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問題化教學能夠啟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師結合學生當前思維特征以及實際的教學情況運用問題化教學,設計切合教材內(nèi)容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索知識,能夠促進學生的化學思考能力提升。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學課堂面臨的挑戰(zhàn)、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應用問題化教學的意義,并基于初中化學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幾點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應用問題化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問題化教學;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呂應生(1980—),男,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改河初級中學。
學生往往在初中首次接觸化學這門學科,剛剛接觸時,學生需要慢慢接受化學知識,逐漸對簡單的化學現(xiàn)象有明確的認知,所以難以立即形成學科思維,也較容易產(chǎn)生迷茫和困惑。應用問題化教學剛好能解決這一問題,問題化教學以問題為載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動力,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逐漸轉變?yōu)橹鲃犹骄恐R。在這樣的化學課堂中,學生能更好地把握探索的方向,并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內(nèi)化知識要點,建立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
一、初中化學課堂面臨的挑戰(zhàn)
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的氛圍等都會給教學的實效性帶來影響。而教師在開展初中化學教學時,通常會面臨來自以下兩方面的挑戰(zhàn)。
一方面,是學生學習興致不高的挑戰(zhàn)。剛開始學習化學時,學生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這導致部分學生對學習化學興致缺缺。此外,部分初中化學課堂仍然以教師的說教式教學為主,教師僅僅將抽象的知識機械地講出來,這樣的化學課堂讓學生缺少興趣,也難以集中注意力,而且學生自發(fā)思考問題的機會很少,學生的學習任務也只是記憶各種化學實驗產(chǎn)生的結果等。實踐證實,學生在觀看教師做實驗或自己動手親自進行實驗的時候,會產(chǎn)生更大的學習熱情。初中化學教學的兩大重點即理論傳授和實驗操作,二者缺一不可,教師需要將二者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一方面,是提升教學效果的挑戰(zhàn)。近年來,教育事業(yè)越發(fā)受到社會的關注,許多教師也開始注重在課堂中開展化學實驗,以提升學生的興趣。然而這樣做的實際效果往往與既定目標不一致,如果教學目標的設置上出現(xiàn)問題、實驗探究的知識沒有很好地契合知識要點、教學內(nèi)容不能涵蓋本堂課的實驗知識點,那么實驗探究就只是起到了吸引注意力的作用,教師難以利用其真正達到教學目的。組織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操作時,如果單純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實驗操作,沒有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和研究,實驗便會流于形式,學生即使完成了實驗操作,也無法獲得理想的收獲,實驗設計對于教學效果的提高也會不夠明顯[1]。
二、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應用問題化教學的意義
(一)問題化教學的含義
問題化教學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問題情境以達到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目的,從而讓學生更高效地掌握學科知識,也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學習能力。問題化教學對于學生發(fā)現(xiàn)、思考、解答問題等能力的提升有顯著作用,能使學生的各方面思維得到激發(fā),有助于學生的立體式成長和發(fā)展。
在應用問題化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需要對問題的情境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設,并利用問題串聯(lián)知識點,所以教師安排問題的合理性,會對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熱情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到實際應用時,教師需要合理安排問題,讓問題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確保學生可以在思考和研究問題之時,更好地理解本堂課的知識要點。
(二)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應用問題化教學的作用
具體來說,問題化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傳統(tǒng)的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記憶更多的知識要點,會采用直接講述的方式。雖然這種直截了當?shù)姆椒軌蜃寣W生記住化學知識,但學生不知道這些知識點從何而來或如何在生活中應用,這不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問題化教學以問題為驅(qū)動力,可以引起學生的疑問,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產(chǎn)生好奇心,并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為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夯實基礎。
同時,問題化教學要求教師注意問題的設計,教師設計的問題要考慮到本堂課教學重難點,并從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出發(fā)。借助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知識的規(guī)律進行探究,在探索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這也是應用問題化教學主要的目的。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可以憑借自身已經(jīng)儲備的化學知識、生活經(jīng)驗等,在既定問題的引導下積極思考和解答,在對問題與知識的實踐探索中總結出屬于自己的個性化學習方法,并對探索的對象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應用問題化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
教師若想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需要不斷積累生活實踐經(jīng)驗,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計問題。對于初中生來講,他們剛剛接觸化學,在學習相關知識時常常會遇到障礙。因此,教師可以挖掘與學生有關的內(nèi)容,讓學生對問題產(chǎn)生興趣,并愿意投身于積極思考和學習中。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材的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氧氣”時,教師要明確,本課的教學要點是,讓學生了解氧氣的特性,清楚氧氣與其他物質(zhì)混合時會產(chǎn)生的化學反應。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良好的化學問題情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激活,并讓學生主動對與氧氣相關的反應的原理展開全面研究。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氧氣的具體用途進行探討,并設置簡要的探究問題,如各種物質(zhì)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會有什么樣的現(xiàn)象等[2],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二)鼓勵學生提問
