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加深,本科教學中各學科考試模式改革的步伐也逐步加快。作為以實踐教學為主的播音主持專業(yè),相關科目考試模式的改革與探索也在持續(xù)進行。本文為2020年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校級教改項目:《考試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探索(項目編號:2020JG7402)》的研究成果,以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的校本課程《主持人思維》在近兩年的考試改革探索為例,嘗試分析實踐類課程考試模式的改革方向,旨在為播音主持專業(yè)及其他實踐類科目的考試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播音主持專業(yè);實踐課程;考試模式改革
一、播音主持專業(yè)考試模式改革背景
2019年,教育部印發(fā)了《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嚴把考試和畢業(yè)關??荚囎鳛閷W生學習質量監(jiān)督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首要目的是為了反映學生學習結果,其次還應充當教學質量監(jiān)督的重要角色,所以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考試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播音主持專業(yè)作為藝術類應用型學科,在實踐中通常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本文主要以實踐教學中的考試模式探索為例。在實踐科目常見的考試測評中,通常以平時成績+考勤成績+期末口試成績的形式計分,這種傳統(tǒng)的成績測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結果。而在考試改革中,基于完善考試考核評價機制的思考,筆者進行了一系列考試模式改革的嘗試,嘗試通過教考分離模式、OBE模式考試改革等方式強化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的有機結合,為健全人才培養(yǎng)質量過程監(jiān)管制度貢獻力量。
二、實踐課程傳統(tǒng)考試評價機制——以《主持人思維》為例
《主持人思維》作為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播音主持學院的校本課程,一直以來采取“雙階段形成性”考試模式,即在教學周期內,以期中考試作為分界點,將學生成績的計算方式切分成期中考與期末兩個階段。
每一階段的計分方式都按照平時成績+小測驗成績+筆記作業(yè)成績+口試成績,這樣的考核計分方式能夠全面的考查學生一階段的學習效果,也能夠為后續(xù)教學實踐工作提供可量化的數(shù)據(jù)性結果,以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對教學內容教學節(jié)奏有針對性的進行適當?shù)恼{整。
作為一門實踐課程,《主持人思維》的考試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測評及教師的教學監(jiān)督反饋都具有科學合理的指導意義,故而在教學改革的考試模式改革部分,筆者所在的教學團隊將僅從考試形式、考試題目設置等方面進行改革嘗試。
三、實踐課程考試改革中教考分離的嘗試
1、教考分離的合理性
教考分離是指,教學工作的開展與考試評價的實施分離開來,在教學實踐中通常體現(xiàn)為授課教師與考核教師區(qū)分開來,即A教師教授的班級,由B教師進行相關科目的考核評分。教考分離剝離了授課教師的主觀影響,學生的成績將由自身的努力,與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共同決定。實行教考分離制度,能夠從考試模式的改革反向促進學生學習動力和學習目標的形成。
2、教考分離的必要性
對于實踐類科目而言,日常教學中學生的平時成績及課堂表現(xiàn)都以實踐的形式呈現(xiàn),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實踐水平往往會形成相對單一的認知印象。以《主持人思維》課程為例,學生的平時成績由學生每周在課堂上的作業(yè)展示組成,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作業(yè)完成的態(tài)度與質量在一個階段內會呈現(xiàn)出比較一致的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印象也會因此固化。
3、教考分離的實施路徑
教考分離能夠比較客觀的反映不同階段的教學情況,在《主持人思維》課程的教考分離實踐工作中,團隊采取了以下幾種方式:
(一)統(tǒng)一教學研討,建立試題庫
《主持人思維》課程開設在播音主持學院大二年級,任課老師均由播音主持學院思維教研室擔任,在實行教考分離制度時,思維教研室在教研室主任的帶領下統(tǒng)一教研,以教學大綱為指導,商討出該學期考試考核的相關范圍及題目,并以A、B卷的形式完成題庫命題。統(tǒng)一題庫能夠使任課教師更加明確教學內容及目標,也能夠在交換考試時統(tǒng)一評價標準,使學生的成績更客觀真實。
(二)采用教評分離,教師交換考試
在實踐類教學的過程中,教考分離主要體現(xiàn)在實踐考試教師與授課教師分離。《主持人思維》課程在教考分離的實踐中,以教研室為單位,由教研室主任統(tǒng)一安排分配,將授課教師與授課班級進行交換,兩位老師分別對對方班級的口試進行評價打分。交換考試的方式既能夠實現(xiàn)教評分離,同時也有利于考試后教師之間的交流,進一步完善教學反饋監(jiān)督機制,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
四、基于OBE理念進行的考試改革嘗試
1、OBE理念在考試改革中的指導作用
BOE理念即成果導向教育,亦稱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是指基于學習產(chǎn)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縮寫為OBE)。最早在美國、澳大利亞的基礎教育改革中出現(xiàn),并迅速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和應用。
在教學實踐中,OBE理念主要強調個性化學習與個性化評定。同時OBE理念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反向設置教學流程、教學方法,提倡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對于實踐科目而言,考試作為體現(xiàn)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通過考試設置的具體評價標準,能夠準確測評學生的學習水平與能力層次。OBE理論作為考試改革的重要理論支撐,要求教師應該先明確學習成果,配合多元彈性的個性化學習要求,讓學生通過學習過程完成自我實現(xiàn)的挑戰(zhàn),再將成果反饋來改進原有的課程設計與課程教學。
2、OBE理論在考試改革中的體現(xiàn)
OBE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突出地強調培養(yǎng)成果,即學生應該達到的實際學習效果,基于這一目標導向,教學評價體系與傳統(tǒng)教學評價體現(xiàn)出了較大的區(qū)別。在《主持人思維》課程的考試改革中,OBE成果導向理念在教學評價上更強調學生的學習成果,基于教學成果展示這一目的,團隊在考試的題庫建立中,著重以綜合體現(xiàn)學生學習成果的表現(xiàn)形式為考題范圍,并將部分階段的小測驗改為小組集體完成的綜合項目展示,使學生能夠更加靈活的展現(xiàn)學習成果。同時,團隊靈活考評機制,除了日常教學中的評價標準外,對于學生整體性的能力展示進行全方位評價,使學生增加實踐積極性的同時,能夠充分認識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從而全面提升播音主持專業(yè)人才的實踐能力。
五、綜述
本文基于教考分離與OBE理念在考試改革中的應用嘗試進行梳理,通過對《主持人思維》課程在考試改革中的實踐總結,驗證了教考分離在實踐類考試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同時強調了OBE理念在考試改革中的理論指導作用。本文是基于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校級教改課題《考試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探索》的研究成果,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專家同仁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蔡永茂,湯濱,朱科鈐.對高校教考分離考試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42):320-321.
[2]周子琳.新媒體環(huán)境下地方院校播音主持專業(yè)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藝術教育,2016,(02):255.
[3]史惠斌.OBE教育理念下播音主持藝術專業(yè)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22):151-153.
作者簡介:吳迪(出生年月:1990年10月),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河南,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大眾傳播,即興口語表達。
基金項目:2020年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校級教改項目:《考試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探索(項目編號:2020JG7402)》。36C0D7FC-10F1-4537-8034-D849D187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