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平
摘要:當今社會各式各樣的信息技術已經(jīng)應用在我們生產(chǎn)、生活的方方面面,PPT、電子白板、電子書包、智慧課堂、未來教室等信息技術的運用早已在校園中普及。將小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兩者進行緊密地聯(lián)系和融合,可以改變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構建起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助教學的理想化的教學結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激發(fā)其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其英語綜合能力。基于此,本文針對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展開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信息技術;有效應用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新型、各式各樣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已經(jīng)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這給我們的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信息技術設備如果能夠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得到充分的運用,必將變革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課堂,使得課堂英語教學更加高效有趣。
一、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
信息技術以其生動、趣味和多樣性的特點,吸引了千千萬萬的小學生學習興趣。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接受象形的事物。豐富多彩的信息技術展示提升了他們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了其學習熱情。同時,信息技術豐富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知識內(nèi)涵,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信息技術可以把小學課本中,各種各樣美的因素,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展示出來,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更容易、更樂于接受知識,提升了課堂英語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小學英語At Christmas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便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延伸出新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感受到西方人如何慶祝圣誕節(jié),促進學生形成跨文化意識。如,People decorate Christmas trees,sing Christmas carols,go to churches and hold Christmas parties……接下來,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平安夜教堂的禮拜情景,并給學生播放關于圣誕節(jié)的歌曲,讓他們體會到這個節(jié)日在西方的文化意義:Christmas is a peaceful time for people to have a big family reunion.然后,教師把西方的圣誕節(jié)和中國的新年做對比,用多媒體播放對比圖片,展示出兩種節(jié)日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促進其對人類文明的深層理解。
二、巧用信息技術設備,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巧用信息技術設備為師生們搭建良好的教學平臺,讓枯燥的語言課堂更加精彩,讓每一位學生的興趣都被牽引著,保證了英語課堂的高效率,使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不同環(huán)節(jié)、不同任務中,讓自己的價值得以體現(xiàn)。課堂設計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出由易到難的坡度,讓班級中的后進生在每一節(jié)課的開始不會掉隊,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極大的興趣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往下走,讓每一位學生都帶著較強的好奇心去探索、去研究接下來的教學任務。例如:在“You can play basketball well”教學中,我嘗試利用白板中的“遮擋隱藏,分批呈現(xiàn)”功能,將一些動作進行部分遮擋,然后讓學生們猜圖中的人物會干什么。T:What can he/shedo?S1:He/She can swim. T:What can he/she do?S2:He/She can skate.教師可以利用幕布半遮住圖形出現(xiàn),讓學生們根據(jù)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般的圖片猜測圖片中人物的動作,然后點擊白板,拉開幕布,讓整幅圖片呈現(xiàn)出來,師生共同邊揭秘邊教學。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diào)動起來,他們爭先恐后地舉手,都想將自己的猜測和想法表達出來,深受每一位學生的喜愛。這一設計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在無形的猜測中還將本單元的重點句型不斷的重復著。在這節(jié)課的一開始,這個復習兼導入就很自然、有趣。
三、巧用信息技術設備,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注意樹立學生的問題意識,并且?guī)椭麄儗W會分析問題和自我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用信息技術設備的教學模式,更注重教學的時效性和活動性。如在智慧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備的自動批閱和及時反饋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很快了解班級的整體動向和個別趨向,并實時幫助個別學生糾正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彌補其學習中的不足,還可以展示個別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拓展學生們的思維方式,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盡顯異曲同工之妙。如在“Helping our parents”的第一課時教學中,本人依據(jù)本課教學目標,并結合文本內(nèi)容和文中圖片,將新授部分分成三個板塊完成,分別是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和In the evening。其中前兩個板塊本人由易及難地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問題,第三個板塊本人采用發(fā)散思維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根據(jù)圖片和教學內(nèi)容進行自問、互問,不少同學都有自己獨特的疑問,其中提出最多的疑問則是:Where is Mikes father in the afternoon? What are they doing in the evening?就其問題,同學們都有不同的見解,一時間,課堂中學生用現(xiàn)在進行時討論得熱火朝天,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瞬間得到了落實,同時也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推向了高潮。如今,小學英語課堂中有了信息技術的幫助,便于教師們根據(jù)課堂教學的需要隨時從資源庫中提取出來,有效整合并將它們添加到自己的教學課件中,為己所用,為生服務,這樣不僅資源共享,省時省力,提高了課件的制作水平,還讓師生之間的互動真實化、多變化,豐富了英語課堂,真正變革了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提高了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探索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網(wǎng)絡資源進行整合,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而內(nèi)涵豐富;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讓學習變得快樂、輕松而且高效,在提升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提升其知識的運用能力,實現(xiàn)其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一春.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構--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2]王潔.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整合的實踐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20:186-187.78F11C7B-5226-4B6B-9A22-22053D4CDD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