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杰
【摘要】隨著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推進與實行,初中物理學科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對于初中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物理計算能力的鍛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學科作為一個典型的理科課程,要求學生具備縝密的計算題解題思維,要求學生具有出色的邏輯思維與計算能力,因初中階段的物理計算題往往綜合了很多章節(jié)的知識,更具全面性,這就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靈活掌握和運用.本文結合物理學科中的實際習題,探討提高學生物理計算題解題能力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解題能力;課堂教學
初中物理學科中不僅包含晦澀難懂的概念知識,而且還包含紛繁復雜的物理公式,這些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對于學生物理學科的教學,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適應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物理學科的學習.初中物理中的計算題包含的大部分內(nèi)容都不會脫離教材中相關的公式概念,因此,靈活掌握并運用物理學科中的相關公式概念,對學生計算題的解題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物理學科作為一個典型的理科類課程,計算題部分也同樣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幫助學生提升物理計算題解題能力的時候,首先,應該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基礎知識,使學生能夠做到靈活掌握和運用.其次,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面對題目時獨立思考.在初中物理的計算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教授學生各種各樣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和思路,并引導學生嘗試從多種不同的角度解題,提升解題能力.
1 初中物理計算題的命題特征
1.1 考查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初中物理的計算題基本上分為基礎題和拔高題,初中學生遇到的物理計算題,其中大部分屬于基礎題,僅有少部分題屬于拔高題,所以物理學科中的計算題主要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能夠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便于教師對于教學進度和教學方式做出及時的調(diào)整.而拔高題是在學生對于基礎知識已經(jīng)完全掌握的基礎上考驗其對于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除此之外,初中物理計算題的出題范圍也很廣泛,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某個現(xiàn)象中提取,也可以從教科書中的例題變形而來,還可以從學科前沿中設計出優(yōu)秀的初中物理計算題\學生可以從以上習題中復習鞏固所學基礎知識,更好地去了解到一些相應學科的新知識、創(chuàng)新內(nèi)容,由此可以較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認知面,充分培養(yǎng)學生辯證精神,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也能更好地去理解物理、學習物理.
1.2 包含知識點較為豐富
隨著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推進與實行,國家對于初中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物理計算能力的鍛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師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科思維能力.同時,初中物理計算題也有比較顯著的特點,計算題本身具有較高的綜合性,通常情況下是多個知識點結合而來,這就需要學生對于知識有全面的掌握,并能夠靈活運用于計算題中.除此之外,初中物理計算題內(nèi)容也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甚至會有一部分物理計算題不僅包含物理學科的內(nèi)容,而且還會涉及其他學科的知識信息,這就要求學生能夠靈活掌握所學知識,并進行拓展和延伸,教師應幫助學生通過多個角度去發(fā)現(xiàn)和掌握物理計算題的解題方法和解題規(guī)律,并且讓學生能夠?qū)⒉煌闹R內(nèi)容建立起聯(lián)系,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
1.3 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較強
新課程改革政策也對初中物理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初中物理教師不僅僅要教授學生基礎的物理知識,而且還要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初中物理習題中有很大一部分內(nèi)容都是來源于生活實際,包含科技運動、社會熱點等各個方面的相關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不僅能夠與物理計算題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還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物理計算題中,學習和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和熱點問題,從而使物理教學更加具有意義.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去思考,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充分提升,發(fā)散思維也有一定的改變,學生們可以更好地舉一反三,更加透徹地去理解和看到身邊的生活現(xiàn)象.
2 初中物理計算題解題能力培養(yǎng)策略分析
2.1 善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優(yōu)化解題策略
通常情況下,數(shù)學學科中經(jīng)常強調(diào)學生要善于運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在物理學科上也有數(shù)形結合方法的用武之地,物理學科和數(shù)學學科同屬于理科類的學科,有一些共通之處,因此在解題方法上面也有相同之處,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便是其中一種.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強調(diào)“數(shù)”與“形”之間關系的運用和處理,也就是要求學生能夠?qū)㈩}目中抽象的數(shù)量關系運用圖形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方便學生對題目內(nèi)容進行分析,對題目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進而順利找到解題思路,正確地完成解題.因此,在初中物理計算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對于數(shù)形結合方法的講授與運用,幫助學生建立起數(shù)形結合的解題思想,并引導學生靈活地掌握和運用,從而提高學生物理計算題的解題能力.
例如 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機械運動”章節(jié)講評中,教師首先應該進行基礎性概念和知識的講解,在此基礎之上,可以將篇章內(nèi)的計算題以實際應用的形式來展現(xiàn),引導學生通過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來解答相關問題.
題目如下:有一個購貨商人駕駛著載貨小船始終保持著36km/h的速度沿著河流逆流行駛,載貨小船恰好在經(jīng)過一座橋下時滑落了一件貨物,購貨商人2 min之后才發(fā)現(xiàn)貨物遺失,便立即掉頭追趕所遺失的貨物,最終在距離橋600 m遠的位置撿回了遺失的貨物,問在小船速度沒有發(fā)生改變的情況下,水流速度是多少?
