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喬
支架教學法是一種為學習者提供理念框架,把對知識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教學法,多傾向于直接給出作文模板或者供參考的作品,久而久之,學生習慣了模仿式學習,會導致寫作水平進步緩慢。運用支架教學法則能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英語寫作水平。
一、講解主題,搭建支架
教師在寫作教學時,首先需要對寫作主題進行分解,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相關的概念框架。在寫作之初,教師要幫助學生溫習相關的語法、詞匯,理清寫作思路,以保證學生在現(xiàn)有水平的基礎上進行正常發(fā)揮。教師對于主題的講解和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梳理,就提供了一個“支架”。在此基礎上,學生不會因為主題不清而離題、偏題,也不會從零開始、舉步維艱。教師對主題的分解要有層次、有技巧,避免直接給出“開頭—中間—結尾”的模板,而應當從概念出發(fā),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二、提供背景,進入情境
在學生理解概念后,教師可以給出更豐富的背景,讓學生對主題有更開闊的想象空間。比如,在關于自我介紹的寫作中,盡管文章的主題較為簡單,教師也要啟發(fā)學生進行更多聯(lián)想。教師可以提問:“第一天來到新學校,你會怎樣設計自我介紹呢?”“如果剛認識一個朋友,你想了解他的哪些方面呢?”……這能讓學生自然地去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避免無話可說的尷尬。
教師從不同的角度分解任務,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更明確的目標,也能讓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寫作所需要的信息。
三、小組討論,協(xié)作學習
協(xié)作學習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學會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文章不厭百回改”,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討、學習。小組可以共同討論關鍵詞,分析寫作的主要思路;也可以共同完成一篇文章,同一個小組有的學生負責構思,有的學生負責整理論據(jù),有的學生負責語言組織……小組協(xié)作的形式增強了學生寫作的信心,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發(fā)揮空間;每個人都博采眾長,對寫作主題會有更深入的理解。小組分工,還可以強化學生某方面的能力,實現(xiàn)共同進步。
四、效果評價,反饋提升
評價和反饋是促進寫作水平提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采取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從寫作過程、寫作內容和寫作成果等角度評價學生的寫作。小組成員見證了寫作的過程,能夠從寫作態(tài)度、小組合作、創(chuàng)意想法等方面互相評價。教師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能夠從語言組織、語法詞匯、文章結構等方面評價學生的寫作結果。教師要注意合理運用語言藝術,給予學生有效的建議。
總之,支架教學法為英語寫作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教師應合理運用支架教學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兼顧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己的輔助作用,兼顧寫作過程和寫作結果,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相長,達到提升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