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賢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人們對語文寫作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因此,要想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要積極探索并優(yōu)化作文教學方法,改變以往“搜素材、定主題、仿寫”的作文訓練模式,要在了解學生寫作水平、寫作需求的情況下,靈活調整作文教學進度和方案,讓學生樂于寫作、用心寫作,讓學生能夠寫出深度、寫出新意、寫出技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引言
寫作是一項綜合活動,寫作既是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也是提高學生語言建構能力與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同時寫作也是一件難事,尤其對小學生而言,素材的缺乏、生活閱歷不足都會影響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和寫作水平,采取行之有效的寫作教學方法是語文教師必須重視的。
1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意義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專業(yè),要提高寫作水平,就需要不斷積累知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許多特色,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能夠用語言來抒發(fā)情感。而當前,我國的小學生還處于探索學習的初期,因此,要加強語文寫作的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使用寫作策略是“靈丹妙藥”,通過對語篇進行反復的磨礪,使其表達能力得以明顯地提升。而通過對語文寫作策略的精練,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語文寫作技能的理解,并能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已有的作文標準。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積累語言知識,提高自己的寫作風格,提高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環(huán)境。
2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
2.1內容枯燥,沒有創(chuàng)新
學生能寫出的優(yōu)秀的作文,除語句通順外,語言也是優(yōu)美的,把思想感情表達得很到位,這與學生平時積累寫作素材分不開的。教師進行寫作教學,在閱讀教學后簡單地講些寫作的內容,沒有深入進行讀寫融合教學,導致部分學生的思維能力比較傳統(tǒng),在寫作時學生如果不能擺脫作文書和作文模板的約束,抓不住重點內容去寫,文章就會變得枯燥,缺少創(chuàng)新。
2.2單一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對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一成不變、一成不變的,形成了“教師分配課題-學生獨立寫作-教師評價”的簡單的機械教學模式。教師通常會根據自己的偏好設定試題,而學生的作文常常是拼寫,教師的評價也是含糊不清,難以提升。一些老師所說的體驗是讓他們“記下時間,地點,角色”,“寫下開始”,“寫下結尾”,“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更荒謬的是,有的語文老師費盡心思,想出了許多“模板”,無論題目是什么,只需從模版中找出一條,然后照著做,就可以順利地完成。
2.3缺乏語言修飾指導,文章表達質量不強
語文寫作需要教師傳授寫作技巧,還需要學生寫出真實情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雖然獲得寫作的技巧,但是學生經歷過的事情較少,性格也比較單純,缺乏語言修飾指導,文章表達質量不強。學生對于作文題目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難度,導致學生寫出的文章表達質量不強,缺乏語言修飾,沒有真情實感。
3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策略
3.1強化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從而在寫作中發(fā)散思維
語文作文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難題,其產生的原因是學生在長期的寫作實踐中,形成了固定的寫作思維,進而導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難以提高。而運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寫作教學方法,可以創(chuàng)造出真實的寫作情境,促使學生開闊自己的語文知識視野,發(fā)散自己的語文寫作思維,讓學生在創(chuàng)新性寫作思維的影響下寫出更好的作品。
3.2多元寫作教學方式建設互動型教學
“求質量”教育注重在學科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主體性思考,以提高學生的主體性。特別是在課堂上,要注重以人為中心,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互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在作文教學中.有賴于同學的情感思考,因此,更要建立多元的教學模式,從而達到激發(fā)與指導的目的。首先,在寫作課上,可以建立寫實化、情景化的課堂。因此,不管是寫人,還是寫物,老師都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把它展現出來,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然后慢慢地組織和建立自己的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維和邏輯思維。其次,在寫作教學中,老師要從多個角度對“說”進行指導。從目前小學的作文教學情況來看,小學生“怕寫作”“一寫就愁”,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更加消極,不愿與他人交流,不愿積極地進行思考和想象力的活動。老師可以從“討論”入手,就特定話題進行探討,在課堂上采用激勵式教學法,反復確認,選擇適當的教學材料,使其與同學之間進行對話,使其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3.3導入生活,拓展寫作資源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導入生活的形式,拓展寫作資源,不再把作文教學素材局限在語文教材和課外讀物中,而是要通過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了解生活的形式,引導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讓學生的寫作過程具備較強的實踐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例如,在“如何過六一兒童節(jié)”寫作主題中,六一兒童節(jié)是學生喜愛且熟悉的節(jié)日,到了這個節(jié)日的時候,家長會帶領孩子去爬山、買衣服、玩耍等。因此,在寫作活動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互動和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分享自己過兒童節(jié)的經歷,深入挖掘生活資源,這些都能夠成為學生寫作的切入點,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寫作,提高作文教學活動的效率。同時,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萌發(fā)寫作靈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讓學生的寫作過程具備“真情實感”。
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重點培養(yǎng)學生寫作和文章學習表達能力,要突出學生在寫作課堂上的主體性,采取有效的措施,轉變過去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后、課堂上多閱讀,多積累,才能夠為寫作打下堅實基礎,為寫作而提供更多的素材內容,并且在學生的寫作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謝炳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22(23):61-62.
[2]李青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2(11):56.
[3]李學書.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21,3(07):245.
[4]付連紅.小學語文級習作教學的實施[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05):39.
[5]盧長山.生活化的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探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