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輝然
摘要:寫作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此,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分段訓練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分段訓練模式契合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可改善傳統(tǒng)寫作教學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潛力,夯實學生的文字基礎。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點面結合、促進交流、細節(jié)優(yōu)化、抓住技巧等策略,開展素材積累訓練、自主分析訓練、高階能力訓練、語言能力訓練,以此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素材;細節(jié);高階能力;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1-0087-03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啟蒙階段和重要發(fā)展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求知欲強。為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引入分段訓練模式,并依據(jù)實際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不斷進行優(yōu)化、完善,以此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提升語文寫作教學效率。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及分段訓練教學現(xiàn)狀,重點探究分段訓練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策略。
分段訓練模式是根據(jù)語文寫作教學規(guī)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實施的一種教學方法。其是將語文寫作訓練分為若干部分,如寫作素材積累訓練、寫作技巧應用訓練、語言表達訓練,等等,然后再細分其中的每一部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訓練,讓學生結合不同的寫作需求完成相應的寫作任務的教學模式。
1.從整體角度分析寫作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方式單一。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部分教師采取灌輸式或口述式的方式開展教學。這種單一的課堂教學方式不符合素質教育要求,不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也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不利于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導致語文寫作教學效率低下。同時,這種教學方式還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限制了學生寫作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2)缺乏課堂互動。在語文寫作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不重視寫作課堂上的互動,并對互動缺乏正確認知。其實,互動和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活動,是促進師生、生生之間形成和諧、平等關系的重要途徑。如果寫作課堂上的互動不多,就會使課堂顯得沉悶、無趣,很難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寫作學習效率。另外,有的教師在寫作教學實踐中沒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寫作教學活動,使得課堂上的互動效果不佳,同樣無法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影響到寫作教學的整體效率和質量。
(3)忽視口語訓練。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寫作訓練和口語訓練都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其中,口語訓練是寫作訓練的基礎。但是有的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將口語教學和寫作教學割裂開來,而這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2.從分段訓練分析寫作教學現(xiàn)狀
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很多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分段訓練教學的有效性,但有的教師并沒有真正掌握其內涵和基本應用原則,因此,不能進一步創(chuàng)新、完善教學方法,不能從整體上優(yōu)化分段訓練教學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語文分段訓練教學模式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契合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
青少年學生年齡小,情緒波動較大,在情感表達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而隨著年齡增長以及心智的成熟,學生對自己情感的控制力逐漸增強,情緒波動會越來越小,同時形成一定的情感意識,并能對自己的情感進行正確、有效的表達。分段訓練契合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是落實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有效途徑,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在寫作教學中應用分段訓練模式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情況、教學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寫作教學任務,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思維發(fā)展有機結合,讓學生自主進行寫作訓練,循序漸進地提升寫作水平。
2.改善傳統(tǒng)寫作教學
分段訓練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可以充分改善傳統(tǒng)語文寫作教學,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力,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加深學生對語文寫作手法的理解,為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3.激發(fā)學生寫作潛力
教師通過實施分段訓練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在分段訓練中逐步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寫作技巧,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寫作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潛力,讓學生實現(xiàn)“要我寫”到“我要寫”的過渡。
4.夯實文字基礎
基于素質教育理念,語文寫作教學要重點加強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通過以讀促寫,夯實學生的文字基礎,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體驗。分段訓練模式可讓教師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重視學生的文字積累。在日積月累中,學生可將語言文字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內涵,并進行合理運用,以此提升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促進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1.點面結合,開展素材積累訓練
寫作素材是作者在生活中搜集的、未經(jīng)過集中整理加工的原始文字材料。如果將寫作與素材比喻成鮮花與泥土,那么只有有了肥沃的土壤,種子才可以發(fā)芽,開出美麗的花朵。因此,在語文寫作練習中,學生要想寫出一篇好文章,首先要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在語文寫作教學的分段訓練中,教師可從寫作素材的有效積累開始,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積累能力,積極幫助學生搜集寫作素材,豐富學生的寫作知識儲備,讓學生在實際的寫作練習中有話可寫、有情可發(fā)。
以《多彩的活動》習作教學為例,本次習作的重點是場面描寫。學生在寫作中要通過仔細觀察和細致描寫,充分體現(xiàn)出活動的豐富多彩及其蘊含的深遠意義。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xiàn)一些真實的活動素材,如運動會、畢業(yè)典禮、國旗下的講話等,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資料,拓展視野,豐富活動體驗,積累寫作素材。然后,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引導學生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關注整個場景和人物動作、語言等細節(jié),之后讓學生進一步細化主題,選擇寫作素材,以此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2.促進交流,開展自主分析訓練
