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飛
摘 要:當初中學生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其思維和思想隨著年齡和知識閱歷的增長而變得成熟起來,理解能力也會相對提高。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顯得尤為必要,且意義深遠?;诖?,文章結(jié)合高中語文教學實際,探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有效性提升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語文作為基礎學科,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地位尤為重要,它對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在教學中要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鼓勵學生進行閱讀訓練,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興趣為導向,合理選擇閱讀內(nèi)容,設計好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高中閱讀內(nèi)容題材豐富,涉及的話題多種多樣,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閱讀儲備,分享自己的閱讀經(jīng)歷,輔以個性化的講解,讓學生感受閱讀的魅力,進而產(chǎn)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同時,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讓學生相互交流溝通,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實現(xiàn)共同成長,共同提高[1]。
(二)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豐富的知識儲備是學習的“源頭活水”,而閱讀是積累知識的重要途徑。閱讀的內(nèi)容涉及我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山川湖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海量閱讀,能夠讓學生學到各種各樣的文化知識,了解祖國的秀美風光、人文景觀以及風俗民情。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經(jīng)常閱讀。長期的閱讀積累,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其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能力,同時其知識儲備和人生體驗也會變得越來越豐富。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廣泛涉獵,博覽群書,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2]。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閱讀感知能力弱,語言建構(gòu)能力不強,運用效果不佳
若想感受語言的魅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閱讀。通過閱讀,學生會逐漸形成語感,積累大量的語言運用方式,這對學生的語言構(gòu)建與運用都能夠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在當下的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少語文教師僅僅關注學生對文本語言的機械性識記和積累,忽視了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很難感知語言表達的真實意韻和文本價值。
(二)閱讀氛圍不濃,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閱讀能力不強
閱讀氛圍很重要,只有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學生才能夠真正走進文本。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是在學校圖書館或自己家里進行。然而,當下有些學校的圖書館存在制度不夠完善、書籍不能適時更新、開放時間與教學時間矛盾等問題,導致學生或不愿意去,或沒有時間去圖書館進行閱讀,甚至還有學校不按時開放圖書館,閱讀活動的開展流于形式。學生在家閱讀時,很多時候會受家庭條件限制,如沒有特定的書房,缺乏家長指導等,導致閱讀積極性不高。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高中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3]。
(三)學生的閱讀目的單一,重視知識積累,忽視能力生成
對于當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很多教師依然認為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是主要的教學目的,很多學生也依然認為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積累相關語文知識,獲得相應的分數(shù)。這就導致在一些閱讀課堂上,教師仍然是閱讀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浮光掠影式地勾勾畫畫,忽略了語文閱讀的意義。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鄉(xiāng)土中國》時,有的教師只是讓學生根據(jù)目錄和章節(jié)關鍵詞簡單地閱讀整本書,忽略了任務探究,學生無法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了解學術(shù)類文本的價值,因此學生讀完后收獲寥寥,何談生成語文能力[4]。
(四)學生的閱讀深度不夠,關注汲取知識,輕視審美價值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往往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包羅萬象的,囊括了許多維度的文本內(nèi)容和主題意蘊,還體現(xiàn)著作者的真實情感和思想深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美學意義。學生在學習文學作品時,需要從最基礎的閱讀入手,慢慢地感受作品的意蘊,從而獲得審美感受。只有真正欣賞作品的美,才能獲得情感熏陶,思想感染,智慧啟迪,才能發(fā)現(xiàn)作品的美學價值。然而,當前很多高中生在進行文本閱讀時,只想著速成,存在功利化閱讀傾向,根本無法體會到作品的審美價值。甚至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也認為學生只要掌握知識和提高成績就行,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間接導致學生無法達到預期的閱讀效果。種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教師和學生存在認識誤區(qū),并且不具備合理的審美體系和環(huán)節(jié)方案,導致閱讀方向和目標等方面存在許多問題。
三、有效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明確語文閱讀目標,構(gòu)建學生的閱讀體系
社會在發(fā)展,課程改革也在深化,因此教師要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與方法。在改進和創(chuàng)新策略方法時,教師必須以語文素養(yǎng)為核心,不能偏離教學目標。教師圍繞教學目標設計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盡量少走彎路,避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改掉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習慣,有利于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備課時,既要考慮學生,又要關注教材。也就是說,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學期、學年乃至高中三年的語文閱讀目標,另一方面教師要運用群文閱讀、項目閱讀或整本書閱讀等方式組織課內(nèi)、課外閱讀文本的教學與訓練,高效、高質(zhì)量完成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構(gòu)建學生的語文閱讀體系,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5]。
