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磊
摘要:本土文化具有地方風情,彰顯地方特色,滋潤著地方人們的心靈,豐富著地方人們的精神世界。本土文化需要加以繼承,發(fā)揚光大。筆者作為高中英語教師,響應祖國號召,通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閱讀在教學中用英語向學生傳授本土文化知識、探索本土文化精髓、講好自己家鄉(xiāng)的故事,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關鍵詞:主題語境;高中英語閱讀;本土化
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傳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本土文化既有歷史傳統(tǒng)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現實生活的變化和發(fā)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四個自信”(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人民日報,2019)。因此,作為高中課程的英語學科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通過學科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是英語教學義不容辭的時代責任。
一、新課標“主題語境”的內涵
時代進步的潮流推動著高中英語課標的多次修訂,高中英語學科認識和應用走向更深的領域。國家教育部出臺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以綱領性的文字引領英語學科走向核心素養(yǎng)。新課標中重點突出了“主題語境”?!爸黝}語境”下閱讀材料的真實性與學生的相關性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也關系到學生文化自信與學習能力、思維品質等能力的養(yǎng)成。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結合本土文化,整合本土獨特的優(yōu)質人文資源,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情景教學,是深化高中生核心素養(yǎng)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二、“主題語境”本土化與教材單元主題的整合
愛默生曾說過“文化開啟了對美的感知”。湛江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陽光、沙灘、椰樹、海洋訴說著這座神秘的海灣城市。自古至今,湛江是眾多南粵文化的發(fā)祥地和虔誠的傳承者,優(yōu)秀的本土文化成就了這座美麗的城市。從海鮮飲食文化到年例文化、石狗文化,再到法國使館建筑群文化等,都為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閱讀本土化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同時也能夠從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角度提供足夠的主題語境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文化自信等方面。因此,主題語境、閱讀校本和教材本土化的探索與實踐能夠將三者融為一體,且可以應用于本地實際教研。
課題組經過深度分析高中英語新教材,提煉高中英語新課標三大類主題語境——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結合湛江本土文化,重新建構具有本土元素的主題單元教學素材,實現教材與本土素材、英語教材中閱讀課型與湛江本土文化的話題對接。例如:選擇性必修一UNIT 3 Fascinating Parks對應湖光巖;選擇性必修四Unit 2 Iconic Attractions對應法式風情街教堂等。目前課題組發(fā)現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36個單元中共有18個單元主題能夠與湛江本土文化主題高度融合。筆者身為課題組研究成員之一深度探究將“主題語境”本土化遷移至教材單元主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文化自信等方面提供足夠的主題語境教學資源。
三、“主題語境”本土化與教材單元主題的遷移
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20世紀以來教育心理學家關于學習遷移的研究,就是通過設計兩種學習情境,看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
筆者在進行單元主題教學的過程中,挖掘湛江本土傳統(tǒng)文化素材,嘗試將“主題語境”本土化素材遷移至教材單元同主題情景教學中,構建系統(tǒng)化的高中英語“主題語境”閱讀模式,建設“主題語境”本土化閱讀校本課程及資源庫,豐富湛江的本土文化課程,用英語講好湛江本土文化。
為了充分掌握學生對本土文化的了解程度,課題組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對全校學生開展了調查。筆者摘取其中幾個關鍵點進行分析,第6條和第7條“你知道和想了解以下湛江本土的自然資源?”,在各類選項中排列第一的是湖光巖。第11條“你最想品嘗和最難以忘記哪一些本地特色美食?”官渡生蠔和硇州鮑魚紛紛上榜。第12和13條“你是否知道和最想了解本地公園?”觀海長廊位居第一。第18條“你認為哪些能夠代表本土悠久的歷史文化?”霞山法式風情街和遂溪孔子廟并列第一。第19條“你認為湛江本土文化資源對保護傳承本土文化的意義有多大?”67.35%的學生選擇了意義重大。
由此可見,本土文化資源在課堂的有效利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基于此,筆者從課題組的任務分配表中選取了五個本土文化素材文檔的收集、拍攝相關視頻并完成視頻制作,即湖光巖、觀海長廊、霞山法式風情街、硇洲鮑魚和官渡生蠔五個主題。根據中文文本翻譯成英語文本,從而根據視頻進度條編成配套視頻,應用于課堂教學。筆者將這些素材應用于課堂教學,深受學生歡迎。
四、“主題語境”本土化與教材單元主題的教學成果
筆者整合了上述本土文化教學素材后,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級開展了“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閱讀本土化教學。因為素材新穎,貼近學生生活,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本土文化的興趣,掀起了一股學習本土文化的熱潮。要求在課堂觀看上述視頻,捕捉本土文化的閃光點。筆者為了檢驗學習效果,開展了名為“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的英語寫作活動,讓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喜愛的湛江景點,宣傳自己的家鄉(xiāng),吸引他人體驗湛江文化。通過學生的習作,了解湛江本土文化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承擔宣傳自己家鄉(xiāng)的功能。
五、“主題語境”本土化與教材單元主題的教學反思
通過研究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閱讀本土化達成了前期預設的兩大目標——即微觀目標和宏觀目標。微觀目標是用英語講湛江文化,挖掘湛江本土傳統(tǒng)文化素材,構建系統(tǒng)化的高中英語“主題語境”閱讀模式,建設“主題語境”本土化閱讀校本課程及資源庫,豐富湛江的本土文化課程,填補相關領域本土化實踐的空白。宏觀目標是用湛江文化育“湛江人”,提升學生的文化鑒別能力,引起學生終身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增強本土文化與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融合,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形成認知湛江文化——文化自信——回饋湛江的一種良性循環(huán)。當然,因為時間倉促,有一些疑問還有待我們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繼續(xù)探索和落實。
綜上所述,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閱讀本土化研究報告內容豐富、意義深遠、育人功能強大。通過海鮮飲食文化深化學生自我的認知和文化的歸屬;通過法國使館建筑群文化感知本土歷史文化教育,樹立正確的歷史文化觀,提升人與社會的主題語境的能力;通過湖光巖進行人與自然主題語境學習,感知自然的力量和與環(huán)境和諧共處的觀念等。深化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知,激發(fā)他們對自己家鄉(xiāng)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讓本土文化的種子在學生心里生根發(fā)芽,更好地傳承文化精髓,同時通過英語媒介向世界宣傳家鄉(xiāng)文化、傳遞中國聲音。
基金項目:
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項目“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閱讀本土化探索與實踐”(課題批準號:2020YQJK380),主持人:黃雅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