當學生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寫作素材后,教師可繼續(xù)運用分段訓練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分析、思考,即讓學生結合學習目標明確寫作內容、文章表達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大綱,為學生設計半命題、全命題兩種寫作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探索,促使學生在把握主題的基礎上進行自主練習。以《讓生活更美好》的寫作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從半命題出發(fā),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引入《明天會更好》這一視頻資料,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回憶生活中的美好畫面,鼓勵學生在自由的互動和交流中總結自己成長中的事情。之后,學生可結合自己熟悉的事物明確立意,選擇寫作素材,通過自主分析和思考,確定寫作思路,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生活感悟融入寫作練習中。結合多樣性的表達形式,學生生動且形象地展現(xiàn)自己的體驗和感悟,逐步提升自主分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另外,教師也可以從全命題寫作教學出發(fā),如《謙讓讓生活更美好》,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寫作要點,理清寫作思路,結合具體事例,巧妙運用描寫手法、修辭技巧,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以上的分段訓練,學生可以養(yǎng)成用心思考和分析的良好創(chuàng)作習慣,實現(xiàn)寫作綜合素養(yǎng)逐步提升。
3.細節(jié)優(yōu)化,開展高階能力訓練
通過前面幾個階段的訓練,學生已經(jīng)具備基本的作文寫作能力。接下來,教師可將寫作分段訓練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高階寫作能力上,通過運用有效的指導和訓練方法,讓學生在這一階段進行細節(jié)優(yōu)化,實現(xiàn)寫作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進步。以《我想對您說》習作教學為例,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寫作方法時,可以從作文的“頭”“身”“尾”出發(fā)開展教學活動。作文的“頭”“身”“尾”,實際上就是作文的整體框架,其中“頭”指的是作文的開頭。在這一部分的細節(jié)指導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點題式、交代式以及總起式三種寫作形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并掌握這三種寫作形式,以此提升學生的作文開頭質量。例如,有的學生在學習之后靈活運用點題式開頭,開門見山,在文章的第一句點出整篇文章的主題。有的學生則抓住交代式開頭的精髓,利用時間、地點、人物幾大要素,直接在文章開頭表達中心主旨。還有的學生應用總起式開頭,以此奠定全文的基調,把握寫作方向。而“身”則是指作文的主要內容,是文章所講述的事情、抒發(fā)的情感以及表達的觀點等。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身”的細節(jié)規(guī)律時,可以鼓勵學生嘗試“用事寫人”,指導學生通過一件事情或多件事情對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品質特征進行描述。當然,在應用這一方法時,學生要選擇典型性的事件,即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人物品質、人物思想以及情感深刻性的事件,然后有效運用語言、外貌、動作以及心理等描寫展現(xiàn)自己的所思所想?!拔病笔侵缸魑牡慕Y尾。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建議學生選擇事件結局或者相關感悟作為文章的結尾。在寫作分段訓練中,學生正確地把握作文“頭”“身”“尾”三個部分的細節(jié)規(guī)律,可逐步提升寫作能力。
4.抓住技巧,實施語言能力訓練
學生的寫作技巧是影響整個寫作質量的重點。因此,在分段訓練實踐中,教師可結合一定的實踐性訓練活動,讓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逐步積累寫作技巧,從模仿寫作轉變?yōu)閯?chuàng)新性寫作。在寫作技巧訓練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指導學生正確掌握標點符號以及文字詞語的運用方法,有計劃地訓練和提升學生的組詞造句能力。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明確相應的寫作訓練任務,促使學生在此過程中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獨特的寫作風格。以《有你,真好》習作教學為例,在本課教學中,教師播放了《父親》這首歌曲,讓學生結合歌曲內容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在學生討論完畢之后,教師進行了總結談話:父愛如山,為了孩子的成長,父親費盡了心血,當孩子慢慢成長起來后,父親卻如大樹一般漸漸衰老了。《父親》這首歌曲中的“這輩子做你的兒女,我沒有做夠,央求你呀下輩子還做我的父親”感動了無數(shù)人,想一想父親的陪伴,我真想大聲地說一聲“有你,真好”。通過總結,教師點明了情感方向、修辭手法,引導學生針對“你”這一人物進行構思,如父母、師長、同學、朋友等,并結合自己的真實體驗有感而發(fā),明確“好”的內涵。最后,教師可引導學生細讀范文,列出寫作提綱,了解范文中的修辭手法,以此實現(xiàn)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力、寫作技巧的提升。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的寫作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個性化寫作需求,積極、靈活地應用分段訓練教學模式,利用與學生能力相適應的分段訓練方法,促使學生在每一個分段訓練中實現(xiàn)自我進步、自我提高,從而全面提升語文寫作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趙彩云.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探究[J].語文天地,2015(03).
[2]穆娟.分段訓練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22).
[3]張玉.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 2020(15).
[4]周姝.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探討[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12).
[5]石太蓮.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分段訓練模式研究[J].教師,2014(24).
Exploration of the Segmented Training Mode of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Shi Huiran
(Guangxia Primary School, Longhu Town, Jinjiang City, Fujian Province, Jinjiang 362241, China)
Abstract: Writing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Chinese teaching. 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writing, teachers can use the segmented training teaching mod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The segmented training mode is in line with the growth law of students, which can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writing teaching, stimulate students writing potential and consolidate students writing foundation. In specific teaching, teachers can carry out material accumulation training, independent analysis training, high-order ability training and language ability training through the strategies of point-to-plane combination, promoting communication, detail optimization and grasping skills, so as to gradually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level.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segmented training; source material; details; high order capability; sk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