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富合
【摘要】在新一輪新課改的背景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日益凸顯。教育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實驗,以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我總結了自己的經歷,覺得賞識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欣賞教育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學會主動地表達和閱讀,并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賞識教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迪斯托爾曾說:“教育的精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發(fā)、喚醒、思考?!彼?,教育不但關系到受教育者的知識品質,也關系到人們想要得到別人的感激。每一個人都希望有一種感激之情,而感激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學會充滿信心。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進步,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贊賞。本文就欣賞教育如何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探討。
一、積極營造良好的賞識教育環(huán)境
在五、六年級之后,他們積極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積極參與課堂交流能力并沒有隨著年紀的增加而有所改善。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對參與活動感到恐懼,心情沮喪,當他們長大后,會變得更加自卑和恐懼。因為受到嘲笑和老師的指責,這些學生會在上課時感到厭煩、焦慮,并且對他人的回答沒有思考,從而導致他們的學習效率下降。所以,我們必須對這些問題采取切實的對策。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激勵的氣氛,讓同學們能夠感覺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和鼓勵。
比如,在日常的語文課上,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目光接觸,以便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同時,多運用眼神和肢體動作來表達對學生的感激與肯定。學生會被教師的肯定所感動,輕松愉快地學習。
二、語文教學中賞識教育的運用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到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比如作文,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真實情緒,才能寫得更好。因為缺乏這方面的能力,學生就會慢慢地喪失對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小學生們剛開始學習語文寫作,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運用感激之情,要對學生的習作給予肯定和贊賞,并且對學生的習作也要給以積極的態(tài)度。在快樂的時刻,同學們開始對語文感興趣,各種語文能力都會得到改善。
比如,可以從句子開始進行閱讀,然后慢慢地閱讀短文或文章。例如,在閱讀圖片和文字時,我會把學生們帶領著去閱讀。老師們可以用短片或節(jié)目的方式來重現(xiàn)現(xiàn)場,讓學生把畫面的感受帶入大腦,體會其深刻的含義。另外,讓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分享一些禮貌的話語和行動,以鼓勵他們去稱贊別人。因此,借由欣賞,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可以在不經意間指出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對生活有更多的關注。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讓他們把每個故事都寫出來,使他們能夠體會到生活中的細微情感,并以寫作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三、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賞識教育
在小學階段,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內容。通過閱讀,可以使學生在閱讀內容中不斷地加深對事件的理解,感受作者的情緒,并養(yǎng)成思考的閱讀習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進行一些趣味的閱讀,要運用一些有趣的方式來加深對其的理解。比如,在學習一個故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性格來進行表演。在表演過程中,同學們被這個故事所打動,對劇中角色的情感、故事的含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教師要適時地鼓勵學生。在進行長篇閱讀時,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讀,把內容的主旨歸納出來。將賞識教育運用于閱讀教學,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結語:
在小學階段,賞識教育的運用,使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在欣賞的過程中,兒童能夠體會到老師和學校對他們的關愛。要做一個好人,要做一個對這個世界充滿溫暖和陽光的人。我希望所有教師都能從學生身上看到積極的一面,并對他們表示贊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