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娟
摘要:音樂是一種寶貴的精神文化,其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源遠流長,從最初的“絲竹之音”發(fā)展成為中西合璧、兼容并包的交響樂,在中華文化中留下了一筆寶貴財富。音樂教學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學習音樂能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然而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大部分人都忽視了音樂上的教育,許多家長都以為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目標就是為了中考,沒有必要去學習音樂。殊不知,學習音樂能使學生身心得到放松,面對著龐大的理論知識,初中階段的學生最想要的就是與音樂類似的學科來舒緩身心,在初中階段進行音樂教育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音樂教師要重視音樂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本文結(jié)合個人經(jīng)驗,對初中音樂教學的策略進行了初步探究。
關鍵詞:初中教育;音樂教學;策略探究
在過往中學音樂教學中,由于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落后,在課堂上沒有注意到學生的主體性,致使學生在課堂上遇到困難時,教師無法及時地進行輔導,從而嚴重地影響了初中音樂教學的整體效果,使教師的課堂教學失去了活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就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不利于學生掌握音樂知識,阻礙了學生藝術素養(yǎng)提高。初中音樂教師應適時轉(zhuǎn)變教學理念,探索出更多新型有趣的教學方式,切實提高初中音樂教育的整體水平,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
一、運用現(xiàn)代教學工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目前的校園課堂中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這種便捷的新技術應當被教師用于音樂教育。音樂是一門藝術課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娛樂性,不能像其它理論課程一樣枯燥,教師不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很高的藝術素養(yǎng),但可以讓學生都從心底里去熱愛音樂,并從中獲得心理的安寧與放松。隨著教學設備的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要與時俱進,教師要通過多媒體演示、播放的功能,營造趣味的課堂,讓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課堂中。
例如,在《長江之歌》這一課中,教師能去網(wǎng)絡搜索一些與長江對應的景觀影像素材,通過音樂和多媒體影像的結(jié)合,鼓勵學生去欣賞長江宏偉、壯麗的風采,讓學生能夠借此更好地感受到歌曲中所蘊含的博大深邃的意境,從而在相應的音樂作品中感受到中華兒女對長江、對偉大祖國真摯的熱愛之情,激勵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接下來,無論是講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還是教導學生分析歌曲的特點,學生都會學習得更加深入,教師的教學也將會更加輕松。
二、豐富教學方式,給予學生多樣化的體驗
音樂課堂應該是活躍的、充滿互動性的。初中階段的學生每周最多只有一、兩次機會上音樂課,對于許多學生來說,音樂課是一門期待很久的課程,學生非常需要在音樂課堂上放松、舒緩心情,暫時性地逃避其它學科的學習壓力。因此,在教學方式上,教師不必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板一眼地教學,教師應該主動去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多樣化的課堂體驗,以此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初中音樂教育的順利開展營造條件。
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青春舞曲》這首歌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應主動組織小組學習,給學生安排必要的學習內(nèi)容,比如,在為學生完整播放了這段音樂后,詢問學生:這首曲子出現(xiàn)了哪些樂器?作家表達的情感是什么?讓同學們彼此溝通,并主動地參考、結(jié)合團體中的意見,以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計出諸如歌詞接龍、猜歌名之類的小游戲,鼓勵全班學生一起參加。通過這種互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音樂知識,恰當?shù)陌嗉壔顒佑兄谔岣邔W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給予學生更多心理上的放松,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引入流行歌曲,拉近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
音樂教學是一種動態(tài)、有趣的活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好機會,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或許有著不同的觀點,但與學生一起探討音樂的過程,其實是加深學生與教師之間關系的一個有利時機,比如,教師可以提前去了解一些學生目前喜歡的流行歌曲,在課前準備階段或者課堂中的教學閑余時間為學生播放,當學生聽到其所熟悉的音樂時,就會自然而然地放松,心思也會更活躍,會更積極地加入課堂上的探討中,有利于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在課堂上引入流行歌曲時,教師應該知道不同學生喜歡的歌曲也是各不相同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同時,要對學生喜歡的歌曲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從而達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合理篩選歌曲,多為學生播放一些積極向上的歌曲,比如最近流行的《孤勇者》、《起風了》等,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實現(xiàn)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目標。
總而言之,音樂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有助于學生的情感宣泄,對其身心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初中音樂教師應該重視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心情,使學生積極投入其中,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使音樂教學達到其應有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尹薇.從感知到探究——初中音樂鑒賞課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24):126-127.
[2]王文英. 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C]//.2021教育科學網(wǎng)絡研討年會論文集(上).,2021:544-546.DOI:10.26914/c.cnkihy.2021.060625.E073E634-09BB-4BC5-A392-66095A608B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