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華
摘 要:想要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就要從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緊密結合課本教材內容,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在閱讀教學中強化寫作氛圍,在課外作業(yè)中優(yōu)化寫作形式和場景,在寫作環(huán)境和寫作活動上加以創(chuàng)新,通過實施多種符合小學生理解能力、審美能力、生活視野的教學方法,使小學生能夠自覺自愿地參與到寫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從而促進寫作教學的深入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水平;教學方法
引言
通過對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檢驗可以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是對學習內容與平時積累素材的綜合作用。寫作屬于小學語文學習中較難的一部分。寫作要求學生要具有發(fā)散性思維與豐富的素材積累,但是因為年齡、閱歷等原因,在小學生的寫作教學中有著各式各樣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所以教師需要采取改進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等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學習。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寫作模板化
目前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會讓學生按照固定的主題、固定的格式等進行寫作,這樣的文章過于模板化,無法體現(xiàn)學生的真實情感和寫作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教師通常為學生準備一些經典的段落和語句。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在短期內取得好成績,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做法是對于學生思維的束縛,嚴重阻礙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為了提高入學率,完成“應試教育”的教學目標,許多教師經常為學生的寫作設計各種的模板。例如,議論文的格式應該怎么寫,甚至包括一些套路式的例子和句子,忽視了學生的真實情感,限制了他們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
(二)對于寫作教學不重視
目前,有一部分老師對于寫作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這些老師認為小學生年紀太小,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寫作素材的積累,寫不好文章,所以不重視寫作教學。與此同時,有一些教師認為學生寫作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加強。所以這些教師把應當安排學生進行寫作的時間,用于其他教學活動上。正是因為對于學生寫作教學的不重視,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緩慢,甚至沒有提升。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有效對策
(一)借助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
信息技術是形象直觀的教學工具,十分契合小學生的學習訴求。教師可以在寫作課堂上借助多媒體的聲音、動畫、視頻、圖片等,給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寫作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比如在描寫春天的作文練習課上,教師就可以把春天的景色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讓學生通過觀看一張張圖片,聆聽一首首描寫春天的童謠,觀看一段段反映春景春色的視頻,讓學生對春天產生直觀的感受。展示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觀看感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表達對春天的熱愛之情,使后面的寫作更有方向和高度。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術和寫作教學的結合要有針對性,務必要保障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落實到寫作教學內容之中,不能一味追求趣味化、豐富化、情境化而影響到學生的寫作思維。
(二)開展讀寫結合,實現(xiàn)以讀促寫
讀寫不分家。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寫作是閱讀的發(fā)展,二者相輔相成。在以往的語文課上,閱讀和寫作是分開的,限制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和鑒賞。新時代下,教師要通過閱讀教學的強化,打好寫作教學的基礎。很多課文都是語言文字的典范,其中不乏名家的作品,充滿真善美的語言張力和思想魅力,教師應該緊緊依靠課本教材,深入鉆研每一篇課文的語言特色、結構方式、思想內涵,并結合具體的文章、段落、句子、詞語等,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擴寫、縮寫、改寫。教師要通過寫作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在語言方面的短板,感受名家深厚的語言涵養(yǎng)和文字技巧,促進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提升。很多課文都是要求學生背誦的,其出發(fā)點也是通過背誦來提升學生的語言品味能力,從而達到比閱讀和朗讀更進一層的理解和感悟,歸根結底也是為了給寫作教學打好基礎。這一點需要教師深入領會,并在尊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適當提高背誦要求,豐富背誦內容,以促進讀寫結合。
(三)推進課外寫作,加強習慣養(yǎng)成
寫作習慣培養(yǎng)是寫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礎。很多寫作基礎較好的學生,其實都有著十分良好的寫作習慣,或者記日記,或者愛寫讀后感、觀后感、生活感言等。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還需要實現(xiàn)課內和課外的遷移對接,引導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去練習寫作。一方面,教師要增加寫作的頻次,多給學生布置一些契合他們生活和經驗的寫作作業(yè),通過寫作次數的增加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師要加強對課外寫作的評價,適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課外寫作內容,可以是讀后感、日記的互閱互讀互賞互學,也可以是寫作經驗的交流分享。對于課外寫作自覺意識較高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并把他們的優(yōu)秀作品附上文字優(yōu)美的評語,張貼在教室的展示區(qū)域,激勵學生在課外寫作中繼續(xù)努力。在課外寫作實踐中,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社交平臺來強化師生互動,比如電子郵箱、校園局域網,以及小學生比較熟悉的社交群落等。學生把自己的課外寫作作品發(fā)給教師,教師通過點贊和點評的方式來和學生交流,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促進寫作的形式。
(四)鼓勵學生多進行積累
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堅持長期的積累。小學生思維的典型特征是具有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教學指導,組織開展觀察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豐富學生的實際經驗,為寫作活動積累必要的素材。
結束語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的內容,它不但是對小學生語文學習成果的綜合檢驗,更是下一階段更深層次學習的基礎。所以,小學語文中的寫作教學對小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仍有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教師應當時刻注意更新教學方法,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給予針對性的指導,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洪濤.感知生活策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學刊,2020(S1).
[2]陳綠海.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河教育,2019(12).
[3]楊啟光,楊冰.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語文寫作:內涵、特征及教學策略[J].教育導刊,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