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燕
【摘? 要】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力以及實驗操作能力,都需要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對于學生參差不齊的學習情況,在教學中教師就需要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觀察。而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實操能力,來進行多元化的評價教學,使學生可以通過教師授課來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關鍵詞】高中生物;多元化評價;優(yōu)化策略
所謂的多元化評價是指教學中的運用多種維度和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在學習的過程中,每位學生都擁有不同的學習優(yōu)勢。學生在知識建構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的能力不是單一維度的數(shù)值反映,而是對多維度、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來實施多元化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引入課前背景,進行生物知識評價
課前學習背景的介紹,能幫助教師營造愉悅開放的學習氛圍,為教師所要講述的內容進行鋪墊,也能夠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習動機。教學實踐證明,充足的學習動機能夠讓學生保持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由此提高生物學習的效率。因此,教師需要合理篩選有效的教學資源輔助生物教學活動的開展,并通過課前學習背景的介紹,充分調動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在進行《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一定的課前學習背景,使得教師個人的導入內容更為形象化。教師可以在課前創(chuàng)設出實驗時的場景,并對所使用的實驗儀器進行講解以及對實驗步驟進行示范。在教師進行實驗示范后,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實驗流程的講授。如:實驗流程是先制作口腔上皮細胞的制片,并且在載玻片上滴上一滴質量分數(shù)為0.9%的氯化鈣溶液。做好這些準備后學生需要在漱口后用消毒牙簽刮取個人口腔內壁,取出樣本,并且將其放在載玻片的液滴中涂抹幾下。接下來,學生需要將這一載玻片放在酒精燈上烘干并蓋上。如此一來,口腔上皮細胞制片便制作完成。接著是水解的實驗操作過程:需要往載玻片內放入存有30毫升質量分數(shù)為8%的氯化氫的小燒杯中,并且在另一個大燒杯中加入30℃的溫水,此時需要及時將小燒杯放入大燒杯中保溫5分鐘,如此水解完成了。此后,學生還需要沖洗。在沖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用蒸餾水沖洗載玻片10秒,再進行染色。這一實驗過程后用吸水紙吸取載玻片的水分,并且滴兩滴混合染液并給予5分鐘的染色時間,當時間一到便需要吸取多余的染液再蓋上蓋玻片。這一實驗過程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當學生全部了解實驗的過程與注意事項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擺好試驗臺讓學生來上臺進行實驗,隨后進行點評及時指出誤區(qū),使之加深印象并將其記錄下來。而后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不同情況下的實驗過程及不同的錯誤示例,使學生在觀看多媒體視頻后記憶更加深刻,從而完成這一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內容呈現(xiàn)。在此過程中,教師借用信息技術使得教學導入內容變得更為精彩化,讓學生能夠激發(fā)其生物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個人的生物運用能力。
二、利用實際生活事件,進行實驗能力評價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教材的文本內容,更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課外學習知識,讓學生能夠培養(yǎng)個人觀察分析的能力,有效發(fā)展生物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生活日常,來制訂新的教學方案,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于日常生活中有效應用生物知識,使學生全方面地發(fā)展。
比如,在進行《觀察有絲分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課前時間為學生引入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xiàn)的有絲分裂事件,比如:對植物基因的研究;對生物細胞的分析等等。再拋出該實驗的定義、實驗操作及實驗原理進行相關話題的導入,如:學生需要準備洋蔥的根尖,那便是蔥和蒜,并且進行以下步驟。第一步便是洋蔥根尖的培養(yǎng),學生在此基礎上制作裝片。這時涉及的實驗原理是龍膽紫溶液能將細胞的染色體染成深色,而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行為變化各有不同,學生可以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到各個時期內染色體的變化,并根據其變化判斷該細胞處于哪個時期。在制作過程中學生需要遵循解離、漂洗、染色、制片等過程。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實驗操作與注意事項來引發(fā)學生對這個話題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談論自己對生活中的重結晶知識的理解。在實驗的討論與嘗試過程中,使學生多次利用已學重結晶的知識進行熟練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該知識點。同時借助學生的操作與討論來引入本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自然順暢地介紹出重結晶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所在,由此展現(xiàn)出本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問題解答以及對生活中事物問題的了解,便可以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形成深刻的記憶和形象的理解。
三、利用錯題管理,進行學習素質評價
在學習過程中,無可避免地要出現(xiàn)一些失誤。但面對失誤,不能置之不理,應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所出錯的內容進行分析考慮,積極地對錯題進行整理,反復觀看,使對錯題有新的認識。做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因此,教師應多多進行有關錯題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加深對易錯知識點的印象,并牢牢地掌握該知識點,進而去提升學習的效率。
