依據(jù),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閱讀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能力。
二、組織開展群文閱讀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把自身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還要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在閱讀教學中,要保證閱讀質(zhì)量、真正做到高效閱讀,教師應經(jīng)常對學生提出表揚,以此進行鼓勵,讓學生更主動地嘗試通過閱讀的方式學習語文知識,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感受閱讀的樂趣,提升閱讀能力。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是讓學生仔細閱讀每一篇文章,這樣會占用學生較多的時間,閱讀效率也會很低。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進行教學,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xiàn)。群文閱讀要求學生閱讀的內(nèi)容都具有相似性,只要學生讀懂了其中一篇,同一類的文章也就能快速理解。比如,在講《中國石拱橋》這類關(guān)于中國建筑的文章時,就可以將《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館》這類說明文整合到一起,組成群文,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找到這幾篇說明文的共同點,體會這類文章在描寫事物時的切入角度,以及對建筑的描寫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感情,用了哪些相同的說明方法等等。比如,在《中國石拱橋》這一課中,我們就發(fā)現(xiàn)文章運用了打比方、列數(shù)字、引資料等說明方法,通過細致的語言描寫出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jié)構(gòu)堅固等特點。在其他描寫中國建筑的文章中,也會用到這些方法,可以將它們聯(lián)系到一起進行對比學習,從而體會我國古代人民的偉大智慧。這幾篇文章雖然作者使用的語言和說明方法有所不同,但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如出一轍的。老師讓學生先進行自主閱讀,完成之后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如文章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來描寫這些古代建筑的特點。在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后,老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在受到表揚后,學生的心理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去。
群文閱讀的方式充分抓住了初中階段學生在學習語文時的心理特點,可以提高他們在閱讀時的成就感,讓學生可以用積極的心態(tài)和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去面對閱讀,也有助于培養(yǎng)初中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和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三、營造自主閱讀氛圍
初中階段的閱讀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并且保證兩者能平等溝通交流,進行信息傳遞。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學民主,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來開展教學,或者直接給學生講解標準答案,要增強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人翁意識,給他們創(chuàng)造充分的空間和機會,鍛煉他們自主閱讀的能力。
比如,在學習《古代詩歌四首》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詩朗誦的形式來進行學習,體會《觀滄海》中作者勾畫出的大海吞日月、包含萬千的壯麗景象,領(lǐng)會作者開闊的胸懷和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遠大抱負;感受《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作者對友人的同情和關(guān)切之情;體會《次北固山下》中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寬廣的胸懷和樂觀的心態(tài);感受《天凈沙·秋思》中作者孤寂愁苦的思鄉(xiāng)之情。對于學生對情感表達不妥當?shù)牡胤?,或者對詩詞意思理解不準確的地方,教師要及時指出。學生也可以在教師講授的過程中,給教師提出建議,講述自己對于詩歌的不同想法,積極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可行的建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自主學習帶來的樂趣,更能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四、培養(yǎng)自主閱讀習慣
對于任何學科來說,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成功路上的必要條件。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教師要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這樣不僅可以大幅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效率,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來說,教師要更多地注重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課前認真閱讀預習及對文章的分析能力等的培養(yǎng)上。
比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這一課時,學生可以在教師正式上課之前,對文章提前進行預習,在課外尋找一些紫藤蘿的照片或者描寫它的文章,對紫藤蘿進行深入的了解。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所采用的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從焦慮悲痛到寧靜喜悅,再到振奮向前的感情變化;從花的一歲一枯榮的命運,感悟出花和人一樣,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教師除了要在課前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外,還應該在學生的課余時間開展更多形式的閱讀活動,比如開展讀書分享會、演講比賽等。
這些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可以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還可以影響到周圍的同學也加入到學習的隊伍中來,讓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學生在初中語文學習中,要通過廣泛閱讀激發(fā)學習興趣,豐富自己的語文知識,開拓學習思路,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去探索和思考,以達到良好的學習目標。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讓學生真正地喜歡上閱讀,從而使學生從愛讀到會讀、再到“悅讀”,在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效率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作者通聯(lián):江蘇宜興市萬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