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摘 要:小學中年級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學生的學習好壞,就在此階段進行分層,因此,寫作練習在中年級也是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其實,從底層邏輯來講,寫作就是學生口頭表達的文字描述,而對于中段小學生來講,想要寫好作文,最關鍵的就是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表達欲望的激發(fā)。本文將對小學中段學生作文教學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字:小學語文;中年級;作文教學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習作是瓶頸,主要由于小學語文教學者過于循規(guī)蹈矩,習作教學僅僅是依據學校所設置的課時展開教學,要求學習者在特定的時間內按照特定的主題完成特定的書面任務。然而,習作應當是學習者傳達內心思想與實踐體驗的活動。這樣強制、被動的習作任務不太能夠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并且難于喚起學習者的書面表達欲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能夠靈活教育、給予適當的權力,釋放學習者的思想與特性,引導學習者將習作變成抒發(fā)情感、描繪生活的重要手段,意識到寫作有助于自我進步與成長,喚起學習者的寫作干勁。
一、充分挖掘課本資源、豐富寫作素材
在小學階段中的作文寫作中,學生們逐漸有幾句話過渡到小篇幅的文章,而如何根據作文主題完成作文創(chuàng)作,是很多學生頭疼的事情,它們認為寫作文是件難事,本事缺乏優(yōu)美語句的積累,導致學生看見作文就產生厭學心理。為此,教師首先應帶領學生豐富自身的語句知識儲備,只有這樣在寫作時才能出口成章,而充分挖掘課本資源,熟讀、銘記課本知識也是一種積累語言的好辦法。
例如,在學習《觀潮》時,我們了解到潮水來時的景象"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的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天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真的顫動起來。"像這樣形象、生動的語句,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仔細體會,并感受這種寫法的魅力,感覺景象好像活靈活現呈現在我們面前。那么在寫有關"大浪、海水漲潮等"話題時,是否可以加以借鑒,豐富自己的作文內容。又如學習《繁星》后,引領學生細細品味作者筆下所描述的繁星,找尋自己認為最好的句子,收集在記錄本上,為后面相關題材的作文寫作埋下鋪墊。
二、貼近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觀察
根據新課程中的目標,我們可以了解到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引導學生觀察周圍事物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教師寫作教學的重要部分。"知識來源于生活,知識來源于實踐"這都強調我們所學的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并注重學生自身的親身實踐,只有親自動手操作、體驗后,才能更加發(fā)現其中的含義,心中有更多體會。所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學習觀察、親身實踐,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感受,才能在寫作中有話說。
例如,四年級下冊中有一篇這樣的寫作《我的動物朋友》,那么學生如何把這篇作文寫得生動形象,只有通過親身觀察,才能得以實現。為此,教師可以提倡學生選擇某一種動物進行為期一周或是兩周的有目的的觀察。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日常行為、食物特點或是動物在做某一件事情時,它的肢體動作是如何變化。那么我們在后期寫作中就可以針對動物的生活習慣、睡眠特征、行為動作等具體去描述,讓動物的行為更加形象化、讓閱讀的人仿佛感受到這就是所觀察到的。
三、評價對比,辯出高低
評價標準影響教學走向,作文的評價標準影響學生的寫作方向。作文是由嚴格的評分標準的,教師在作文評分過程中不會摻雜太多個人情感。正如上文所說,學生對自己的分數不滿意,不知道自己的作文和同學作文差距在哪里。如果學生不能掌握評分標準,那么學生永遠不會得到提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應該向學生講解評分標準,這樣學生以后在作文寫作中就會有意識的向高分作文標準靠攏,慢慢就會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
首先教師可以拿出班級優(yōu)秀作文進行講解,點明這篇作文為何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這篇作文和其他作文相比其閃光點在哪里。通過細致的講解,學生就會明白高分作文的標準,也會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思和修改,這對以后寫作水平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其次學生作文寫作完成之后,可以先讓學生之間相互對比打分。這樣就可以鍛煉學生對作文評分標準的理解,當學生打完分數之后教師在對學生作文重新打分,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打分與教師打分的差距。只有對比才能發(fā)現自身的不足,作文寫作也是如此,兩篇作文放在眼前要能夠辯出高低,這是寫作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
四、創(chuàng)新各種各樣的寫作活動
對中年級小學語文習作教育而言,多種多樣的習作活動是促進學習者語文習作技能的根本途徑,教師應當按照學生的實際需要創(chuàng)造完美的寫作活動,確保學習者積極主動的學習書面寫作。與此相對,小學語文教師就不必在具體的習作課上進行作文教學,而是鼓勵小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寫,讓他們養(yǎng)成寫的習慣。與此同時,學生也可以理解寫文章的基本要求,學會寫作技巧。除了規(guī)定課時進行的習作課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也會進行各種各樣的習作練習。
例如,教師提出三年級的所有學生都應當保持一個好習慣,每天寫好日記,日記長度與內容都不受限制,學生要學會運用日記來描述思想情緒與實際生活,嚴禁抄襲、敷衍,要求學習者日記的字數在150字以上。此外,要求學習者形成讀書的好習慣,工作日一天要閱讀半小時以上,休息日一天要閱讀1小時以上,在讀完書后,學習者應當寫好讀書心得,也可以是小故事、人物角色分析等,在讀書與書寫讀書心得時,不但有助于學生掌握華麗的詞句,也能夠提升學習者的寫作技能。
五、結語
總的來說,中年級語文習作教育是教學的起始階段,需要集中注意發(fā)展學生,喚起學習者的習作興趣,強調學習者在語文習作學習中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新力,使學生學會文章寫作技能,改善文章寫作習慣,不斷提升學習者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林進強.小學中年級作文體驗式教學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02);62-63.
[2]陳紅,王茜,劉濤,劉玉秀,吳華忠.小學中高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探究[J].現代教育,2018(02);62-63.
[3]吳佩珊,利用視頻提高小學中年級寫景作文水平的探索[J].教育信息技術.2019(2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