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行業(yè)逐漸注重中學生身體健康的發(fā)展,并且進一步加大了對中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力度。初中體育教師越來越注重課堂形式的改善,積極推動自身課堂當中學生活動的設計,用趣味性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來配合體育教師完成課堂任務的實踐鍛煉,進而在學生的積極配合之下完成高效課堂的有效打造,同時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當中獲取體育學科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效益。
關鍵詞:體育課堂;主動參與;提升策略
近年來,初中教學改革持續(xù)推進,越來越多教師加入教學方式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實踐探索中,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化和系統(tǒng)化的學習環(huán)境。在初中體育這一門課程中,本身大部分都是在課外開展的,老師給學生教一些體育運動技能,學生來練習。基于其授課場所的特殊性,在課堂上維持秩序本就不易,若學生參與積極性不強,自然會影響教學效果。所以針對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策略進行研究,讓學生能緊緊圍繞在體育老師身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學生主動參與初中體育教學的意義
新課改與素質教育都提出讓教師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對學生自主學習強調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創(chuàng)新學生參與課堂的教學策略,保證學生參與到課堂中,這是體育教學的必然發(fā)展方向,需要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引起高度的重視。其實體育課堂可以說是學生不需要動腦的教育場所,肩負著鍛煉學生體質的責任,進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課堂中,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很關鍵。教師經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課堂中,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成長觀,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很有利。
2 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方法
2.1 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
體育老師在給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對每一個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實際情況的調查和總結,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教學策略和教育教學目標,真正地找到學生不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課堂的原因進行引導,同時老師也要使用各種方式來讓學生逐步意識到體育學習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改變學生不重視體育的觀念,改變學生認為體育課程就是調劑課程的理念,只有讓學生從心里接受體育,從心里認可體育,才能真正地使得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教學之中。例如筆者就通過給學生播放各種體育賽事的視頻來讓學生對于體育的學習產生積極性,同時老師也會給學生進行對比圖,愛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和不愛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在10年后發(fā)生怎樣的變化,通過這樣的形式來激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初中體育課堂之中,從心理讓學生重視體育課程,愿意進行體育鍛煉,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鍛煉的理念。
2.2 激發(fā)體育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中學體育運動課程中學生的積極主動參加,在較大程度上深受課堂教學趣味的影響,但體育運動課程的參與性較少往往是由于學習者沒有閱讀興趣愛好而造成的,對運動閱讀興趣愛好的培育也有利于學習者更為積極主動地投入體育運動知識與技術的教學活動中。在過去的中學體育運動課程中,由于教學方式一成不變化,課程單調呆板、沒有新意,學習者在參與的讀書實踐過程中極易形成疲倦感和厭倦感,從而根本無法有效地充分調動他們讀書的濃厚興趣。為良好地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中學體育教師必須在對課程加以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狀況靈活設置課程,并多與學生開展溝通交流,同時針對學生的興趣喜好開展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所有運動教學的實施都要圍繞學生的實踐需要,以增強運動教學的針對性。此外,在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也要主動地創(chuàng)設新意,增加課堂教學的新鮮感,防止一成不變的教學,從而很好地調動學生參加運動學習過程的主觀積極性。
2.3 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強化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如何通過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體育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打破‘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堅決落實學生主體地位這一要求。例如,當體育教師在進行排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對排球的理論知識和基本規(guī)則進行介紹,然后讓學生自行組建小組進行實踐比賽,通過排球比賽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以外還可以讓教師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能夠對學生進行指導。當排球比賽結束,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得學生能夠在實踐比賽只能感受到體育競技的趣味,進而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2.4 尊重個體差異,實行分層次教學
分層次教學在體育教學中往往受到忽視,但這種教學方法對于體育課程來說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只有采取分層次理念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的發(fā)揮每個人的特長,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體育學習不同于文化的學習,它受個人自身條件的影響因素巨大。比如在性別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男生和女生在體能上存在巨大差異。如果在男生與女生群體中采取相同的訓練模式,非但不能起到正常的教學效果,反而容易導致雙方的矛盾。比如當進行跑步等訓練時,若采用溫和的訓練方式,可能對男生沒有挑戰(zhàn)性,不僅起不到訓練學習的作用,反而降低了學習積極性;但如果加大訓練力度,女生會顯得吃力,甚至導致身體負荷過重而出現健康問題。此外,不同學生之間的體育能力也參差不齊,鑒于以上原因,我們才更應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采取分層教學的模式,更加人性化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發(fā)揮每一位同學的能力,給予每位同學參與的機會。
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積極性,對體育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所以,作為初中體育教師,應改變以往的教學思想,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課堂內容,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課堂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地課堂教學中,得到相應體育技能和素養(yǎng)的提升,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成貴寶.探討初中體育教學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策略[J].學周刊,2020(04):164.
[2]彭福虎.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策略[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1(22):95-96.
[3]康逢晶.初中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度的方法探究[J].新課程,2021(5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