題目的題干比較長,是一個實際的生活案例,學生首先需要從這樣的一個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所蘊含的物理問題,運用數(shù)形結合的解題思想,根據(jù)題干信息繪制出簡易的題目模型,用一條直線代替河流,用小圓點來代替橋、船的掉頭以及追到貨物的位置來進行標注.選取河流為參照物,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該貨物是靜止狀態(tài),另外根據(jù)題干中的相關概念發(fā)現(xiàn),貨物在被發(fā)現(xiàn)之前有600m左右的一定距離,根據(jù)v=s/t公式可以得出,需要增加貨物的運動時間才能求解出水流的速度.學生可以根據(jù)公式來計算出商人在發(fā)現(xiàn)貨物一直到貨物遺失之前的2 min內(nèi)小船的位移,從而得出小船追上貨物所需要的相應時間,這個時間加上貨物遺失之前的2 min就是貨物運動的總時間.
通過題干信息學生可以知道,小船運行速度為36km/h,進行單位換算之后便是0.6km/min,貨物在被追上之前的位移距離是600 m,這一位移需要花費1 min,題目中的2 min一共行駛了1.2km,因此小船追上貨物一共走了1.8km,用時3min,加上貨物之前飄走的2min,一共是5min,因此水流速度v=s/t=600/5=120m/min,此題得解.
2.2 巧用逆向思維,理清解題思路
學生在進行初中物理計算題解題技巧的學習中,不能僅僅掌握一種方法,要拓寬解題思路,多掌握一些典型的解題方法,逆向思維的運用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一種經(jīng)典好用的能力與方法.這種解題的思維方法要求學生能夠?qū)W會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這種思維方式除了能夠幫助學生順利解決初中物理計算問題,還能夠幫助學生鍛煉敏捷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教師在進行此種解題方法的教授過程中,需要注意引導學生仔細分析題干信息,從中精準獲取所需的有效信息,并及時地整理解題思路,發(fā)散自己的解題思維,在題目中獲得鍛煉與成長.
例如 在講解完與浮力和重力相關的內(nèi)容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將一個裝滿空氣的玻璃瓶密封放置在裝滿水的容器之中,玻璃瓶是在水中懸浮,我們知道玻璃的密度為ρ1=2.5×103kg/m3,求解玻璃瓶的體積與容積比.
教師如果引導學生從正向思維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本題,就需要引導學生從瓶子的整體密度開始思考,瓶子漂浮在水面,說明瓶子處于平衡狀態(tài),可以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得到水的浮力與瓶子的重力相等.學生若想以二力平衡原理為突破點來解答此題,不僅會使題目的計算量增加,而且還會使題目變得復雜起來,更容易導致解題錯誤.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體驗過正向思維解題的困難之后引導學生從逆向思維的角度進行思考,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逆向思維的方法,還能讓學生對兩種方法進行比較,獲得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按照逆向思維的方法,首先可以將玻璃瓶的總體積記為V1,玻璃瓶的容積記為V2,題目中已經(jīng)給出了玻璃的密度ρ1,將水的密度記為ρ2,于是可以列出這樣的一個等式:ρ1V2=ρ1V1-ρ2V1,代入已知數(shù)據(jù)可以解得玻璃瓶的體積與容積比為5:4.
2.3 重視一題多解,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
教師在進行計算題解題方法的講授過程中,針對某一類題型,不僅僅要教會學生最簡單易懂的解題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去探索更多更快捷的解題方法,引導學生多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題目,從而幫助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培養(yǎng)良好的物理學科思維方式.教師重視一題多解還可以適應學生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例如 教師可以在作業(yè)題目中做到一題多解,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已知一個正方體鐵塊,其體積為60cm3,質(zhì)量為316g,鐵的密度為7.9g/cm3,請問這個鐵塊是實心還是空心?
在面對一道作業(yè)題目時,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首先學生需要對密度公式ρ=m/V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最直接的想法就是根據(jù)密度公式,直接求出該正方體鐵塊的平均密度為ρ=m/V=316/60g/cm2=5.27g/cm3<7.9g/cm3,由此判斷該正方體鐵塊為空心;或者從質(zhì)量方面入手,體積為60cm3的實心鐵塊質(zhì)量為m=ρV=60×7.9=474 g,可以看出題目中給出的質(zhì)量為316g,明顯比實心鐵塊質(zhì)量小,因此同樣可以判斷該正方體鐵塊為空心的.
3 結語
綜上所述,新的教育形勢下,初中物理計算題的解題教學方法應該與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相適應,教師應該在初中物理計算題解題方法的教學中融入新教學理念,不僅幫助學生更快速更準確地解決計算題,而且還幫助學生提升物理的學科思維能力和知識拓展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也為與其相關的理科類課程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冬梅.巧用圖像法解答初中物理速度計算[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1,50(12):54-55.
[2]康玉雪.初中物理計算題解題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6):119-120.
[3]孫健麗.初中物理計算題失分原因及解決策略[J].黑河教育,2020(04):20-21.
[4]趙薇.初中生解答物理計算題的問題及解決策略[D].新疆師范大學,2019.
[5]巢翠霞.初中物理計算題解題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4):141.
[6]許諾.對初中物理計算題階梯訓練法的實踐[J].湖南中學物理,2013,28(0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