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守超
摘 要:在建設“體育強國”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體育教師應把握體育學科的特點,探尋與實踐相關的教學策略,兼顧學生個體差異,積極開展差異化教學活動,改善學生體育學習體驗,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實施策略
眾所周知,初中生的興趣愛好、身體條件和學習能力因個體不同而存在不同。為調動學生的初中體育學習熱情,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教師應認識到開展差異化教學的必要性,加強差異化教學理論知識的自主學習,結合積累的教學經驗,采取有效策略,將差異化教學融入教學活動的各環(huán)節(jié)。
1 優(yōu)化教學內容
長久以來,教師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缺乏教學內容的細化,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關注不足,影響了初中體育教學效果的整體提升。教師應認識到以往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不足,以教學內容為切入點,通過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優(yōu)化,將差異化教學落到實處,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教師應認真分析不同教學內容的特點,重視學生身體素質考核,全面掌握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構建學生身體素質檔案,明確學生差異,為教學內容優(yōu)化、差異化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科學依據。初中體育的教學內容由理論知識講解、體育動作示范和體育訓練等部分構成。教師開展教學優(yōu)化工作應圍繞上述內容展開。其中理論知識是學生開展體育鍛煉的重要指引,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理解理論知識的程度,對其訓練效果帶來的影響較為明顯。因此,為保證各層次學生都能很好地理解、運用理論知識,教師應按照難度將理論知識劃分為容易、中等、較難三個等級,分別對應不同水平的學生實施差異化教學,尤其對于綜合素質較差的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可穿插講解其感興趣的內容,或聯(lián)系其熟悉的場景,降低其理解難度,更好地培養(yǎng)其興趣,幫其樹立學習理論知識的自信。教師可分類進行體育動作示范,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差異,控制示范速度,如對于接受能力稍差的學生,示范時既要放慢速度,又要做好細節(jié)講解,尤其注重從不同角度展示肢體動作,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把握動作要領,掌握動作細節(jié)。體育訓練時應根據學生間的差異,合理控制訓練時間、訓練內容及訓練強度,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
初中體育教學內容包括田徑、球類、體操、武術等項目。以籃球項目為例,籃球項目涉及較多動作要領,對學生的反應、速度、肌肉的耐力和持久力要求較高??砂凑找韵滤悸愤M行差異化訓練:對于綜合素質較差的學生,組織學生進行移動、持球、行進間運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等基礎內容的訓練,引導學生反復訓練,不急于求成,切實打牢基礎;對于綜合素質一般的學生,適當增加訓練內容,使其掌握更多技巧,如進行持球前后轉身運球、滑步、過人等技巧的訓練;對于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生則要求其進行各種籃球運球、投籃、過人等技巧以及戰(zhàn)術的訓練。如此對訓練內容進行差異化設計、訓練,可以更好地適應不同水平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很好地提升其訓練體驗,調動其參與訓練的熱情,順利完成訓練任務。
2 改進授課方法
良好的授課方法可以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力,事半功倍地完成初中體育授課目標。為更好地開展差異化教學,教師應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改正以往忽略學生個體差異的做法,總結成功的教學經驗,采用差異化教學方法,調動不同水平的學生參與體育學習與訓練的積極性。
自主學習教學法是各科教師較為常用的教學方法,因其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中應合理、靈活地應用自主學習教學法。不同的是差異化教學中的自主學習與一般意義上的自主學習不同。在實踐中,教師應注重以下內容的落實。
首先,在自主學習資料準備上,教師需要為不同水平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自主學習目標,圍繞目標進行學習資料的收集、整理,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都能很好地理解、掌握相關知識。其次,在訓練標準上,教師要圍繞自主學習內容制定不同的訓練標準,并在訓練環(huán)節(jié)、訓練時間和訓練細節(jié)上加以區(qū)分,明確不同水平的學生訓練中達到的要求,提高學生開展自主訓練的針對性。最后,在學習交流上,教師要重視、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自主交流,相互學習經驗,幫助學生自覺糾正學習與理解的誤區(qū)。同一水平學生的綜合素質相當,因此,教師應更多地鼓勵相同水平的學生之間的交流。另外,在體育差異化教學中教師應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信息化教學法的合理應用,提高差異化教學的效率。田徑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項目之一。在實踐中,教師應抓住學生對信息技術較為感興趣的心理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差異化教學。在信息化教學平臺上構建不同的學習小組,如A、B、C 三個小組分別對應綜合素質較高、綜合素質一般、綜合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針對不同小組布置不同的田徑學習、訓練任務,并要求其在小組中分享學習、訓練中遇到的問題、心得等,以及時掌握學情,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還應及時分析差異化教學中的問題,以采取針對性措施對相關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充分挖掘差異化教學的價值。
3 把控訓練難度
訓練是初中體育教學中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鍛煉學生理論知識應用靈活性、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方法。在差異化教學實踐中,為使不同水平的學生保持體育學習、訓練的熱情,使其都能有所提高,教師應積極開展差異化教學活動,嚴控訓練難度,循序漸進,避免學生產生枯燥感、出現(xiàn)畏難情緒等。
在初中體育訓練過程中可按照以下思路進行差異化教學。一方面,確保訓練難度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相匹配。教師在總結訓練經驗的同時,認真觀察學生的訓練過程,洞察學生在訓練中的情緒變化,結合學生的訓練表現(xiàn)以及訓練效果的反饋,做好不同訓練內容難度的評估以及難易級別的劃分。一般可將訓練難度劃分為較難、一般和較易三個級別。訓練難度的三個級別對應綜合素質較高、綜合素質一般以及綜合素質較差三個層次的學生。另一方面,做好訓練過程中訓練難度的合理調整。為更好地督促學生進步,待各水平學生按照要求參與并順利完成訓練任務后,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任務難度,使各水平學生既能腳踏實地,又能不斷尋求突破。實踐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對劃分訓練難度不理解,尤其一些素質較差的學生錯誤地理解成教師不夠重視自己。為防止學生因訓練難度不同而出現(xiàn)心理上的波動,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訓練,教師還應在訓練過程中做好學生情緒的疏導,與學生積極溝通,認真傾聽學生的內心想法,做好解釋和安撫,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理解不同學生參與不同訓練難度是一種比較科學的訓練方法,抱著良好心態(tài)參與訓練,讓其認識到只要認真訓練,不斷突破自己就是進步。
