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2017版課標)提出了一個新增的內容:主題語境,并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把主題語境滲透到課堂中。本文主要以一節(jié)單元寫作課為例,探討在設定的主題語境中,結合單元主題以及單元相關語法進行話題寫作的教學模式,在提高書面表達水平的同時,鞏固語法知識教學效果,從而實現寫作教學的輕負增效。
【關鍵詞】主題語境;核心素養(yǎng);主題意義;單元主題寫作教學
【作者簡介】余春燕,廣東省中山市古鎮(zhèn)高級中學。
一、引言
2017版課標提出:英語課程內容是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包含六個要素: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語言技能具體包括聽、說、讀、看(viewing)、寫等。其中寫作能力是學生英語學習中應具備的重要技能,也是考試中的一個關鍵得分點。然而,筆者在具體教學中發(fā)現,鎮(zhèn)區(qū)普通高中的學生普遍寫作水平不高,相當一部分同學生搬硬套作文模板,更有小部分學生直接放棄書面表達這一占分25的大題。究其原因,應該還是在于學生平時寫作機會不多,英語素材累積寥寥無幾。很多素材都是等到進入高考復習階段,老師讓學生背誦各種話題范文才開始積累起來的。從成效上看,這不得不說是備考的一項有效措施。但如果我們從高一的單元教學開始就有意識地讓學生去理解并應用相應的話題寫作,到高三復習的時候再來一次系統(tǒng)性的回顧,會不會更加事半功倍?高一高二的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我們可以在實際單元教學中結合單元主題以及單元相關語法,探討在設定的主題語境中進行話題寫作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提高書面表達水平的同時,鞏固語法知識教學效果,從而實現寫作教學的輕負增效。
二、何為主題語境
“主題語境”是2017版課標的新增內容,課標提出,主題語境涵蓋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等內容,為學科育人提供話題和語境。主題語境不僅規(guī)約著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學習范圍,還為語言學習提供意義語境,并有機滲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三、課例探究與實踐
下面我將以必修三Unit 4的寫作課作為課例來呈現主題語境在實際單元教學中的運用。必修三Unit 4的主題是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屬于人與自然主題語境里面的地球與宇宙奧秘探索子主題。單元里面兩篇閱讀文章都是與這個子主題有關。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學習積累了不少與此主題相關的詞匯、短語和相關語法項目,這些都為接下來的寫作課做好了鋪墊。出于這個單元主題的特色,我把本單元寫作的類型定義在介紹類文體。本節(jié)課學案主要采取“呈現-歸納-實踐-活用”的寫作教學模式,主要集中于解決學生的寫作實踐和活用問題。
1.課前準備。筆者事先準備每生一份學案,課前布置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作業(yè)內容,主要有以下4個內容:單元詞匯復習、短語翻譯、一句多譯及句型翻譯。
2.課堂內容。
(1)作業(yè)講評。課前選取部分作業(yè)優(yōu)秀學生在課堂上當小老師,進行作業(yè)講評。最后由老師補充點評。此項活動能促進優(yōu)秀學生增強知識嫻熟度,同時也能對其他學生起到一個鼓勵促進的作用。本次課時作業(yè)針對的是本節(jié)課將會出現的一些相關主題的字詞句,學生們通過作業(yè)可以加深對該節(jié)課主題的印象,同時也為學生在本節(jié)課的發(fā)言累積了相關的素材。
(2)范文賞析。從課時作業(yè)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航天。試著引導學生說出此類話題的相關可寫文體,并由此引出范文讓學生進行賞析。學生賞析完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方法指導,分析文章的謀篇布局以及好詞好句,為后面學生的寫作打好知識基礎。
(3)主題探究活動。從月球探索這個話題延伸到火星探索上。以表格形式列出人們探索火星所作出的嘗試,并且讓學生盡量運用范文中相應的例句進行描述。最后,讓學生分小組討論“Is it worth doing research on Mars? Why?”
第一個活動能調動學生已有的基于該主題的經驗,幫助學生構建和完善新的知識結構,由于是剛講完的內容,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高。第二個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深化對該主題的理解和認識。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會提出各種不同的觀點,從而表達出各自價值觀。最后我會以周海中的一句名言作為討論的點睛之筆:地外文明的探索不僅是宇宙探索的一部分,同時對人類的進化和科技的發(fā)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The exploration of extraterrestrial civilization is not only part of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but also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human evol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通過這次主題探究活動,筆者希望能培養(yǎng)學生語言理解和表達的能力,推動學生對地球與宇宙奧秘探索這一子主題的深度學習,幫助他們構建新概念,體驗不同的生活,豐富人生閱歷和思維方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知行合一。
(4)寫作運用。讓學生把課堂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寫作當中是檢驗學生是否完全掌握這節(jié)課知識的最有效途徑之一。為了檢驗學生的語言輸出效果,我布置了以下的作業(yè)內容。
(5)書面表達。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于1986年1月28日升空73秒后失事。請你根據以下圖片資料寫一篇英語短文介紹此次失事事件。
The 2nd space shuttle of the US
Worth 1.2 billion dollars
Exploded
Shocked the world
7 astronauts died
注意:1)詞數100左右;2)可適當增加細節(jié),以使行文連貫;3)參考詞匯:“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the Space Shuttle “Challenge”。
3.課后反思。在批改學生上交的作文時,我發(fā)現學生都能比較準確地使用課堂上所學到的內容去完成書面表達,甚至是一些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中也有相當一部分能使用名詞性從句、狀語從句和定語從句。學生課后普遍反饋感覺使用從句不再是那么遙不可及的事情。可見,不管是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還是課后的學習效果來看,以主題語境為引的寫作教學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同時,學案的設計也是一個值得堅持的做法,這樣不僅能省去學生不少做筆記的時間,而且也方便學生課后復習、查漏補缺。從教師層面上來看,也方便老師從收上來的學案中了解學生掌握的程度、課堂表現情況以及學習效率。
四、結語
筆者認為,高一高二正是學生打好基礎,為高三復習做好充分準備的良好時機,學生對主題語境和語篇理解的深度,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水平和語言學習成效。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把對主題意義的探究視為教與學的核心任務,并以此整合學習內容,以主題語境為引,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從而實現寫作教學輕負增效。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2]周淑萍.語境研究—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M].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