問題化教學的載體,不但包括教師設計的既定問題,也有學生因為疑問提出的問題。所以,在應用問題化教學時,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合理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疑惑和提出問題,重視教學中因?qū)W生引起的變化,為學生提供提問的機會,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問題產(chǎn)生思考,主動尋找答案。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材的第四單元第三節(jié)的“水的組成”時,教師就要考慮到,水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可能會對于水的組成較為感興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學習此內(nèi)容時積極提出問題。但教師在鼓勵學生提問前,還應該明確初中學生的思維特點,提前做好準備。而且學生的思維方式存在差異,不同學生提問題的角度可能也會不同,即便學生提出的問題角度較為奇特,教師也要耐心為學生答疑解惑,因為這也是增加學生化學知識儲備、鞏固學生知識體系的過程。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與之后的學習內(nèi)容有關,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教師依然要積極予以解答,并簡要告知學生答案,激發(fā)學生對之后所學內(nèi)容的學習興趣[3]。
(三)突出問題層次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考慮到學生自身的情況,尤其是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因此,在應用問題化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分層教學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考能力,讓學生得以在對應的層次內(nèi)更加輕松、高效地展開學習活動。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教材的第八單元第三節(jié)“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時,教師可以采取分層提問的方式。對于學習能力有待提升的學生,教師設置的問題應當相對簡單易懂,這樣的問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則應當設置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此外,教師也要安排不同類型的問題以及采用不同的方法設置懸念,這樣能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體作用,讓所有學生都能有效參與教學實踐,確?;瘜W課堂的實效性[4]。
(四)與實驗相結合
初中化學知識包含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其中化學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色彩,單純依靠理論知識講解難以讓學生完全理解和掌握知識要點,所以實驗教學在整個化學學科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應用問題化教學時,教師也需要將問題與實驗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借助實驗的方式進行解答,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保證教學實際效果[5]。
(五)基于生活設問
初中學生學習的大多數(shù)知識都能在實際生活中找到對應的化學現(xiàn)象,而且許多化學題目也是直接從生活中延伸出來的。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應當結合生活實際,合理安排問題,確保學生能夠接受和認同教師提出的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材的第七單元第一節(jié)“燃燒和滅火”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提出問題。因為該課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燃燒現(xiàn)象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教師較容易找出與之相關的合理的生活化問題。提出生活化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生靈活使用有關的化學知識,通過化學的角度,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先提問:“同學們,為何紙制品容易點燃,但金屬卻不易點燃?”然后鼓勵學生進行具體的探究學習,讓學生在探究中找到燃燒的三個條件,并明確只有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發(fā)生燃燒。而后,教師則需要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得出“金屬擁有較高的燃點,點燃其需要較高的氧氣濃度,所以在生活中,金屬通常難以燃燒”的結論。結合生活經(jīng)驗提出問題,不但可以讓學生觀察、探究生活中發(fā)生的化學現(xiàn)象,也可以使學生歸納和總結出更為精細、具體的結論[6]。
(六)強化合作學習
在應用問題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運用合作學習法,確保全班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材的第五單元第二節(jié)“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交流和討論,相互配合,共同探究教師提出的問題,并正確解答問題。對于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設置“如何配平化學方程式”或者“書寫化學方程式應當遵守哪些原則”等問題。當學生討論結束之后,教師要建議學生在組內(nèi)選出代表,并讓代表對整個小組探究問題的過程進行分享。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責任感都會得到提升,他們的合作與交際能力也會得到發(fā)展[7]。
結語
綜上所述,問題化教學是幫助教師達成初中化學教育目標的重要推手,在問題化教學的引導下,學生不但能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也能提升自身的知識探究水平。鑒于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問題的安排,以精心設計的問題為切入點開展教學工作,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并進一步提高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最終學有所成。當然,教師不但要做好問題設計工作,也要把握好問題提出的時機,有序開展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令云霞.問題化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分析[J].家長,2021(26):91-92.
[2]王煒陽.問題化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J].理科考試研究,2021,28(20):50-51.
[3]許小兵.問題化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2021(04):54-55.
[4]馬曉琴.問題化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分析[J].讀寫算,2021(18):69-70.
[5]胡麗平.問題化教學應用于初中化學課堂中的作用分析[J].考試周刊,2021(62):112-114.
[6]彭榮珍.問題化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方法探究[J].科幻畫報,2019(10):61.
[7]李倩.問題化教學如何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得到應用[J].新課程(中),2019(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