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佑清
在學習中心教學中,自主學習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基本形態(tài)。由于我國課堂教學存在不夠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加之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有限,所以學生自主學習成為我國中小學推行學習中心教學要解決的一個比較艱難的問題。為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從觀念理解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發(fā)展性特征
很多人認為,中小學生年齡小,不能也不宜進行自主學習。這種看法是有問題的。產生這種看法的原因,是對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特征不夠了解。與成人的自主學習相比較,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典型特征是它的發(fā)展性,即它有一個逐漸形成和不斷進步、完善的過程。與成人完全獨立的自主學習不同,中小學生自主學習是一種非獨立的自主學習,或者說是一種自主程度比較低、需要成人幫扶和指導的自主學習?!胺仟毩⒌淖灾鲗W習”表面看來似乎不能成立,因為所謂自主學習,就是指學習者能獨立、主動支配和管理自身學習過程的學習。但是,對于中小學生而言,“非獨立”正是其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我們正確理解和處置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關鍵問題。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發(fā)展性特征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相對于全面、充分的自主學習,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部分的自主學習。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只能完成某些內容和環(huán)節(jié)的自主學習。比如,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的學習中,學生可以自主完成生字詞的學習,而課文表達的思想或情感,通常需要由教師引領學生學習。再如,目前國內流行的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中,自學的任務是教師設計的,學生主要按照教師指定的策略完成任務,而沒有完成自學的全部過程(自主提出問題并自主采取策略解決問題)。
第二,相比于成人高水平的自主學習,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是一種低水平的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比如自定學習目標和任務、自主選擇學習資源、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方法、自主安排學習時間、自主管理學習過程等方面,中小學生均有可能表現(xiàn)出在選擇的適宜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方面的低水平和不完善。這主要是因為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受其自我意識發(fā)展水平較低以及自主學習經驗較少的影響。
第三,相比于完全獨立的自主學習,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需要教師幫扶或指導的自主學習。從“自主”的含義來看,自主學習應該由學生獨立、主動完成學習的全過程,但是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突出特征是,它不是完全獨立、自主的學習,而是需要教師幫扶和指導的自主學習;或者說,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幫扶和指導下,努力學習如何進行“獨立的自主學習”的過程。
認識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發(fā)展性特征,對于全面看待學生的自主學習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部分的、低水平的自主學習也是自主學習。其教育意義在于,它是全面的、高水平的自主學習形成的基礎,沒有部分的、低水平的自主學習的日積月累,就不可能有全面的、高水平的自主學習的最終形成。因此,不應輕視部分的、低水平的自主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其次,我們要以動態(tài)的眼光和發(fā)展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自主學習。教育要依據(jù)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發(fā)展性特征、基于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已有的發(fā)展現(xiàn)實,采取相應的措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斷由部分到全面、由低水平向高水平進步和完善。
二、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落實
真正落實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需要從多個方面努力。比如,要改變一些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錯誤觀念,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素養(yǎng),要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并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空條件等。
1.改變對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誤解
綜觀一些學校推進自主學習的實際情況,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有幾種觀念嚴重地干擾甚至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順利推進。
第一,基于學生的現(xiàn)有習慣認定中小學生不能或不會自主學習。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很多學生形成了主要以聽講的方式學習的習慣:學生走進課堂就是聽教師講,教師講得多,學生就學得多;教師不講,學生就不學。不少教師由此形成這樣的觀念:中小學生不能也不會自主學習。這種觀念的錯誤之處在于,它沒有看清學生不會自主學習的真正原因——學生不會自主學習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成的,正是由于教師長期習慣于滿堂講而塑造了學生以聽講的方式學習的習慣。
