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課堂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幫助學生完成預期的學習任務,學生能夠獲得預期的發(fā)展及收獲,比如,情感、智力、創(chuàng)造力、思維能力以及實際能力等。簡單來說,判斷一堂課是否有效不是取決于教師教授給了學生多少知識,而是取決于學生學習和掌握了多少知識。因此,有效教學已經成了廣大教師注重研究的一項重點課題。本文針對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進行了探索,意在使學生收獲更多知識,獲得全面發(fā)展,以期給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17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57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社會對于高中語文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滿足現代化發(fā)展的要求,并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及效率,教師應注重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策略,促使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有效得到提高。
一、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的理念
有效教學是指在更短的時間內更快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有效教學的基本理念,也是根本目標。有效教學主要是為了解決當前語文教學耗時長、收效低的弊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在逐步減少投入時間、物力和精力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教學效果,更好地體現教育的價值。
在實施有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投入、產出及學生的體驗,即在教學過程中要投入多長時間、會收到什么樣的效果、學生對于學習知識感覺苦還是樂。這三點是考量有效教學的重要指標,也是教師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要想減少投入、增加產出,還要兼顧體驗,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教學中心”的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其次,教師要把教學從以課堂為主逐漸轉變?yōu)檎n內外結合,擴展知識的外延,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最后,教師要摒棄以往只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方式,把培養(yǎng)學生多元智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重點項目來抓。
二、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的目標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的教學活動以課堂教學為主,構建高效課堂是指教師要提高單元時間內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率。這里的產出就是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即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多大程度地吸收教師教授的知識。一般情況下,評價一堂課是否高效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看課堂是否有效率,主要指班級所有學生是否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而不僅限于優(yōu)等生。課堂內容是否充實,學生課上所學內容是否能在課后產生變化。有的學生變化較大,有的則變化較小,無論如何這些變化都是課堂是否有效的證明。二是要看課堂是否有生成性。雖然教師都會提前備課,教學內容也都是固定的,但是課堂上還是會有一些無法預設的內容。比如,師生之間的情感、學生的課堂體會等。教師要在課上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的機會,以輕松、愉快的氛圍促進教學資源的生成。三是讓有效課堂成為常態(tài)。有效教學應該是教學常態(tài),而不能只是“公開課”上的表演。
(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學生在有效課堂中收獲的不僅僅是新知識,還能鍛煉和提高各項能力,通過知識學習與教學實踐逐步提高自身能力。和其他學科一樣,學習語文也要把知識學習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因此,在構建有效課堂的過程中,無論教授字、詞、句等方面的基礎知識,還是閱讀、寫作等項目,教師都要與語文實踐相結合,減少單純枯燥的課堂講解,改善學生被動聽課的情況,增加探究和實踐的機會。學生通過與教師、同學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實踐過程中發(fā)展語文能力,不斷提高綜合素質。
三、構建高中語文有效課堂的措施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語文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才能真正學到更多語文知識。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課堂學習任務非常重,并且面臨即將到來的高考壓力,再加上語文學習過程中有大量需要背誦的內容,這就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另外,語文學科并沒有其他學科學習難度大,因此學生并不重視語文學習,課堂學習效率較差。教師應該注重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極大限度地提升語文學習效率,進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愛玩是學生的天性,高中階段的學生也是如此,因此教師可以運用游戲化教學法展開教學,將教學與游戲充分結合在一起,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采取靈活的課堂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采取靈活的課堂教學手段,進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不僅能讓學生放松,一定程度上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促使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過程中。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需要教師掌握較強的教學藝術,可以利用小幽默先讓學生放松下來。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學習吸收的知識量是緊張狀態(tài)下吸收知識量的兩倍。比如,學習《師說》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談一談什么是“師者”?“師者”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再提問:“那你們覺得我能達到標準嗎?”一句話就讓學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課堂氣氛也變得輕松了。
良好的教學氛圍不能只依靠教師的語言,還需要教師加強課堂教學藝術,讓學生體會到課堂是大家的,每個人都能輕松說出自己的見解,不用擔心教師批評和同學嘲笑。教師要合理誘導、啟發(fā)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教學。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了解這個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和認知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教學。
另外,要想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一定要重視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當學生與教師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學生就會更喜歡教師傳授的課程,能夠聽從教師的意見及建議。這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還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及日常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關愛,引導學生敞開心扉,成為學生的朋友,進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三)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發(fā)言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畏懼發(fā)言、懶于思考問題的現象非常嚴重,這主要是因為教師依舊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應試教育背景影響下,教師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時會運用題海戰(zhàn)術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充足的思考時間、沒有勇氣回答問題,進而學生的自我表現及表達能力逐漸下降。要想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實現有效教學就要轉變這種現象,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過程,實現師生及生生之間良好的互動。一方面,教師要保證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極大的熱情及耐心,進而一定程度上影響并促使學生充滿熱情及耐心地參與課堂學習過程。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只有多了解學生,才能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教師可以設置合理的課堂問題,利用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全部集中到課堂上。也可以讓學生提問,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質疑空間,尊重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設置的課堂問題應該滿足開放性原則,要達到與學生加強溝通、引發(fā)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實際效果。
