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鳳
摘 要:在高中教學階段,語文教學是高中重要學科之一,在整體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閱讀與寫作則是提高語文教學的具體方式。我們都知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知識面廣,涉及內容相對瑣碎。對于學生而言,不能只依靠教材知識進行語文素質以及思維能力的提高,要能夠配合教師教學方式,在閱讀中不斷思考,將閱讀中有用知識點轉化掌握為自身知識點,然后運用到寫作中,提高寫作水平和格局,逐漸促使學生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提高綜合素質發(fā)展水平?;诖?,本文就高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的教學作用以及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相關解答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結合策略
隨著新課改教學不斷推進,高中對于語文教學素質培養(yǎng)愈發(fā)重視,由原來聽課背誦知識點,完成教學應對考試逐漸向語文素質教學進行轉變,除了課本知識以外,更加注重學生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思維邏輯、文化意識、閱讀習慣等眾多方面素質培養(yǎng)力度[1],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加強語文閱讀與寫作合作教學提供先決條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之間差異性對其進行不同類型與不同深度閱讀書籍選擇,與學生之間加強溝通與交流,不斷傳授學生相關寫作技巧,比如修辭手法、寫作順序、表達方式、句式結構等方面,實現(xiàn)逐步提高,從而實現(xiàn)閱讀和寫作兩者有效結合,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一、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在整個教學系統(tǒng)(聽、說、讀、寫、練、背、記、用)中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在高中階段,寫作要求逐步提高,對于學生寫作手法、思維方式、即興創(chuàng)作能力,以及知識積累都是一種考驗。而語文閱讀恰恰能夠彌補寫作短板,學生可以通過大量不同類型、不同風格書籍的閱讀,促使自身分析能力得以提高,從而掌握更多學習技巧。對于精彩片段或者行文方式,高中學生可以進行摘錄記憶,以便到時候轉化為自身行文方式,將相關內容運用到寫作中,展現(xiàn)自身寫作一個高度。另外,高中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在繁重的高中學習中保持清醒頭腦,分層次多方面對于閱讀內容與寫作立意進行分析,從而不至于導致對寫作立意不明確,最后跑題現(xiàn)象發(fā)生[2]。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能夠培養(yǎng)學生轉化能力提升和轉換思維形成,運用適合自身風格方式進行分析研究,能夠促使學生在閱讀中置身其中,與作者實現(xiàn)情感互動和情感共鳴,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語文素質,實現(xiàn)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比如:在高中語文人教版閱讀教材《論語》教學時,學生通過對《論語》內容反復研讀,能夠逐步加強對于文言文學習翻譯能力?!靶沤诹x,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薄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能夠將其中語句引用到寫作之中,為寫作增添一處亮點?;蛘哂龅胶玫拈喿x素材時,學生能夠多次進行閱讀,多角度對其分析,從而能夠從不同角度運用到不同立意寫作之中。比如巴金的作品《家》,主要描寫20世紀20年代封建大家庭對于生命的摧殘,新一代青年思想覺醒與反封建做斗爭的情節(jié)。對此閱讀內容,一方面有助于高中學生對封建社會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能夠以青年思想覺醒與斗爭進行相關話題寫作,為寫作提供素材,從而真正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兩者有效結合。
二、當前高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結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素材與寫作教學不相符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與寫作多樣化教學方式,但是一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并沒有注意閱讀教材與寫作立意相結合,導致閱讀與寫作教學產生脫節(jié)現(xiàn)象。一部分學生對于閱讀而言,就只是單純地認為是閱讀課外小說讀物,為了在高中繁重學業(yè)中實現(xiàn)一刻放松,實際上并沒有意識到教師教學目的。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節(jié)奏快,對于閱讀這種不能夠強調一時就產生效果,閱讀完畢當即運用到寫作之中,沒有弄清楚閱讀真正含義。比如:學生在閱讀《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與《張衡傳》時,學生不能夠因為閱讀完成這幾本閱讀教材,就必須在下一次寫作中完全進行運用,要能夠當作知識素材進行儲備。而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教師過分強調閱讀與寫作之間結合作用,但是并沒有針對閱讀素材與寫作運用進行講解,因此導致一部分學生形成閱讀完畢等于可以寫作運用的思想。
(二)學生態(tài)度不端正,教學效率低