比如,在進行實驗錯誤案例分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生物課程活動,引導學生優(yōu)先運用所學的知識,對案例中已錯知識點進行有效的分析,進而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將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進行分解確保每組都有“領頭羊”。隨后將各組所找出的錯題情況進行統(tǒng)計,由“領頭羊”帶領大家對這些錯誤點進行學習和管理補救,最終讓各組的組長來抽查其他組,針對不同知識點進行問答,組長由教師進行抽查,累計得分評判名次。這樣便極大地激起了每一位同學對案例研究的探索興趣,在多次的探討中學生便可以十分沉穩(wěn)地解答出所出錯知識點的問題,形象地加深了每一位學生對實驗錯誤的理解。由此,多樣的課堂活動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錯題研究的興趣,更能使學生對自己易錯的知識點進行穩(wěn)固的理解和留有深刻的印象。
四、利用課堂活動,進行學習能力評價
在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對新知識的認識不斷增加,對新事物的理解不斷增強,所以,此時的腦力思維能力正處于最活躍的階段。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地去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發(fā)散思維,不斷地對新知識、新概念進行啟發(fā),使學生在思維活躍中對新知識、新概念有一些更好的理解,進而去掌握新知識。
比如,在進行《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來完成教學任務。先在課前將學習情況不同的學生進行混合分組,在帶領大家進行學習之后,以小組為代表,讓每個小組思索出一種關于《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方法,由小組長來交給需要“宣戰(zhàn)的小組”,收到“戰(zhàn)書的小組”需要找尋出其實驗方法中所存在的錯誤。必須確保每一小組都能夠收到“戰(zhàn)書”,在收到“戰(zhàn)書”后,由小組長帶領本組的學員對《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進行復習,在復習過程中,小組長需要對本組學習能力較差的學員進行幫助。教師要觀察分析學生參加活動的過程,確保每位同學都可以在此次活動中有所收獲。在課程的后半段中,組員便開始對組長所抽取到的“戰(zhàn)書”進行錯誤找尋。最后由教師根據小組組員所找尋的錯誤對學生寫出的實驗方法進行質量評估和評分,教師可給予評分較高的組一定的獎勵,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生活化教學,進行生物能力評價
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乏味的教學方式,在進行授課中應適當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將教學生活化,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使學生對生物的實際應用能力也有提升。
比如,在進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在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函數(shù)例子來進行相關話題的導入,如:在某一公司的一位員工進行工作時,領導需要她利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性質描繪出一種簡易式的原理而后交至PPT制作部門進行改造制作,并且使這種實驗可以運用實踐。隨后,教師再根據學習情況的不同對學生進行不同提問,如:對于預習較好的學生,可以讓他慢慢嘗試去解決問題,并引導其作答;對于預習情況較差的學生需要進行基礎公式的提問,通過問題來引發(fā)學生對這個話題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談論自己對實驗知識的理解。在問題的討論與解決過程中,使學生多次利用實驗的知識進行詢問與作答,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該知識點。同時借助學生的詢問與作答來引入本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自然順暢地介紹出實驗的原理,由此展現(xiàn)出本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
六、利用課堂活動,進行生物知識評價
據調查研究,學生在進行課堂教育時,大部分同學因體驗不到課堂的激情氛圍,而無法融入課堂學習,致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效率低下,無法認識到教師所講內容的重要性。因此,教師需要通過不一樣的課堂活動來帶動課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融入課堂,跟隨教師的思路,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
比如,在《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疾病》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生物課程活動,引導學生優(yōu)先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調動個人學習的積極性,學習如何在生活實際中應用所學的知識。比如,學生可以仿照企業(yè)招聘的方式進行一場企業(yè)招聘。在這一活動中,學生需要分別扮演人事部職員和應聘者,由“人事部職員”以生活中的事例為問題來咨詢“應聘者”對該課程的生物原理及應用注意事項來進行演練。有的“應聘者”通過學習講述出該實驗所運用范圍及注意事項,并且通過圖表的格式進行排列,使“人事部職員”對原理及事項一目了然。隨后,越來越多的“應聘者”都可以熟練地運用知識來進行作答。由此,激趣的課堂活動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更能使學生對該節(jié)課程的知識點進行穩(wěn)固的理解并留有深刻的印象。
七、結束語
教師需要重視多元化評價對于學生高中生物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能夠借助教師多元化的評價加強個人的生物學習認知,進而實現(xiàn)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同時,教師在多元化評價的開展過程中,需要結合當代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能夠得到真實而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學評價。
【參考文獻】
[1]周偉.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多元化評價[J]. 都市家教月刊,2012(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