體操是初中體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靈敏度要求較高。在差異化教學中,教師應和學生積極溝通,使學生認識、接受差異化教學,認識到按照不同水平學生劃分不同訓練難度的必要性。得到學生的理解后,參考教學經驗,按照體操訓練中對肢體動作要求的不同,明確較難、一般、較易三個基本對應的具體訓練內容。其中較難級別要求學生在訓練中達到身體協(xié)調、靈敏,能較為美觀地呈現(xiàn)相關肢體動作。一般級別要求學生熟練各種技巧,爭取能做出難度較大的動作。容易級別則要求學生通過訓練,不斷提高肢體靈敏度。如此在難度上進行差異化訓練,可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獲得良好的訓練體驗,高效地完成訓練目標。
4 重視分類指導
指導是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及時糾正學生學習與理解的誤區(qū),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學。在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指導的意義,根據不同水平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指導,在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同時,使學生在接受指導的過程中不斷深化所學,激發(fā)出其主動訓練的動力,促進其身體綜合素質的提高。
分類指導時,為獲得預期效果,教師應注重相關細節(jié)的落實。其中對于綜合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將指導的重點放在使其理解體育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各種體育運動的要領上。教師在指導時可直接告知學生學習以及訓練應注意的事項,也可采用互動的方式,通過向學生詢問問題,使其能及時頓悟,必要情況下給學生重新進行肢體動作的示范,或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全方位剖析體育運動的各項要領,使其在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教師指導該類學生應有耐心,多給予鼓勵。對于綜合素質一般的學生,教師指導時應將重點放在幫助其構建系統(tǒng)知識網絡,并能在訓練中熟練運用理論知識上,使其在體育訓練中動作更為熟練與規(guī)范。同時,可采用故意示錯的方式,提醒學生在訓練中應將動作做到位。對于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應將指導的重點放在綜合能力的提升上,通過指導使其樹立良好的體育學習以及訓練心態(tài),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正確審視自己,思考體育學習以及訓練中還有哪些可提升的空間,制訂科學的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訓練。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依托信息技術將指導活動延伸到課下。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及時收集、解答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幫助其及時掃清學習與訓練中的障礙。
以乒乓球教學為例,教師可依托信息化教學平臺,如釘釘,構建針對性學習活動指導群。一方面,在群中定期分享乒乓球發(fā)球、接球各種動作要領的材料或視頻,要求學生認真學習、觀看,對照材料以及視頻內容,補充知識漏洞,糾正技巧上的錯誤。另一方面,定期組織不同水平的學生開展線上指導活動。在線上通過和學生聊天,掌握學生乒乓球的學習情況、訓練情況及訓練中遇到的問題,逐一給學生提供指導意見,鼓勵其認真揣摩,多加練習。如此進行分類指導,可使學生及時獲得教師的幫助,有效、及時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5 合理實施評價
相較于傳統(tǒng)的按照統(tǒng)一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差異化評價尤為必要。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將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先天身體條件的差異考慮在內,更為公平、科學、合理,尤其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針對性評語,更容易重塑其體育學習與訓練的自信,使其學習能力、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體育教學中實施差異化評價時應注意以下內容的落實: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評價標準主要衡量學生體育學習、訓練情況是否達到要求。顯然,不同水平的學生之間存在差異,評價標準也應不同。教師應積極查閱相關資料,并多與其他教師溝通、交流,多聽取經驗豐富教師的意見,針對綜合素質較高、綜合素質一般、綜合素質較差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標準的差異性制定。同時,完善評價內容。教師在差異化教學中實施差異化評價,應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積極完善評價內容,注重將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納入評價內容中,尤其對于綜合素質較差的學生,給予其學習態(tài)度以積極評價,更容易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和學習潛力。當然為確保對不同水平學生的評價更為真實、全面,評價過程中可將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得出合理的評價結果,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正確認識自己。另外,重視評價鼓勵。在差異化評價時給予學生鼓勵,滿足其心理預期,可使其更為配合體育學習、訓練活動,因此,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水平學生給予肯定的評價,必要情況下可設置不同的獎勵。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為更好地實施差異化教學,教師應做好各項準備,既要加強自主學習,做好理論準備,又要探尋、實踐、總結相關策略,做好策略準備。同時,結合不同水平學生的體育學習、訓練的變化情況,做好差異化教學效果的評估,正確認識差異化教學中的不足,增強優(yōu)化意識,將細節(jié)做到極致,促進差異化教學質量與水平的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柴瑞. 初中體育課堂要注重“差異化”教學[J].教育藝術,2022(9):71.
[2] 宋超. 如何實施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差異化教學[J].體育視野,2022(5):62-64.
[3] 楊林. 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的開展策略[J]. 新體育·運動與科技,2021(9):77-80.
[4] 張仲平. 初中體育教學中差異化教學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 高考版,2021(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