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最忌諱學生讀寫分離情況在寫作上面發(fā)生,學生不能夠為了寫作而閱讀。大量閱讀是為了增加自身知識儲備量,幫助學生能夠更多地掌握相關閱讀思維能力,提高閱讀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成績。但是在實際高中教學中,學生對于閱讀和寫作都不夠積極,通常以無動于衷、無關輕重形式表現(xiàn)出來。學生并沒有從根本上端正學習態(tài)度,對于寫作而言立意表達不明確、作文內容空,行文水平較低,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內容可寫。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時態(tài)度不端正,對于平時閱讀教育不夠重視,不能夠積累豐富的相關的生活素材;還有一部分學生對于寫作產生畏懼心理,既不想浪費時間進行閱讀,也不想潛下心來進行寫作,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將閱讀與寫作真正實現(xiàn)結合,教師教學效率低下。
(三)閱讀教學數量貪多、質量達不到
對于當前高中教學形式,時間緊、任務重,對于學生接受度要求高,一部分教師為了能夠不耽誤學生其他方面語文知識教學進度,在閱讀與寫作課程教學中對于閱讀數量教學不斷貪多,在短時間內給學生自身學習閱讀壓力過大,通常導致學生就算是進行閱讀也要加班加點完成讀,實際上對于閱讀教材內容沒有進行細致地全方面、多角度閱讀理解,對于教師教學內容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從而導致學生學習困難,無法將閱讀知識自然運用到寫作當中[3]。對于部分教師而言,教學時一味貪圖數量,并沒有關注教學質量,從而導致教師教學難,學生配合程度較低,積極性低,長此以往,高中學生對于語文閱讀與寫作興趣程度不斷降低,甚至產生排斥心理,不利于教師教學。比如說,在閱讀與寫作教學時,教師不看寫作立意與要求,直接規(guī)定閱讀數量,促使學生盡快完成閱讀,魯迅《吶喊》、列夫·托爾斯泰《復活》、沈從文《邊城》、海明威《老人與海》,一部分教師只是將書單一列,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完成,根本起不到教學效果。
三、高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相關對策
(一)開設閱讀教學課程,幫助學生學會閱讀
在高中階段,語文知識學習復雜且樣式較多,語文教師可以聯(lián)合開展閱讀與寫作指導課程,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閱讀,增加知識儲備,從而進行寫作運用[4]。在當前語文教學中,一大部分學生對于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教學,不明白自己應該讀什么、怎么讀,以及讀完如何進行運用。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就要求教師對于閱讀與寫作相結合進行教學時,能夠開設專門輔導課程,將相關閱讀知識點,以及閱讀技巧進行細致講解,從而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在不斷學習中進行閱讀,在閱讀中逐漸形成知識點積累,從而進行寫作方面運用[5]。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針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將課本知識延伸到課外閱讀知識,由淺到深、從易到難,逐步增加教學難度,幫助學生提高閱讀分析能力和內容理解能力,掌握閱讀與寫作結合技巧,從而實現(xiàn)真正高效結合。比如: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指導時可以采用《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拿來主義》《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等不同形式閱讀素材進行講解指導,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怎么閱讀,如何閱讀,閱讀什么,從而提高學習理解能力。
(二)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幫助學生邊學邊練
1.先閱讀,針對閱讀情節(jié)進行自主續(xù)寫
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要能夠引導學生挑選不同類型、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的素材。在閱讀中,可以促使學生置身其中,以不同角色充分了解整個故事脈絡以及相關情節(jié),在不同角度之下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產生情感共鳴,能夠進一步掌握作者寫作背景。在閱讀之后,要求學生要能夠根據閱讀進一步進行理解,針對閱讀情節(jié)進行故事續(xù)寫,幫助學生提高自身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從而提高寫作水平。比如,高中語文《我有一個夢想》學生閱讀完畢之后就可以進行續(xù)寫。再者學生可以就《孔雀東南飛》進行續(xù)寫,根據作者立意不斷嘗試了解作者心理,加強想象力,將劉蘭芝與焦仲卿之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做連理枝”的愛情故事進行續(xù)寫[6]。
2.正向閱讀,逆向進行寫作
語文寫作有多種形式,順敘、倒敘、插敘,每一種形式都有其寫作特點,語文教師要想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閱讀和寫作結合的教學質量,可以采用正向閱讀、逆向寫作形式進行教學。簡而言之,就是學生通過對相關閱讀教材從頭到尾按順序看完,然后根據內容情節(jié)進行分析,采用倒敘或者插敘方式進行逆向寫作。這種方式對于學生而言,有利于學生逆行思維能力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二次情節(jié)回憶,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幫助學生拉近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逐漸做到有效閱讀、有效寫作,幫助學生語文素質進一步提高。比如:在高中閱讀素材《魯濱孫漂流記》閱讀完成之后,根據情節(jié)進行倒敘寫作,將魯濱孫在荒島上28年2個月零19天的生活與其漂流到島上之前生活以倒敘或者插敘方式進行逆向寫作[7]。
