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惠清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學生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與技能的重要形式。本文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方案,從多角度、多渠道的方式進行多措并舉的策略分析,以期能夠有效提高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語文學科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優(yōu)化方案
引言: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學習與認知基礎,形成了一定的閱讀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閱讀學習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tǒng)地分析,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一、讀寫相結合,促進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yǎng)
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教學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學生需要擁有一定的閱讀量,并對閱讀的素材內(nèi)容進行積極地積累與運用,才能夠在寫作過程中有話可說、有詞可寫,達到順利寫作的效果。以此來看,閱讀學習是寫作學習的基礎,也是寫作素材的主要來源;而寫作作為學生閱讀體驗的一種反饋,是閱讀學習的延續(xù)與主要的展現(xiàn)形式。
在小學五年級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會對一些經(jīng)典的詞句感興趣,會產(chǎn)生一定的感想,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這些內(nèi)容記錄下來,作為寫作的素材,以促進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閱讀的材料內(nèi)容開展寫作練習。同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于一定的材料內(nèi)容所產(chǎn)生的想法,也有助于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深入地開展閱讀。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摘抄,并對自己的感想、體驗等進行記錄,在完整閱讀文本內(nèi)容后,歸納閱讀材料的類型,并對自身的感想和體驗進行匯總,對文本閱讀材料進行評價。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夠增強對于閱讀材料的深入理解與認識,更可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落花生》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以及讓自己印象深刻的詞句進行摘抄,為學生奠定良好的閱讀基礎。同時,采取“細讀”、“賞析”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的模式,加強對于文本閱讀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引導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將文中不同角色的語言習慣、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匯總,更進一步地了解作者在人物刻畫環(huán)節(jié)中采取的方式,更有助于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提升對于作品的鑒賞與分析能力。通過詞句的摘抄、閱讀后體驗的表達,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對作品進行分析、探討,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文本閱讀的學習,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以個性化閱讀模式,促進學生開展深度閱讀學習
閱讀是一項相對個性化、相對私密的情感體驗方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于學生良好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更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策略,以幫助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質與道德情操,并以此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充分發(fā)揮個性化特征,開展個性化學習。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遍喿x教學更需要遵循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特征,讓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開展更加自主、獨立的閱讀學習。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他像一棵挺脫的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學習,讓學生通過文本的閱讀,理解“挺脫”這一詞的表達效果,以及作者老舍先生想要以這一段文字內(nèi)容表達出的主人公祥子的什么樣的特點。學生在進行這一選段閱讀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化特點,拓展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對于祥子其人、其事進行個性化的分析,從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不同層面進行全面地分析,既有助于學生對于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閱讀水平的提升,讓學生能夠了解到分析一個人物特點所應當參考的方方面面,為學生未來的閱讀及寫作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夠讓學生培養(yǎng)起良好的溝通、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并促進學生團隊意識的形成。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學習特長與優(yōu)點,并吸取他人的經(jīng)驗、優(yōu)勢,發(fā)覺自身的不足,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感悟。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通過引導小組成員進行任務的設計,在明確學習目標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進行任務的安排與實施,并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完成閱讀課程的學習。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們明確閱讀學習的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積極、深入地進行文本內(nèi)容的分析,促進學生在掌握基礎學習內(nèi)容的基礎上,深度挖掘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寫作風格與寫作特點,通過學生集思廣益,更有效地提高小組成員的閱讀水平。
四、以拓展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還應當從課外閱讀材料的選取、資源的開發(fā)著手,讓學生能夠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通過挖掘自身的閱讀喜好,開展更加廣泛的拓展閱讀。拓展閱讀既能夠為學生的語文閱讀提供有益的補充,又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拓展學生的眼界,讓學生感受到更多閱讀的樂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景陽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水滸傳》相關章節(jié)的拓展閱讀,通過“武松威震平安寨,施恩義奪快活林?!币约啊笆┒髦匕悦现莸?,武松醉打蔣門神。”等章節(jié)內(nèi)容的閱讀,讓學生對于武松這個人物產(chǎn)生更為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既有助于學生對于《景陽岡》這篇課文更為深入地理解,也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拓展閱讀,感受到閱讀的魅力,繼而提高閱讀的興趣。
結束語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因此,教師更需要關注從多渠道、多角度地對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不斷地優(yōu)化,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實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周麗明. 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優(yōu)化策略的研究[J]. 2021.
[2] 張秀萍. 多措并舉,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J]. 學周刊:上旬,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