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
摘? 要:現(xiàn)如今,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迅速,英語教學水平有了很大進步。思維導圖作為具有時代特點的實用性思維工具,高效、簡單地將教育教學中的各種學科知識巧妙地聯(lián)系、架構在一起。近年來,英語教學改革不斷推進,思維導圖逐步被運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讓學生對英語知識有了直觀的了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提升英語學習水平。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教學;運用策略
引言
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科目的知識體系相對龐雜,很多學生無法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有效理解。此時,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簡化學生的記憶流程,幫助學生更好地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當前,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已經在積極探索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但是,從目前的教育開展現(xiàn)狀來看,很多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時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這需要教師不斷調整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以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文章主要對初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
1借助思維導圖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思維的概述
初中英語思維指的是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少了一些死記硬背,多了一些理性思考,會結合自己的思考習慣以及思考能力去深入探究英語知識,以實現(xiàn)深層次的教與學的目標。由于英語思維更多體現(xiàn)的是抽象性的特征,難以直觀觸摸到或者觀察到,所以必須借助與英語思維一脈相承的思維導圖來開展教學,以此將思考的過程直觀展示出來,將思考的結果形象地表達出來,這樣有利于學生認識英語思維的本質,進而能找到思考的方向與路徑,從而實現(xiàn)英語思維的有效建立。在利用思維導圖來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帶領學生深入思考,并且對思考的過程進行再加工,最后以一種更加直觀的圖形來表示思考的過程與結果,使得思考過程條理清晰、邏輯系統(tǒng)。這種思考過程與結果是以某種放射性的形式進行展示,并且圖文并茂,具有具體、直觀、多樣、形象等特點。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學科教學中,可以實現(xiàn)多重的教學目標,尤其是對傳統(tǒng)教條式的課堂教學具有重大的變革作用。對于初中英語學科而言,其知識點并不是凌亂和毫無關聯(lián)的,而是一個體系,包括詞匯、語法、閱讀與寫作,只不過會被安排在不同年級、不同章節(jié)中,如果教師以思維導圖為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思考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將相關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不僅學習效率變高了,而且教會了學生表達與應用。
2初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
2.1在聽力學習中運用思維導圖
通過分析教育環(huán)境的情況可知,東部和西部教育環(huán)境有明顯的差距。師生對英語的重視程度、英語的學習方式和整合英語知識結構的能力也存在差距。一些學生沒有很好地根據(jù)音標來背誦單詞,而根據(jù)音標來背誦單詞是快速記憶單詞的方式之一。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背誦單詞、快速記憶單詞,提升對英語的知識結構的整合能力。
在聽力學習中,思維導圖主要包含聽、說、讀和音標四大要點。教師的教學核心目標為提升學生的語感,重視英文發(fā)音的重音、語調等這些看似和考試無關的要點。實際上通過重音和音調,可以加深學生的思維印象,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初中階段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當有了一個好的榜樣,學生會更加積極地去模仿,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
2.2借助微課利用思維導圖實施分層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主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英語閱讀、練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思路導圖的指引,逐漸地完成英語的書寫和表達。利用事先建立的英語書面表達學生的考核、反饋體系,對學生的分層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考核和評估,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以便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
在英語寫作中,有些同學感到害怕,不知所措,因為他們的思維混亂,沒有組織語言。老師可以選擇類似于文字表述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在閱讀中畫出自己的思維導圖,并參照、模仿,再根據(jù)自己的需求,收集寫作材料,整理思路,畫出寫作的思維導圖。經過培訓,學生的作文內容逐步完善,結構清晰。在閱讀課文的選擇上,教師可以從課本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也可以選用優(yōu)質的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文章。在初中英語考試中,運用“以讀促寫”的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閱讀和書寫能力。
2.3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后的應用
多數(shù)初中生的閱讀習慣尚未形成,加之初中英語閱讀文本篇幅長、內容多,且知識點零碎,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難度。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不僅要注重閱讀前詞匯障礙的清掃、閱讀期間閱讀方法的指導,同時還需要加強對閱讀后復述、討論環(huán)節(jié)的重視,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記憶,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寫作思路、布局結構,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閱讀方法及技巧內化于心。對學生來說,復述文章內容是有困難的。教師單純讓學生根據(jù)閱讀本文復述內容,勢必會給學生帶來壓力,甚至會增加學生的抵觸情緒。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輔助手段,讓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的內容,有條理地復述內容,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完成“Keeping healthy”的教學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結合思維導圖,從四大分支入手進行內容復述。在完成復述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就“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keep healthy in ourdaily life?”這一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碰撞思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使閱讀教學得以升華。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對教育教學活動的積極作用,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對于初中英語課程的開展來說,思維導圖的存在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詞匯、詞組和閱讀教學,也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曹春雨.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4).
[2]康少娟.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2017(14).
[3]胡美貞.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