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
摘 要:對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而言,微課能促進小學生加深對某件事、某方面內容的認知。所以,教師必須對微課資源給予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微課在作文教學中的特點和優(yōu)勢,掌握在實際教學中如何選擇和運用微課資源,有效結合微課視頻與語文教學資源展開研究與探索。筆者以“寫作方法指導微課、范文賞析微課、話題作文微課”三種不同的微課類型為例,談談構建微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模式,以期提高習作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微課;小學作文教學;有效應用
微課是一種新的教學資源表現(xiàn)形式,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學科、某個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開展的在線視頻課程,它具備“情景生動、主題突顯、資源豐富、交互性強、便于傳播、應用簡單”等優(yōu)點。
在研究中,將微課應用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旨在將枯燥的寫作講授、無趣的方法指導變成生動有趣的視頻教學,利用直觀形象的畫面將學生的感官調動起來,發(fā)揮豐富的想象進行習作。這對解決小學生寫作難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一、寫作方法指導微課,積累寫作素材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主要要求他們掌握簡單的遣詞造句,中高年級的小學習作重點已經(jīng)逐步向篇章結構、內容思想靠攏。這時,教師多會側重對學生寫作方法和寫作模式的培養(yǎng),使學生形成了學一種方法便套用一種模式進行寫作的習慣,忽視了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極大程度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在教學人物的作文時,筆者在教學《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課后,為學生整理出課文中人物描寫的方法,并制作成微課,趁著學生對課文內容記憶猶新時對他們進行人物寫作方法指導。微課中筆者將課文中描寫人物的文段以視頻和圖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和學生一起感受相關語句描述人物給予的真實感受,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只有感覺真實了,素材豐富了,才能“下筆如有神”。教師利用微課將寫作方法指導過程展示出來,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
二、范文賞析微課,提高寫作素養(yǎng)
教材的課文中含有大量的優(yōu)美詞句和各種出色的修辭手法、寫作方法。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常常推薦學生多讀優(yōu)秀范文以增加自己的寫作素材,積累好詞好句,從范文中汲取精華以為自己所用,這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很多時候并沒有重視優(yōu)秀范文在提高學生寫作素養(yǎng)這方面起到的作用。常規(guī)情況下,教師在每一次的作文評講后,都把優(yōu)秀范文讀給學生聽,但學生很難從中體會到作文“妙在何處”。
筆者利用微課的圖文、音像給學生進行范文朗讀,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短小精煉的微課正好符合小學生這一發(fā)展特點。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的微課,能快速進入小學生腦海并形成深刻印象。如在描寫動物的習作評講中,筆者選取了一個學生寫得比較優(yōu)秀的文章作范例,制成微課給學生欣賞,其題目為“可愛的小花狗”。在微課中,筆者根據(jù)學生作文中的描述選取了小花狗的圖片,并配以學生習作中描寫生動形象的句子,從而讓其他學生清楚看到這些句子為什么好,好在哪里。在朗讀的過程中,筆者配以柔和的音樂,將學生慢慢帶進文中。音樂抒情,圖文并茂,學生自然在熏陶中得到提升。
三、話題作文微課,拓展學生習作視角
當前學生不喜歡寫作的原因之一是教師對學生的要求過多,導致學生容易受到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所寫作文往往缺乏個性和真情實感。微課有其“精煉簡短”的特點,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縮短對作文素材的搜集、寫作技能的冗長講解等,將一堂作文課的時間更多地留給學生去思考,讓他們在消化作文方法指導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作,將自己想要表達的見聞、思想、情感訴諸筆端。
在習作教學中,筆者會選擇一些開放性的話題作文進行訓練。這類作文主題多樣化,選擇范圍廣,立意難明確,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從不同的角度去自擬題目,明確作文立意。于是,筆者對此類話題作文進行多個知識點的整合,制作微課,幫助學生更快速地找到想要的主題,發(fā)揮想象進行寫作訓練,調動他們的內在潛質,讓學生的習作個性得到充分展示。
四、微課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開發(fā)應用
(一)以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為主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優(yōu)秀例文。因此,教師在選擇微課素材時,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yōu)秀范文制作成相關習作微課。這樣,在習作教學中,既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特別是教材中有許多生動優(yōu)美的語句,或對人物的動作與形態(tài)進行生動刻畫,描述其心理活動,或對環(huán)境與季節(jié)進行詳細描述。因而,筆者總結和設計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素材,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知。
(二)有效創(chuàng)設情境
小學語文教材中關于自然與人物的描寫不計其數(shù),但是小學生可能不能全面細致地感知身邊的人和事物,在寫作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只能限制在傳統(tǒng)范圍的信息。因此,教師在研究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制作微課,全面展開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自然美景、季節(jié)交替等景象,使學生從另一視角了解生活與自然,感悟春天盛開的百花、夏天似火的驕陽、秋天飄香的丹桂和冬天冰冷的雨水……調動學生的感官,營造真實的情景體驗,從而使學生對大自然的美有更深刻的認知,產(chǎn)生用文字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欲望,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筆者在習作教學中引領學生走進自然世界,認真留意身邊事物,激發(fā)寫作興趣。例如,組織學生到校園里尋找春天的足跡,發(fā)現(xiàn)春天的秘密。一個學生這樣寫道:“春風微笑著輕輕地撫過我的臉龐,感覺暖暖的,就像母親的愛,那樣溫馨,又像媽媽編織的毛衣,柔柔的……”學生如此真情的話語是與大自然交融的見證。
(三)結合校園活動
小學生對戶外活動較為喜愛和好奇,學校經(jīng)常開展校園活動,如演講比賽、歌唱比賽、各種藝術節(jié)等,通過豐富的形式與校園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班級榮譽感,提升其團結協(xié)作能力。因此在微課中筆者融入了這些校園生活片段,在習作教學中展現(xiàn)學生熟悉的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方法指導,使學生能流暢地把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比如,在舉行拔河比賽時,筆者拍攝了學生的活動現(xiàn)場實況,便于學生在課堂上回看當時的比賽場面,特別是觀察現(xiàn)場人物表情、動作以及內心的心理活動。經(jīng)過仔細深入的觀察,讓學生更生動、形象地描繪現(xiàn)場活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習作教學的趣味性,使其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更貼切。這些多元化的微課能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
(四)體現(xiàn)較強的互動性和適用性
教師在使用微課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境與教學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微課資源,在習作微課中積極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對于當前的作文教學而言,微課能促進小學生盡快加深對某件事、某方面內容的認知,提高語文習作教學的有效性。
針對當前研究現(xiàn)狀而言,教師還要積極努力展開研究與探索,制作出為習作教學服務的各類型微課,同時科學搜集和整理相關的習作微課資源,強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教師必須對應用微課資源給予高度重視,在實際教學中高效正確選擇和運用微課資源。
通過微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有效改變當前習作教學現(xiàn)狀的模式。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微課在習作教學中的特點和優(yōu)勢,摸索并構建出小學作文運用微課的教學模式,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雪松.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開發(fā)利用微課資源[J].中國校外教育,2015(36).
[2]單金麗.語文作文素材積累的實踐研究[J].成才之路,2015(27).
[3]周武宮.微課視頻的制作方法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7(50).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課題《構建基于微課的高效小學作文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編號:2020YQJK447)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