(四)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科技及經濟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進一步獲得發(fā)展并且深入教育領域[1]。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聲音、視頻、圖片及色彩豐富等特點,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高中語文屬于一門語言學科,學習語言相對來說較枯燥,學生很容易在課堂上走神,有的學生甚至會因為教師的一句話引發(fā)無數聯想,思維極易脫離課堂教學。為了有效改善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巧妙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提高教學效率。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的教學資源,可以是視頻、圖片或音樂等內容,然后再把這些資源整合制作成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時播放。利用網絡資源簡潔、精確、圖文并茂的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過程,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促使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印象,進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制作教學課件是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學課件不僅要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緊密相關,同時還要遵循趣味性、針對性、豐富性原則,充分發(fā)揮教學課件的價值。
(五)科學、層次地設置教學目標,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目標直接決定教學效果,課堂教學都是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因此,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是保證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的根本。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首先要保證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求是明確、科學的。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科學性應該體現在擺脫知識中心論的方面,科學性的定位在于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在高中教學階段非常明顯,主要體現在學習成績、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如果教師運用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就會導致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完不成教學目標,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輕松完成教學目標,卻無法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要注重層次性原則。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學習能力強及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第二個層次為學習能力及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第三個層次為學習能力較差及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然后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分別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這樣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使全體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六)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生活化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大力倡導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已經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獲得了廣泛運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所謂的生活化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探索與其相關的生活實際,然后將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進而展開課堂教學。運用生活化教學法開展教學能夠讓學生在生活場景中學習語文知識,并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體驗生活。這樣不僅能給學生帶來熟悉感,化解語文學習難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時,教師應該注重把知識建立在高中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這樣才能真正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生活化教學法的作用。另外,為了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或趣味性較強的生活實際。比如,讓學生評判時事熱點,講一講本地區(qū)最近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等。
(七)完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教師都是運用單一的評價方式進行,也就是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這種教學評價雖然有效,但是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也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符,達不到實施有效教學的實際教學目的。因此,在展開教學評價時,教師一定要注重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以此提高評價的價值,進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3]。具體而言,教師在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不應僅重視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同時還要重視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積極性及學習態(tài)度等,以此完善教學評價內容,使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對自身有更明確的認識。另外,在評價形式方面不應僅由教師進行教學評價,還要鼓勵學生開展自評及生生之間互相評價,以此完善評價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展及表達空間,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學習能力。
(八)巧妙利用翻轉課堂
當前很多教師都喜歡運用翻轉課堂,這是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的顛覆性發(fā)展,對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意義非凡。翻轉課堂就是調換課內外的學習時間,學生可以在家看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等到學校之后和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掌握和學習知識。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不僅要體現教學內容,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設置難易程度。翻轉課堂不僅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還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如學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教師可以制作小視頻讓學生課下觀看,靜心體會主人公海倫熱愛生活、堅強勇敢的品質,看完之后可以結合教師留的作曲去網上搜索海倫的事跡,在課上與教師和同學一起交流,就“怎樣看待人生”展開討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拓寬他們的思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四、結語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非常豐富,教師要在學生及語文教學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不斷探究發(fā)現,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及語文學習水平,進而為學生今后參加高考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羅德輝.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索及實踐[J].文學教育(下),2012(5):48.
[2] 陳翠琴.對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索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11):104.
[3] 劉海燕.對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索分析[J].理論學習,2008(5):54.
作者簡介:閆志剛(1978.3— ),男,漢族,甘肅武山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