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琴
紀曉嵐曾說:“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p>
前幾天看了閆學老師的《如何在閱讀上實現(xiàn)質(zhì)的提升》,受益匪淺。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值得我們每位教師警醒:“作為一名教師,只讀學科教學與教育理論書籍是不夠的,一個教師的生活中除了教育再沒有其他東西的容身之地,那么這樣的生活無異于日復一日、永無盡頭的重復與封閉,是一種受罪?!?/p>
教師不能只看與本學科知識有關(guān)的書籍,還應該看看其他學科的書籍,有可能的話盡量還要看一點教育以外的書籍,這點我深有體會。
兒子今年上三年級,從幼兒園開始,我就給他講故事,上了小學更是每天陪他一起看書,久而久之他也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習慣。他特別喜歡動物類書籍,對每一種動物有什么特征,他記得非常清楚。我常常驚嘆他驚人的記憶力,慚愧自己什么都記不住。孩子經(jīng)常問我:“媽媽,狼和狗有什么區(qū)別?變色龍為什么會變色?……”我總是一臉茫然,一個問題也答不上來!兒子就會一臉失望地說:“媽媽真笨!”作為媽媽的我格外尷尬。這還是自己的孩子,要是學生問我我不會,那我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又是怎樣的呢?因此,現(xiàn)在的我每天都會看書,尤其是童書。不要覺得童書幼稚,只有看童書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里,知道他們在想什么,有什么需求,他們?yōu)槭裁磿欢僭俣胤竿瑯拥腻e誤。一些很棘手的問題,有時候看看童書就迎刃而解了。
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的確應該博覽群書,學富五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果語文教師不讀書、少讀書,“氣”怎么可能“華”?又怎么可能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現(xiàn)在的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太多了:電視、手機、網(wǎng)絡、圖書……如果一個教師故步自封、孤陋寡聞,還不如學生,又怎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呢?
要想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就要有全面的知識結(jié)構(gòu)、精深的專業(yè)知識、深厚的理論基礎、開闊的人文視野。這些都需要廣泛的閱讀才可能實現(xiàn),需要有計劃和書單,不能抓到什么是什么。網(wǎng)上閱讀一般容易無計劃,跟潮流,紙質(zhì)的書就不一樣了,它能讓我們在煩躁的“大氣候”中保持心靜,所以我們作為教師,要用更多的時間沉下心來用傳統(tǒng)的方式讀書,重新?lián)炱鸺堎|(zhì)書來讀。重經(jīng)典,多選適合“悅讀”又啟迪心智的作品,要看多家之言,邊讀邊反思,取長補短,爭取在閱讀上實現(xiàn)質(zhì)的提升,逐步讓自己的教育面孔變得更“個性”,贏得學生的心。我相信“只要花兒開,蝴蝶自會來”。
教師讀書,就是修行,教書之路,就是修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