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彥訪 (河北省衡水廣播電視臺 053000)
說到語句重音大家都知道,是指詞、詞組、句子里需要重讀的音。在播音時需要強調或突出的詞或詞組,甚至某個音節(jié),叫做重音。重音有主要重音、次要重音,非重音也有它們比較中的主次之分。那么我們在播音時怎樣才能把這種主次關系表達出來呢?怎樣從聲音上顯示那多層次的主次關系呢?
我認為,重音是一句(有時可以是一個小層次、一段)之主,它要統(tǒng)領各個詞或詞組循序前進,顯露語句目的。由于有聲語言的鏈條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不可能根據(jù)主次排列,即不大可能永遠是主在前,次隨后,就更需要通過語詞序列在聲音上顯示主次了,或者說在播音時,不能靠“先入為主”的辦法,而只有在聲音上造成主次感。因此,播音員對稿件語句的主次感受和把握是很重要的。這里我從聲音的角度簡單地加以具體說明。
所謂把握主次,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在一篇稿件中,一段、一句中,都有重音和非重音各自的主次層次;另一方面,從某個重音來看,又有它具體的分寸。
例如,“你這個人好糊涂,把我都氣壞了!”從重音的主次說,“糊涂”為主要重音,“氣壞了”為次要重音。“糊涂”作為主要重音,不一定以提高、加重聲音為主,可以用快中顯慢法,以延長音節(jié)為主,恰當?shù)匮娱L“糊涂”這個詞語,表現(xiàn)糊涂的程度,但不能過長,沿陽平調勢過分延長就造成“糊涂是假的”這種反義性重音了。次要重音“氣壞了”,“氣”要重些,“壞”字更突出些,三個字也都要稍稍延長一些,但整體上,突出的程度絕對不能超過主要重音“糊涂”。這兩個重音雖屬遞進性重音,但“糊涂”作為帶有強調性重音色彩的主要重音統(tǒng)領全句,它給人造成的印象要深,不能因“氣壞了”的突出而被沖淡,反而應該由“氣壞了”的突出得到補充、加強,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從重音的分寸說,不能無止境地夸大,不能強調得過分,這種分寸的把握必須恰到好處,“過猶不及”,但從非重音的主次來說,還不能為了突出重音而把非重音都壓到一個水平上,都一樣的低、弱、短,毫無主次、沒有層次感。應該指出,非重音的主次層次,是突出重音的重要條件。在某種定意義上說,要想很好地準確、恰當?shù)乇磉_好非重音,更是考驗了播音員的播音功底。這些播音技巧的熟練運用,需要播音員長期的經(jīng)驗,憑的是語感和長年日積月累的播音實踐。非重音的主次把握,不能事先一一設計停,在聲音的顯示不像重音突出那樣有幾種方法可以著意遵循。然而現(xiàn)在,重視重音的表達已被人們認識、接受,而如何重視非重音的表達似乎還處于不自覺的、被動的階段,這是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問題。
例如,“有這么一個人”,“這”和“人”比較主要,“人”更主要些?!艾F(xiàn)階段”,“現(xiàn)”較主要?!斑@里有”,“這里”重要些,“有”次要些?!耙粋€星期”,除“一”是全句主要重音,“星期”較“個”重要。這就是主次層次。這樣說明也許覺得瑣細、零亂,但從中可以得知,非重音詞語也要仔細分析,并獲得感受上的多層次差異,播音時,要使每一個詞組、詞或音節(jié)都處于恰當?shù)闹鞔挝恢蒙?,既不因其次要而完全一律削弱,又不因重要而同樣強調。這種多層次的主次差異的形成,不應,也不可能屬于隨意性安排,它不僅要符合語意的要求,也要順應態(tài)度、感情色彩等的變化。