3.反復閱讀,進行體驗性寫作教學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進行閱讀學習與寫作練習,經過一段時間教學,促使學生能夠根據閱讀內容進行體驗性寫作。此種方式教學,有助于學生根據閱讀內容和行文方式,借鑒并進行仿寫,最終轉化為具有自身風格的知識儲備,為寫作進行相關準備,提高寫作水平,將寫作整體上升一個高度。比如:學生通過閱讀《裝在套子里的人》,理解其主要表達內容,了解小說主人公別里科夫害怕新事物、維護舊事物的相關心理特征,從而進行體驗性寫作,將別里科夫這種頑固封建思想進行延伸寫作,加上自身理解,進行續(xù)寫。另外,學生還可以通過閱讀具有青春活力或者思維智慧教材《格言》《思維與智慧》,對其行文方式、句式風格進行進一步仿寫和轉變,“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的景色越壯闊”“積極進取,機遇總喜歡光顧有準備的頭腦”“世界上有一種最美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學生可以根據這些唯美文學句子進行體驗性仿寫或者改編,從而幫助自身寫作能力進行提升。
(三)豐富閱讀知識,加強經典閱讀,增加學生知識儲備量
在高中語文教學階段,教師想要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結合教學,學生除了課本閱讀教材,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豐富閱讀題材,增加古今中外經典閱讀,從經典閱讀中豐富自我,提高相關閱讀能力與情節(jié)梳理能力,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成長與發(fā)展。對于歷史類別閱讀書籍,學生還能夠深入增加對真實歷史情節(jié)理解與認知,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語文,還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其他科目,一舉多得[8]。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只有不斷加強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才能夠增加知識儲備,提高思維模式,不斷進行想象和創(chuàng)新,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興趣,消除學生對于相關閱讀的抵觸心理。在教師教學中,要根據學生之間不同愛好、不同學習差異進行閱讀素材選擇,幫助學生選擇設計適合自身的閱讀素材,在短時間內強化閱讀量,增加知識儲備,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比如:教師在進行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教學時,可以為學生選取不同風格的經典名著進行引導性學習,如《史記》《百年孤獨》《堂吉訶德》《泰戈爾詩集》《西游記》《巴黎圣母院》《朝花夕拾》等,通過學生對于不同類型經典閱讀進行理解與分析,能夠幫助學生提高不同思維方式轉換能力,幫助學生學習更多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結束語
總之,高中學生語文學習方法十分重要,教師應該在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挖掘相關素材[9],提高學生對于閱讀與寫作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通過閱讀與寫作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思維分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相關寫作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真正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教學。
參考文獻
[1]孫彥秀.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方法指導[J].教育界,2020(43):40-41.
[2]隆雪芹.淺談高中語文教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J].高考,2020(3):87.
[3]許蕾.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研究[J].教育界,2020(2):53-54.
[4]連燕.高中語文全書閱讀與議論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6):135-136.
[5]王紅霞.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融合措施[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3):73.
[6]郭春英.高中議論文寫作指導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4):37-39.
[7]姬孝榮.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多維度論證策略[J].文學教育(下),2021(7):108-109.
[8]尹麥慧.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困境與對策研究[J].教育觀察,2019,8(25):96-97.
[9]林丹.高中議論文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及其解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45):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