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興趣能夠使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因此中職美術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美術教師可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突破口,在教學實踐中大膽嘗試,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關鍵詞:中職美術;學習興趣;激發(fā)策略
1培養(yǎng)中職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現狀
對學生美術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要求教師對學生正確引導。但是美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存在陳舊的思想觀念問題,無法有效轉變教學角色,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無法充分激發(fā)。另外,學生作為美術學習的主體,不少學生因為美術教學內容多以講解理論知識,缺乏生動有趣的案例分析或實踐教學內容,導致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會產生抵觸情緒,認為美術教學枯燥無趣,從而沒有學習動力。再加上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因理論知識掌握不熟練,無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導致學生繪畫的作品質量欠佳,久而久之致使學生對學習美術失去了信心和興趣。
2激發(fā)中職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策略
2.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針對學生特點實施的教育,同時也張揚學生的個性。對于層次不同的學生,更應該實施不同的方案,對于基礎扎實、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鼓勵其大膽創(chuàng)作,利用不同的表現方法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應先加強藝術修養(yǎng),提升基礎知識和技能水平,再鼓勵其藝術創(chuàng)作。性格不分高低,每一位學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各有特點。因此,在指導過程當中,教師要秉持先充分肯定,后鼓勵引導的原則,在評價過程中也要尊重這種差異,進行有層次、有針對性且多元化的評價??傊?,美術學科本身就是一門個性化和風格化的學科,那在教學當中無疑是生動且個性的課堂,是充滿不同思想和觀點交流與碰撞的課堂,更是個性化作品創(chuàng)作和個人風格展現的課堂。
2.2優(yōu)化美術教學方式
在進行美術手工訓練時,教師可以將剪紙、泥塑等傳統(tǒng)工藝融入訓練中,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傳統(tǒng)工藝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實踐能力和設計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要結合美術教學內容,靈活轉變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藝術知識和審美認知不再局限于書本和課堂。中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弱,教師要注意從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出發(fā),采用小組合作、任務驅動、考察文化藝術遺址、走出課堂現場實景臨摹等實踐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增強學生對藝術理性與感性的認識,提高美術課的教學成效。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要深入分析活動內容,選擇最契合的傳統(tǒng)藝術,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滲透,使學生在通過活動感受傳統(tǒng)文化魅力、熱愛經典文化、培養(yǎng)人文素質的同時,進而外化于學生的行為,提升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yè)適應性。例如,在學習視覺肌理的制作方法時,美術教師要簡化教學內容,運用布條、樹葉、沙子等物品,進行肌理制作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中職美術教學的實用性。
2.3在互聯網背景下要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培養(yǎng)
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時,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和計算機的作用,使中職學生閱讀大量的名畫。美術課本中名畫非常有限,無法使中職學生閱覽量得到滿足。所以,教師能夠在網絡中下載著名畫作使學生欣賞,比如《蒙娜麗莎》《創(chuàng)造亞當》《星空》等。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畫作并為學生簡單講解畫作的故事,使學生能夠有所感觸,增加興趣。如在學生欣賞《蒙娜麗莎》時,教師講解畫作創(chuàng)作的背景,使學生了解到《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期所創(chuàng)作的,描繪了端莊秀麗、形象逼真的婦女形象,畫作的亮點就是神秘的微笑,不同人看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此幅畫也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打破教會枷鎖的精神。為中職學生展示世界著名作品,雖然學生并不會深刻理解,但是能夠使學生審美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對學生未來畫工產生影響。多媒體能夠為學生展示更多畫作,不僅能夠直觀為學生展示作品,還能夠在學生作畫過程中為學生播放輕松的音樂,比如《夢中的婚禮》等。
2.4在教學方式方面體現核心素養(yǎng)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脫離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脫離教材的束縛,將學生帶出教室,帶入大自然中,欣賞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而后將自己的真實感受以繪畫的形式體現在紙上。這一方式遠比單方面的師生授受以及填鴨式教學手段所形成的效果更加明顯。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加強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結合。例如,將美術與音樂相結合,鼓勵學生在音樂的伴隨下,繪畫出自己當下的想法;將美術與語文學科相結合,鼓勵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一些古詩文,嘗試性地繪制出詩人在詩歌中所描繪的場景,并在彼此交流、相互對比的狀態(tài)下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擴大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能力及素養(yǎng)的共同發(fā)展。
2.5利用虛擬游戲進行教學
虛擬游戲是學生非常喜歡的游戲,信息技術和美術教學相結合,在美術教學中融入虛擬游戲,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充實。虛擬游戲在美術教學中包括:其一,成型虛擬游戲。主要包括電腦小游戲和手機APP,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接觸到此游戲,學生并不會感覺陌生,但是會對學生注意力進行分散;其二,教師自制的虛擬游戲。比如,利用多媒體課件實現繪畫和色彩識別。雖然此游戲比較簡單,但是能夠使學生直入主題,不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兩種游戲都有優(yōu)勢和劣勢,所以要以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比如,使用“信筆涂鴉”軟件的時候,學生能夠自己進行操作,在創(chuàng)作時學習光影塑造和搭配色彩,對實用的美術知識有效掌握。
3結束語
總之,中職美術教師應根據中職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教學對策,利用虛擬游戲進行教學,在互聯網背景下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培養(yǎng),多方面、多角度地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與意識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美術學習活動中。
參考文獻:
[1]梁艷華.信息時代中職美術專業(yè)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構想分析[J].音樂時空,2020.
[2]季小楓.以圖形悅動起來的思維培養(yǎng)中職美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J].考試周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