語句重音與非重音的多層次主次差異同詞或詞組的輕重格式有密切關系。每個詞或詞組都有其輕重格式的原型,一般情況下,要尊重這原型,不應該隨意改變。這原型中,重位音節(jié)是中流砥柱,它體現(xiàn)主次關系的層次,中位音節(jié)或輕位音節(jié)一般不變。只有在語句重音要求改變輕重格式原型的時候,重、中、輕的位置才會變更,發(fā)生易位現(xiàn)象。
例如,“你看,那七顆星,連起來象一把勺子,叫北斗星?!薄吧鬃印睘橹剌p格式,作為比喻性重音,輕重格式?jīng)]有變更的必要,只是“勺”字更重了些,也長了些,與之相聯(lián)系,“子”字也重了些,由于“子”作為輕聲,已經(jīng)失去了上聲聲調,不再延長音節(jié)才是。
上文已知“七顆星”,語意已明確限制在“星”的范圍里了,“北斗星”的輕重格式原型因處于重音位置便必須變更了,“星”必須由重位音節(jié)變?yōu)橹形灰艄?jié),“北斗”的中重格式原型得到恢復,“北斗星”便成為中重中格式了。
我們再看這個句子:“離它們不遠的那顆星,叫北極星?!薄氨睒O星”的輕重格式原型也是中中重,這里,除了與“北斗星”變更格式的原因相同之外,還因為它與“北斗星”同為并列性重音,必須突出相異音節(jié),所以“北極星”的輕重格式變?yōu)橹兄刂?。與此同時,并列性重音中的重見音節(jié)“北”和“星”相對削弱,不必再加以強調。這一切,正是語意中主次關系的要求。
詞和詞組的輕重格式都有原型,也都可能有變型。在播音時,它們的原型較為穩(wěn)定,只有主次關系發(fā)生變化的時候,原型不能顯示語意中主次關系的層次時,才有可能產(chǎn)生變型。變型因語意而異,不那么穩(wěn)定。在播音時,即使每個音節(jié)的聲、韻、調都很正確,只要輕重格式錯了,不但影響語意的清晰,還會影響普通話的純正程度。相信在播音過程中,如果我們能恰到好處地把握語句重音的主次,就會把稿件的意思表達得更加清楚了。
另外,在這里我再提醒大家注意一點,語句重音放的位置不同,它所表達的意思有可能會不同。這就涉及到了句子的焦點問題,在處理這種句子時要有很好的語感,如果句子是否定的,我們可以把焦點部分排除,其他情況就是句子沒有否定的,是有可能發(fā)生的情況了。
我們來看這句話:“今天我不去我們的單位?!比绻匾舴旁凇拔摇鄙?,那么強調的是“我”,而不是別人,也就是說別人有可能去,但如果把重音放在“今天”上,那么強調的是非“今天”,也就是說其他時間是可以去的,還有如果把重音放在“不去”上,是說動作不會發(fā)生,而如果把重音放在“我們的單位”,則表達的是除了“我們的單位”,其他地方是可以去的。
再來看這個句子:“我知道你會跳舞?!比绻阎匾舴旁凇拔摇鄙?,是說別人不知道你會跳舞,而我是知道的,如果把重音放在“知道”上,表達的是我已經(jīng)知道你會跳舞了,不要再瞞我了,如果把重音放在“你”上,那么強調的是別人會不會跳舞我不知道,而你會跳舞我是知道的,如果把重音放在“會”上,是說我本來就知道你會跳舞,你怎么能說不會呢?還有就是如果把重音放在“跳舞”上,那么所表達的是我知道你會跳舞,會不會唱歌或者其他別的那我就不知道了。
像上面我所提到的情況在日常播音過程中會經(jīng)常遇到,稍有疏忽或者沒有很好地和作者溝通,就有可能把人家所要表達的意思弄反了,會出笑話的,說的嚴肅一點也許會犯原則性的錯誤,這就要求我們的播音員在稿件的處理上一定要正確理解句子所要表達的意思,才能準確地處理重音的位置,從而更好的駕馭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