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釗
【摘要】筆者認為,寓教于樂,讓學生的情感在教學游戲活動中得到滿足,一般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特別是針對初一的學生,他們正值青春期,好動好問、好奇心重,如果在中學道法課教學中適當地穿插一些游戲,不但能創(chuàng)設情景,吸引學生充分投入,還可以在互動中調動學生對道法課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云環(huán)境;初中《道德與法治》;游戲課堂
心理學家認為:“游戲是人類的本能和動機之一?!惫P者認為,如果我們在注重教學理論性、科學性的同時,能講究一些趣味性,把闡述理論同形象化敘述融為一體,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教學游戲活動中得到滿足,不但能調動學生對道法課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加深印象,加強鞏固,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游戲化“道法”課堂得以推廣的歷史背景
(一)傳統(tǒng)道法課堂教研活動的弊端
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如果一味只靠重復強化和外在的誘惑或強迫來維持“填鴨式”的教研活動,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無法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不僅會使課堂質量和效益降低,更嚴重的是會壓抑教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的發(fā)展。
(二)“灌輸式”道法課堂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采取的是“教師主講,學生聽”的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法,最終導致的是教學互動的封閉性,也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三)忽略教師的已有經驗去生搬硬套
我們在日常的研修活動中總認為,只要將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傳授給教師,教師就會認同,就會接受,就能付諸實踐,卻常常忽略游戲課堂也需要有經驗的教師進行指導,而教師的舊經驗也會對教育教學活動產生影響——教師作為一名學習者,他也需要先經過體驗、接受,將正確的、先進的觀念內化成真正屬于自己的教育信念,才能帶來教育教學行為的新變化。
(四)多渠道鼓勵教師重視道法課堂,特別是中學道法課堂的教學?!读x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對于學業(yè)質量標準的變化早已提示我們,死記硬背的“填鴨式硬灌輸”已經不再適用,鮮活有趣、以生為本的游戲化學習課堂模式才是大勢所趨。至于要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使教育教學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現(xiàn)代化,又要以什么樣的形式開辟新課堂,還需要不斷探索。
二、做好規(guī)劃,制訂“道法”教師課堂培訓計劃
為了更好地開展游戲課堂,在初中的道法課堂中融入游戲的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校的道法科組開展了多項研究措施來進行課堂游戲模式探究:
(一)組織學習“互聯(lián)網+教育”的最新理念。利用每周二的下午第二節(jié)道法課研討時間組織教師觀看有關“互聯(lián)網+教育”的最新方向發(fā)展視頻,特別是初一年級的新教材學習視頻。
(二)要求道法研究組的教師到云教室上一節(jié)公開研討課。要求上課的教師不再使用“powerpoint”備課,而嘗試使用最新的“互聯(lián)網+”課程設計軟件,用“forclass”進行備課。
(三)由道法科組長負責組織道法科組教師學習最新課程設計軟件“forclass”。在第3周組織新調入的道法教師學習軟件,第8周由科組長負責全體道法教師進行新應用平臺培訓。“好的將軍必須要用好的武器。”因此,要想道法教師以最新的理念接收道法“互聯(lián)網+教育”資源,就要培訓道法教師改變過去一上課就用“powerpoint”的課件設計習慣。
(四)6月中,利用我校道法教學研討周,進行道法游戲教育專題討論。針對我校的電教設備、云教室使用、軟件設備安裝、備課軟件使用好壞對比等問題展開討論,由主管教學的校長主持。研討會上,學校還邀請了信息中心的主任來解答教師在硬件和軟件使用上的問題。通過討論與解答,提高了教師對“互聯(lián)網+教育”資源的挖掘和利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習慣。
三、善用互聯(lián)網資源,為“道法”游戲課堂服務
“互聯(lián)網+教育”改觀了傳統(tǒng)教育,使得教育展現(xiàn)出新業(yè)態(tài),使教育更加復雜和靈活。但是,初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塑造期,互聯(lián)網可以讓初中生了解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可以讓初中生釋放壓力,但也會讓初中生可能接觸不良信息,讓初中生沉迷于網絡。因此,互聯(lián)網的時代下,初中生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方面的學習還是面臨巨大的壓力。如何用好這把“雙刃劍”,《道德與法治》教師對網絡資源的運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一)挖掘初中道法課推薦優(yōu)質網站