第二,認為學生自主學習相比于聽教師講來學習費時多、效率低。學習效率是由學習的結果與學習的時間及精力付出之間的對比決定的。學生自主學習的結果不僅僅是掌握知識,它還能產生更有意義的結果,如形成自主學習的責任感和動機、發(fā)展自主學習的技能等。綜合考慮自主學習可能取得的結果,其對應的學習效率就不一定比聽講學習的效率低。
第三,以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水平較低為由否定學生自主學習的價值。對比而言,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而產生的對問題的理解水平,一般要低于教師的理解水平。有人由此否定學生的自主學習而主張學生應該主要通過聽教師講授來學習。但是,學生經歷自主學習過程,尤其是對學習內容進行信息加工、意義建構,進而獲得感受和體驗,是學生思維能力和很多學習品質形成的必要條件。教師講得再好,也不能代替學生完成思維過程和獲得親身經歷。
2.自主學習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學生只有形成了自主學習的素養(yǎng),才能進行自覺的、習慣性的自主學習。因此,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是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素養(yǎng)。
我們認為,支持學生自覺進行高水平自主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自主學習的傾向性和責任感。自主學習的傾向性指學生形成了自主學習的意愿、興趣和內在動機。具有自主學習傾向性的學生會表現(xiàn)為偏好、樂于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責任感指學生形成了對自己學習負責的態(tài)度,有強烈的學習主人翁意識,能理解學習是不能依賴他人而需自己完成的工作。其次,自主學習的技能。自主學習過程涉及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包括自定學習目標和任務、自選學習內容和資源、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學會尋求合適的幫助,以及選擇適宜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完成學習過程等。這些學習環(huán)節(jié)的有效完成,都需要掌握相應的技能。
學生自主學習素養(yǎng)的形成需要兩種條件。首先,形成對自主學習意義的理性認知。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自主學習的時代意義和對自我終身學習及發(fā)展的價值。其次,形成對自主學習的成功體驗和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實踐,幫助學生盡可能獲得自主學習的成功體驗,以提升其自主學習的信心。
3.自主學習權利及時空的賦予
要讓學生真正自主學習,還應賦予學生獨立、主動學習的權利,給予學生獨立、主動學習所需要的時間和空間。
關于賦予學生權利的問題,國內外都有相關研究。葉瀾教授主持的“新基礎教育”強調通過“五還”(還學生時間、空間、工具、提問權和評議權),為學生自主、能動學習提供保障條件。美國的韋默將賦權給學生并達到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權利平衡,當作是實現(xiàn)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實踐需要進行的五種改變中首要的一種改變。她說:“為了培養(yǎng)積極、自信、負責任的學習者,教師應該自愿地負責任地放棄某些控制權?!?/p>
除了獲得權利,學生獨立、自主學習還需要有相應的時空條件。首先,教師要舍得放手和逐漸減少幫扶。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是完全獨立的自主學習,而是需要教師幫扶的過程,但是為了不斷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成長,教師對學生的幫扶應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放手,以支持學生獨立學習。其次,教師要為學生獨立、主動學習提供所需的時間和內容空間。洋思中學等學校的改革經驗表明,提供時間和空間是落實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最重要的條件之一。這要求教師改變喜歡講、滿堂講的習慣,而將講授控制在必要的范圍之內。
4.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
教師的指導、幫助及提供相應的支架、平臺或輔助,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條件。綜觀國內當下一些著名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方面已形成多種模式或方式。
(1)學案導學,即教師通過導學案將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設計成系列化、層次化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完成自學。這種導學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學生自學的過程按照導學案所呈現(xiàn)的路線圖展開,學習的內容、過程、練習、檢測等均集中呈現(xiàn)在導學案中,學習過程清晰、完整、可控。
(2)方法導學,指教師通過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指導學生自學。如武漢市崇仁路小學的汪婷老師用“六字訣”指導學生自學,即要求學生按“標—讀—思—找—寫—查”的要求預習課文。“標”指標自然段;“讀”指讀三遍課文;“思”指思考課后習題,質疑問難;“找”指找好詞好句;“寫”指寫字和組詞;“查”指查閱詞典和資料。
(3)工具導學,即指導學生掌握自學某類知識的工具,然后運用這種工具完成自學。如“新基礎教育”將學生對某類知識結構(包括內容結構和學習方法結構)的掌握當作學生自學的工具,并將知識教學的過程設計成兩段:“教結構”和“用結構”。教師教學生某類知識時,先著力教學生把握該類知識的內容結構和學習方法及程序結構;學生掌握這種結構以后,就能運用它自主學習同類的其他知識。
(4)現(xiàn)場指導自學,即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現(xiàn)場指導。洋思中學的自學指導就是采用這種做法。每次上課時,教師在揭示教學目標后,會針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簡短的“自學指導”,內容包括自學的范圍、時間、方法提示、要達到的要求等?!白詫W指導”一般借助小黑板或多媒體在課堂上呈現(xiàn)給學生。
(5)微視頻導學。近年來,受翻轉課堂的啟發(fā),國內出現(xiàn)“微視頻導學”的方式。在上課之前,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完成自學。微視頻的內容可以是對學生自學過程的指導,也可以是對背景資料的介紹,還可以是對學習內容的系統(tǒng)講授。
責任編輯 ?姜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