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雨
摘 要:構建高效課堂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要求,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競爭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也是教師一直追求的教學目標,同時,高效課堂的構建也是積極響應“雙減”政策的重要體現(xiàn)。因此,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在教學中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并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同時,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關鍵詞:“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引言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新課程理念深入各個學科教學,為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變化。在這種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的問題愈加突出,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難以適應新課改要求,亟待構建新的高效課堂模式。為此,加強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新模式探索實踐十分必要。小學語文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構建者,應承擔起相關的研究與實踐工作,加大創(chuàng)新改革力度,力爭構建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教學需求的高效課堂新模式。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教學重點偏離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長期束縛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下,對語文學科的認識不夠全面,片面關注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忽視其人文性價值。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常常將教學的重點集中在理論知識學習中,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人文素養(yǎng)、道德意識培養(yǎng),致使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與當前的素質教育要求相背離。
(二)教學模式不科學
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制約,依然存在不科學的現(xiàn)象。一方面,教師習慣地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知識灌輸、課堂講解為主,忽視了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啟發(fā)、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等。另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對學生的課堂關注程度比較低,難以真正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部分教師過于依賴信息技術,致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變成了演示PPT的現(xiàn)象,導致一節(jié)課下來雖然眼花繚亂,但實效性非常差。
二、“雙減”背景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轉變觀念,擺正位置
教師從“主知主義”教學思想中解脫出來,樹立“一切為了學生”觀念,把學生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作為語文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兼顧學生的能力、情感、價值觀等發(fā)展。同時,教師必須認清自身在新課程改革下的角色變化,擺正在課堂上的位置,從課堂中心變?yōu)檎n堂主導,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通過這樣的觀念轉變和教學目標設定,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使課堂教學服務于學生發(fā)展。
(二)注重課堂互動,活躍課堂學習氛圍
教師在課堂當中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效集中學生課堂的注意力,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有助于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例如,在教授《落花生》這一課時,筆者為了改變以往沉悶的課堂氛圍,在備課時精心設計了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的環(huán)節(jié)。首先,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運用了談話法,筆者和學生一起探討文章中的“落花生”是什么,“這‘落花生’其實就是我們平常見到的花生,那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又叫‘落花生’嗎?誰來說一說?”在談話中引發(fā)了學生積極的思考,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自由發(fā)言,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氛圍。其次,筆者利用課件給學生展示‘落花生’的由來,讓學生通過課件內容了解到在花生為什么被稱為“落花生”的原因。筆者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與學生進行互動,激發(fā)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再次,筆者通過提問學生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斑@篇文章的作者許地山先生有個筆名叫‘落華生’,那你們知道他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嗎?”有的學生通過閱讀課外資料回答出了問題。筆者在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當中,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進行課堂互動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舉措。
(三)利用影像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審美鑒賞意識
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鑒賞素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美育在小學語文教學滲透的主要路徑。實際教學中,由于部分學生的想象力不足,無法領略語文教科書內容的文字之美、韻律之美與意境之美,審美鑒賞素養(yǎng)形成艱難。只有借助外部教學工具,才能解決這一教學問題。具體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與課程相關的畫作、照片或視頻,讓學生通過肉眼直接觀察美麗的景象。在多媒體情境中引發(fā)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聯(lián)想,加深其對文本內容的感悟,實現(xiàn)對其審美鑒賞意識的培養(yǎng)。比如,在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一詩的教學中,教師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收集關于展示江南初夏時節(jié)田野間景色的視頻,并使用多媒體課件在課上創(chuàng)設情境。情境中,學生通過肉眼觀察夏季南方農村花的景色、果的景色和小動物的景色,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領略江南的美。這時,教師再讓學生大聲朗讀本詩內容,讓其在朗讀的過程中聯(lián)想梅子金黃、杏子甘甜、麥花雪白、菜花稀疏的景象,感受詩中人們忙農活,蜻蜓和蝴蝶偷閑的美好。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對“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一句詩進行品鑒:“這句詩是怎樣寫鄉(xiāng)村的寧靜的?作者為什么要寫蜻蜓和蝴蝶呢?”讓學生領略詩文靜中有動,顯得靜的魅力,在此過程中增強其對古詩詞的審美鑒賞能力。
(四)合理構建線上空間
教師可以構建線上學習平臺,結合軟件的特點,設計不同的學習模塊,并每天為學生制作和推送相應的課內外學習視頻,引導學生在家長的輔助下開展有選擇的學習,教師則可以通過直播、連線等方式給予學生指導,繼而發(fā)揮線上學習的優(yōu)勢,促進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踐行新課程理念,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為輔的“主動、互動、生動”高效課堂,彰顯學生主體性,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與價值觀等,實現(xiàn)學生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切實轉變傳統(tǒng)思想和自身角色,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互動的學習,切實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奠定高效課堂構建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明琴.探究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5):45.
[2]牛安生.探析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2):179.
[3]呂茂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幾點策略與方法[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