互聯(lián)網的迅速發(fā)展使得網站非常多,商業(yè)網站、政府網站、博客等,各式各款,良莠不齊,其中有許多不適合初中生,但也有很多優(yōu)質的網站。例如,有教育網站的學生學習專區(qū)、有自發(fā)創(chuàng)建的興趣社區(qū)、有商業(yè)網站創(chuàng)建的教育模塊……但是學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利用,最大的因素就是用的時候找不到。因此,很有必要做一個網站統(tǒng)計,把優(yōu)質網站按初中生需求進行分類,及時更新。其次,網站的選擇盡量增加趣味性,能吸引住學生才是最大的優(yōu)勢。
(二)利用道法課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網絡領袖”
“網絡領袖”是對博客的版主、興趣群群主、貼吧吧主的稱呼。相對于教師的教導,初中生更喜歡同齡人的建議,有強烈的認同感。因此,培養(yǎng)“網絡領袖”能在道法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在班級QQ群里選取負責的學生擔任管理員,使得班級群里的風氣以學習和優(yōu)良興趣為導向,不讓游戲討論主導。當然,事前教師需要指導“網絡領袖”,讓整體風氣向最優(yōu)方向發(fā)展,取得思想品德的最佳效果。而實踐證明,由“網絡領袖”分享的一些優(yōu)質內容的閱讀量和影響力明顯比教師直接分享要好。
(三)網上知識明辨程度較低,需要教師正確引導
初中生在一些事情上的明辨程度較低,需要教師給予學生上網的正確引導——教師在課堂上穿插生動有趣的內容,展示網站的魅力,課后讓學生回家登陸網站,把課堂延伸至家里,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作用,力爭達到“1+1大于2”的效果。當然,要想把思想品德和互聯(lián)網高效結合起來,不是簡單的相加,這需要做很多的工作,需要創(chuàng)新和突破。
1.網絡操作技術教育。教育學生掌握基本的網絡發(fā)布、傳送和獲取信息的原理與技術,并要求學生遵守網上公德,必須以合法的言行介入網絡,預防中學生網上暴力。
2.安全上網教育。教育中學學生學會保護個人隱私,避免網絡“黃賭毒”的毒害。學校要要求學生千萬不要與未見面的網友約會,除非有人陪同,見面地點一定要選在公共場所;收到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不要回信,不要保存;不要輕易地把家人的地址、電話、學校、班級等情況告訴網友。
3.網絡免疫力教育。學校要教育中學學生對網絡色情、暴力、詐騙、犯罪等不良或有害信息加以正確分辨、判斷,免受其侵蝕、傳染。
四、推進道法游戲課堂的實施,開展網絡教研,開發(fā)校本課程,實現(xiàn)資源共享
(一)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推進道法學科在校園網絡資源的比重
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建設校園網絡,推進信息技術與道法課程的整合,建立教育教學資源庫;積極探索網絡教研的有效形式,為我校道法教師進行校本教研提供一個很好的展示、交流、學習的高質量平臺;為教師和學生的學習與研究、交流與合作開辟新的空間。除此之外,學校還要求教師及時上交教學反思、研究論文、教學案例等,以便更好地實現(xiàn)教師之間的互助交流,資源共享。
(二)重視道法課堂課程的研究與開發(fā)
根據學校的師資情況和學生情況,研究開發(fā)校本道法課程,重視道法課程的各項資源研發(fā),增加游戲環(huán)節(jié)在道法課堂的比重,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以此推動2022年道法課程改革的進程。更希望我們的學生也能在“自主”管理網絡教育方面做出積極探索、參與和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成就來。
五、開展《道德與法治》游戲課堂教改實驗研究,探索帶動教師參加新課程課堂教研的模式
(一)學習“信息技術2.0”的信息技術經驗,實踐道法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和步驟的信息技術提升
以課堂教學達標晉級、達標評優(yōu)活動為載體,深入學習“互聯(lián)網+教育”最新的經驗,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實踐“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反饋矯正——延伸遷移”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六個基本步驟,實現(xiàn)我?!暗推瘘c、小步子、低臺階、分層教、真理解、強訓練、勤檢測、快矯正”的課堂教學要求。
積極開展教師“備課組——教研組——校級”三級層層說課活動。先以備課組為單位進行說課,人人參與;然后以教研組為單位賽課;最后由優(yōu)勝者在全校作示范展示、經驗分享、專家點評,最終達到人人學習、人人先進的目的。
(二)積極開展道法學科課型化(游戲化)教學模式探索
在學校已有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基本步驟基礎上,各科組在新課程理念指引下,繼續(xù)進行課型化、專題化教學模式的實驗與探索。各備課組能充分利用好每學期一節(jié)的研究課,積極開展實驗探索,在上學期實驗的基礎上,不斷修改完善實驗方案,摸索出一條適合校情學情的學科課型化(游戲化)教學模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苯涍^一個多學期的實踐,基于“云”環(huán)境下的中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實行“游戲模式”探究初有成效,但還需要我們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的典型引領作用,持之以恒地進行更深入、更透徹的探索。爭取探索一條我校教學改革特色之路,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
責任編輯?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