(二)優(yōu)化語文閱讀流程,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幫助學生把語文閱讀知識體系構(gòu)建起來。在以學生為主體設計語文閱讀教學流程時,教師應把學生的主體感受放在首位,要考慮學生能不能理解,怎么引導能讓學生理解得更透徹,怎樣設計能讓學生更感興趣等問題。為此,教師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要將文本知識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激發(fā)學生閱讀文本的欲望。同時,教師要布置閱讀情境任務,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他們主動去探索、去感受閱讀中的情感。例如在《老人與海》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通過閱讀,體會桑地亞哥的人物形象,掌握小說獨具匠心的內(nèi)心獨白描寫及其作用,進而探究桑地亞哥身上體現(xiàn)出的時代精神。幫學生明確了閱讀目標后,教師就可以圍繞目標引導學生閱讀,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別討論“桑地亞哥的性格特征有哪些?”“小說是怎么描寫這些性格特征的?”“老人不服輸?shù)木耋w現(xiàn)在哪些方面?”等問題。最后教師再展示海明威其他小說的片段,讓學生對比閱讀,體會當時的時代精神。這樣的閱讀教學設計,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去理解,既能將學生的閱讀潛能激發(fā)出來,又能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6]。
(三)改進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傳統(tǒng)的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內(nèi)容枯燥。教師更多的是自己講,而忽視學生的讀,將文本意思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認為這樣可節(jié)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長此以往,雖然教師的教學進度有了保證,但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卻沒能提升,只要閱讀題型稍微改變,學生就寫不出答案。這樣的語文閱讀教學既枯燥無味,又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甚至還會使學生出現(xiàn)厭惡、抵觸的心理,令課堂效率大打折扣。隨著各種教學技術(shù)手段的不斷更新,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越來越豐富,朗讀素材、視頻素材應有盡有,多媒體技術(shù)在教學過程中逐步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shù),可以豐富閱讀教學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會大大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和質(zhì)量[7]。
(四)開展語文閱讀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有效地開展語文閱讀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各種閱讀資源,實現(xiàn)課堂閱讀教學與課外自主閱讀的有機結(jié)合,不僅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比如可以以班級為單位,有計劃地開展讀書活動,并及時進行閱讀信息匯總,最后進行成果展示,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此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好學校圖書館,舉辦讀書沙龍、讀書角等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安靜地閱讀,自由地交流,教師只需要在交流過程中適時地進行肯定和補充,讓學生在語文閱讀活動中有獲得感,有成就感。
(五)加入審美鑒賞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古今中外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均有著獨特的文學藝術(shù)魅力,能夠入選高中語文必修、選修教材的文學作品,更是精華中的精華。文以載道,經(jīng)典傳承,文學有很多種表現(xiàn)形式。例如,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其從人物語言、人物形象和表達情感等角度去欣賞文學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審美情趣。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入審美鑒賞環(huán)節(jié),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深刻領略文學之美,利用文本或文字中的真善美,幫助學生改善生活,豐富美好心靈,塑造完美人格[8]。
(六)滲透文化教育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
只有將閱讀教學的真正內(nèi)涵與文化教育價值聯(lián)系起來,才能夠幫助學生更清晰地認識到閱讀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教師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如果能夠結(jié)合學生的接受程度和文化宣傳程度來進行適當?shù)膬?yōu)化與調(diào)節(jié),就可以幫助學生從其他層次全面了解文化價值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尤其是文言文閱讀教學,教師需要結(jié)合文章的歷史文化背景和事件來進行設計。例如,《燭之武退秦師》是非常著名的文言文教學片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認真思考“燭之武退秦師”的原因和背景,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作品中“退”背后深深的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此外,從更深層次來思考整個文學作品的發(fā)展前景,還能夠提高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感,讓學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9]。
(七)進行多元閱讀評價,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對學生閱讀過程進行多元評價,可以完善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后因得到肯定而認可、悅納自己,或因得到建議而認識到自己在閱讀中的不足之處,從而促進自己成長進步。
結(jié)語
綜上所述,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順應社會的發(fā)展,緊跟新課改的腳步,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明確語文閱讀目標,優(yōu)化語文閱讀流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情趣,滲透文化教育價值,并進行多元閱讀評價,關注他們的閱讀感受,讓他們真正感知閱讀之美?!笆谌艘贼~,不如授之以漁。”我們要時刻以學生為主體,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將他們培養(yǎng)成新時代會閱讀、懂審美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蔣明真.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的研究[J].智力,2020(35):93-94.
李紅菊.多元化策略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語文天地,2020(10):70-71.
孫愛蓉,程琢.部編本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學習提示”使用建議:以“文學閱讀與寫作”學習任務群教學為例[J].教師教育論壇,2020,33(10):8-11.
馬天姿.談思辨式閱讀在構(gòu)建高效語文課堂中的作用:以《小狗包弟》一課為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0,34(4):265-267.
楊文輝.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語文課內(nèi)外,2020(11):377.
肖亞麗.多元化策略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80-81.
虞佩佩.芻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思考[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35):79.
李艷.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山海經(jīng)(教育前沿),2019(2):268.
李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解決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