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蕾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增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整體感知、聯(lián)想想象,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了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欣賞和評價語言文字作品,提高審美品位;觀察、感受自然與社會,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思考,嘗試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筆者以《彩色的夢》為例,淺談在學習任務群的指導下,創(chuàng)設主題情境,探究文學語言的朗讀指導。
(一)《彩色的夢》在單元中的作用
《彩色的夢》是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一首兒童詩。在授課時,要幫助學生歸納朗讀方法,體會童詩語言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要進行文學語言的朗讀指導,先要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根據(jù)詩歌語言特點,感受想象的魅力與樂趣,將詩歌中的形象讀得鮮活靈動,能夠形象地表現(xiàn)文學語言特征,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最終將想象與方法融會貫通,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讀出自己的情感,構建文學朗讀能力的梯度發(fā)展。
不論是韻律感極強的兒童詩歌、對話生動有趣的兒童散文,還是層次清晰的兒童故事,本單元所選的四篇文章皆具文學語言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特點。本課作為單元開端,要引領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想象,體會想象,發(fā)揮想象,讀出文學語言的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為后續(xù)課文的朗讀體驗做鋪墊。這就要求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造想象條件,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提供想象空間,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朗讀體驗。
(二)《彩色的夢》文學語言特色
節(jié)奏感強。全詩朗朗上口,句式簡單,靈活多變。二、三小節(jié)通過生動的想象,勾勒出彩色鉛筆描繪的畫面,節(jié)奏感極強。“大塊的草坪,綠了;大朵的野花,紅了;大片的天空,藍了,藍——得——透——明!”句式結(jié)構相同,富有韻律。詩中動詞,如“聊天”“跳蹦”“滑過”等,增強了韻律和節(jié)奏感。
富有畫面感。第二小節(jié),一個“滑”字使彩色鉛筆的舞者形象躍然紙上,腳尖所到之處呈現(xiàn)一片生機盎然?!按髩K”“大朵”“大片”,突顯畫面變化之快;“綠了”“紅了”“藍了”,突出色彩艷麗。一個“拉”一個“請”,刻畫出雪松和小鳥間的友誼?!靶∥荨薄疤枴钡仁煜さ囊庀?,是童趣、陽光的體現(xiàn),也是本詩的基調(diào)。
交匯多重感受。在詩中,彩色鉛筆化身精靈,描繪出一幅幅色彩斑斕、靈動活潑的畫卷;從色彩、音響到氣味,融合為一個有聲有色、多姿多彩的世界。“我的彩色夢境,有水果香,有季節(jié)風,還有紫葡萄的叮嚀”交叉匯合嗅覺、觸覺、視覺、聽覺的多重感受。
“兒童欣賞兒童詩時,總是需要借助頭腦中已有的直觀形象的事物去感悟?!痹娭芯呦蟮氖挛锸呛⒆涌筛兄?,如果讓孩子分享感受,他們一定樂于表達,并在暢所欲言中,深刻理解詩中意象的不同特性。
基于本詩文學特點,部分學生能夠感知詩歌韻律,邊讀邊想象,讀出歡樂、活潑的童趣。因此,教師需要通過活動的開展加強朗讀指導,一方面讀準字詞,在朗讀過程中不斷揣摩和體會詩歌意境,以及關鍵字詞的用法;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關注朗讀的重音、停頓、節(jié)奏和語氣,通過速度的快慢變化體會情感變化,通過語調(diào)、停頓的準確把握,讀出語氣變化,深刻感受兒童詩獨特的語言魅力。還可借助跟讀,引導學生嘗試用語氣的變化表現(xiàn)詩中破折號和感嘆號的情感表現(xiàn)。
為了更好地在主題情境中,開展文學閱讀和創(chuàng)意表達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文學之美、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筆者設計了“插上想象的翅膀:夢之翼朗誦會”主題活動。
(一)正確朗讀《彩色的夢》
通過猜測和書寫漢字“夢、彩”,引導孩子分享自己最想夢到的美好事物。由一字引發(fā)聯(lián)想,帶給學生豐富的想象體驗,開啟《彩色的夢》的學習。初讀課文并給出朗讀提示: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②給詩歌標上小節(jié)號。
通過初讀,從短語到詞語再到字,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達到正確朗讀詩歌的目的。其間,個別生字的理解可以借助圖片,例如“囪”字,先借助插圖找到煙囪,理解會意字“囪”的意思。
(二)節(jié)奏合理地朗讀《彩色的夢》
所謂節(jié)奏合理,是要關注朗讀時的停頓和連接。經(jīng)過上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基本可以達到正確、流利。接下來就是語氣的指導,學習詩歌是有方法的,引發(fā)學生思考:讀懂詩歌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開啟第一小節(jié)朗讀指導,朗讀提示:①朗讀第1小節(jié),邊讀邊圈畫“有趣”的詞語(或句子);②想象說話:我圈畫的詞語是 ,仿佛看見了 ,我仿佛聽見他們在聊 。
學生邊朗讀邊交流第一小節(jié)有趣的地方,并能根據(jù)朗讀中的不同停頓,判斷賞析。第一種讀正確、流利;第二種讀出停頓和語氣“我有一大把彩色的夢/有的長/有的圓/有的硬”。引導學生體會要想讀好語氣,就要注意節(jié)奏,在朗讀時,遇到需要停頓的地方,可以用到“/”協(xié)助朗讀。
(三)有重音地朗讀《彩色的夢》
教師進一步引發(fā)思考:想要讀好語氣,還需要注意什么?帶著思考,進入第二小節(jié)的朗讀,出示朗讀提示:①朗讀第2小節(jié),邊讀邊想象畫面,關注標點,讀好重音,讀出自己的感受;②在你認為需要重讀的詞語下面畫“.”,并讀給大家聽。
學生通過認真聆聽,交流感受。有的學生重讀顏色的詞語,突出顏色鮮艷,色彩艷麗;有的學生重讀“大塊、大朵、大片”,突顯畫面的變化之快,給人生機勃勃之感??梢?,想要有重音地朗讀,則要學會找準重音詞。隨后,學生可以通過對比朗讀,發(fā)現(xiàn)標點的妙用: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其前面的字音稍微拖長,破折號的地方稍作停頓,就能朗讀出動態(tài)美。
(四)有自己語氣地朗讀《彩色的夢》
通過學習,師生共同總結(jié)讀好語氣的三個幫手:想象、節(jié)奏、重音。多數(shù)學生能體會詩歌內(nèi)容與情感,借助方法,可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而我們最終目標是讓學生融入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與語氣。第三、第四小節(jié)正好進行朗讀方法的獨立運用。自讀提示:①朗讀第三、第四小節(jié),邊讀邊想象畫面,關注標點,調(diào)整停頓、重音、語氣,讀出自己的感受;②可以在書上圈畫有趣的詞語,標注“/”“︶”“.”;③帶著自己的感受讀給大家聽。
通過自讀,學生得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并分享感受。分享第三小節(jié)時,學生仿佛看到茂密的、形影不離的雪松,充分的想象將小鳥、小屋、煙囪等意象賦予新的活力與生命。分享第四小節(jié)時,學生仿佛化身精靈,調(diào)動多種感官感受詩意,充分想象紫葡萄的叮嚀,通過省略號,讀出意猶未盡之感。在朗讀分享與評價中,筆者正式發(fā)布夢之翼朗誦會任務:①運用今日所學,將《彩色的夢》錄制成音頻;②選擇一首你最喜歡的詩歌,借助朗讀方法練習,在朗誦會上現(xiàn)場展示。
作者簡介:北京市八一學校小學部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