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煌鈴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不斷運用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氛圍,讓幼兒在這個氛圍里敢于表達并且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此同時教師又能夠給予回應。由此可見,幼兒階段對于幼兒語言形成和培養(yǎng)是非常關鍵的。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善于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在幼兒語言發(fā)展的敏感期里,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本文主要針對幼兒語言能力發(fā)展的特點和課堂教學實際,結(jié)合具體的事例,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談談幾點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幼兒;語言活動;語言能力
我們都知道,幼兒園的教學對象主要是3-6歲的兒童,這一時期的幼兒比較好學、好問、喜歡模仿,對于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的觀點就曾提到: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是直接影響個人智力發(fā)展和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那么如何在幼兒的敏感期里充分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則需要我們教師不斷探究、總結(jié)經(jīng)驗并合理采用,融入到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為了能夠在活動中更好地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我主要采用以下形式來開展活動教學:
一、用超高語言素養(yǎng),打造魅力課堂
語言是一門藝術。運用得好,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以不同的方式來詮釋一句話、一個表情,體現(xiàn)的意義和效果也會有些不同。我們都知道,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影響幼兒課堂中表現(xiàn)的因素之一。活動中教師怎樣運用恰如其分的語言有效傳遞知識和信息?怎樣讓課堂充滿活力?怎樣感染幼兒的興趣?怎樣讓幼兒對課堂充滿期待并快樂學習?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總能用語言的魅力,以趣味性的方式來傳遞并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這些離不開教師超高的語言素養(yǎng)??梢灾溃扇撕秃⒆又g是可以相互映射的,因此教師想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首先自己應成為他們可以學習的榜樣。這就需要教師平時不斷積累、閱讀,充實自己,只有豐富的閱歷和知識,才能樹立起榜樣感染幼兒,從而培養(yǎng)幼兒。
二、巧用游戲教學以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
大部分幼兒喜歡游戲。設計符合活動內(nèi)容的游戲來融入教學活動,這種寓教于樂的模式孩子不僅喜歡,而且也是最能接受的?!队變簣@教育綱要(試行)》中也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因此在開展語言活動時,我會根據(jù)幼兒的特點、教學內(nèi)容和任務,選擇不同的游戲形式來啟發(fā)孩子的思維,讓他們在暢所欲言中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繪本故事的教學中,為了幼兒能最大程度地理解故事和學習故事,我設計角色扮演游戲?qū)⒂變悍殖蓭捉M,讓他們自由選擇扮演的角色,并給予每一小組表演和詮釋故事的機會。在扮演過程里,大部分幼兒能用自己的聲音、肢體動作、情緒的表達來表演故事,效果不錯。而在游戲的總結(jié)中,我也組織幼兒談一談自己選擇和扮演的角色,是否遇到什么困難,每個人參與的情況,然后大家一起交流討論、商量解決的方法,使幼兒對下一次角色扮演充滿期待。通過角色扮演來組織教學,讓幼兒在理解故事、學習本領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體驗不斷獲得經(jīng)驗,不僅發(fā)揮了自身的能動性,而且充分挖掘了各自的潛能,最大程度地激發(fā)了自身語言表達能力。
我們都知道,游戲的形式有很多種,而多樣化的游戲方式恰好為幼兒提供了語言實踐的機會。因此在我的課堂中,一般會在不影響課堂教學目的的情況下,讓幼兒通過不同游戲的體驗來鍛煉語言能力、完善語言能力。
三、在觀察中引導幼兒講述更完整
幼兒對于一件事物的認識始于觀察,而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也離不開觀察。善于留心觀察周圍事物,不僅能夠開闊孩子的眼界,而且能提高幼兒的求知欲和興趣,同時在理解的基礎上自己通過語言講述來描述事物或過程,也能大大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活動《小蠟筆》的學習中,我通過這樣的形式導入:首先我出示兩個不同表情的太陽圖片,小蠟筆、汽車、煙塵廢氣圖,以圖片的形式給予幼兒視覺刺激,接著以提問的形式讓幼兒自由講述通過觀察他們分別看到和想到了什么?小朋友對于這樣的問題,興趣非常高。“老師,圖片上的太陽是不一樣的,第一張圖片上的太陽表情是笑瞇瞇的,第二張圖片上的太陽看起來很傷心,在流眼淚”?!袄蠋?,我們可以用蠟筆畫出太陽和汽車?!薄袄蠋煟@張圖片上畫的是黑黑的煙,它會不會破壞環(huán)境呢”?幼兒在自由講述時,每當有小伙伴觀察并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其他幼兒自然而然會發(fā)出羨慕的聲音甚至于會更用心觀察、仔細尋找不同的觀點和答案。這時就達到了我們活動的教學目的。
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我都會事先確定好教學目的,即幼兒觀察的對象、目的,并提前預知結(jié)果。通過充分的準備來啟發(fā)幼兒從不同的角度、方面去觀察,在與同伴間的交流、思考、描述,以及教師適時的介入、支持與引導下,鞏固幼兒觀察的對象并內(nèi)化成幼兒的知識,不斷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抓機會迎挑戰(zhàn),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除了幼兒自身因素之外,也需要教師適時的鼓勵與引導,激勵幼兒嘗試描述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以及事物與過程。因此在開展語言活動中,為了孩子可以自信地表達自己,我會創(chuàng)造很多不同的機會讓幼兒挑戰(zhàn)自己。對于害羞的孩子,我也會利用情感性的語言來鼓勵他,如:你的聲音很好聽,你能再給大家展示一次嗎?在鼓勵下引導孩子大膽用語言來表現(xiàn)自己。每一個小孩都有自己的想法,在他們進行奇思妙想、思維碰撞的同時,也在討論中懂得傾聽,懂得團結(jié)合作,促進彼此間人際交往,更是在交流、分享中提升了自身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需要不斷地練習、使用和反饋積累起來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心理,耐心觀察加以引導,抓住語言活動中的每個教育契機,同時通過平時教學經(jīng)驗積累,找到更好地教學方法,并善于運用多種形式來正確引導和挖掘,讓幼兒在運用的過程中使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