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萍 甘肅省隴南市康縣王壩鎮(zhèn)九年制學校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初中不但要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更要注重對其進行核心能力的訓練。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引入個性化的閱讀教學策略,就是要把這種教學方法付諸實踐,使學生在進行個性化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并把這種方法用于初中語文課堂,使其更好地體現(xiàn)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閱讀教學并不是單純地讓學生掌握閱讀能力、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而是要使學生的閱讀能力、習慣和閱讀方式得到有效提升。教師要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將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方法運用到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去。
初中個性化閱讀教學具有的特色
融入學生的個性。在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中,老師要給每個人一個明確的目標,讓學生把自己的人格和思維意識都納入到個性化閱讀活動中,從而指導他們個性化閱讀。通過個性化的閱讀方式,使學生可以把消極的學習轉(zhuǎn)變成積極的行為和探究,并積極地進行個性化閱讀。同時,對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可以使他們的學習體驗得到提升,從而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個性化閱讀過程至關(guān)重要。在個性化閱讀中,不同的學生會有一定的差異,這與他們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環(huán)境有關(guān)。同時,學生對知識的看法和情緒也會有不同,從而導致思想上的沖突。教師應從個性化的角度來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對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細致的剖析和對作家的情緒的深刻反思。個性化的閱讀是個體的一種學習活動,對于中學生來說,在個性化的閱讀活動中更是如此。素質(zhì)教育需要老師轉(zhuǎn)變教學理念,使他們能夠主動地參加個性化的閱讀,真正地感受到他們的情緒。學生在進行個性化的讀書過程中,能夠增強想象力和思維。所以,在中學語文課堂上,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教育,并對其進行深入的發(fā)掘,從而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興趣。通過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初中語文課堂上個性化閱讀的問題探析
學生缺乏閱讀興趣。與客觀心理學的學習方式不同,語文閱讀學習是一種主體性的課程,它沒有一個明確的理論和方法,在初中階段,學生很難從中找出其中的規(guī)則,從而影響到部分學生的學習,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不高,初中語文的長期閱讀使其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中學語文的長持性是指在中學階段,通過長期的閱讀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自己的閱讀方式與技能,這就是所謂的個性化閱讀。在這段時間里,不僅要學會對各種文本的理解,而且要準確地把握作者要傳達的情感和想法,從而對時代的語境進行剖析。
學生缺乏閱讀材料。個性化的閱讀訓練是指在老師的指導下,經(jīng)過長時間的實踐,逐漸養(yǎng)成一種自己的讀書風格和習慣。如果僅僅依靠老師傳授的知識,很可能無法建立起自己的閱讀系統(tǒng),所以,初中課本在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方面,顯得有些單一。初中生的語文課本是從不同種類和體裁中挑選出來的,但是因為課時限制,一到兩種不同的課時,就會出現(xiàn)一兩種不同的情況,所以當他們看完一本書的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復習,那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
缺少對學生的正確閱讀指導。在初中語文的閱讀課上,首先要讓同學們對課文形成認識,其次要教會他們對課文的解析。然而,初中語文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往往會把課文逐字逐句地進行解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個性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正確開展個性化閱讀。有的老師對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有一些誤解,他們覺得,既然重視了個性化閱讀,那么老師就應當“放手”,讓學生進行自由地讀書。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對自主性而言,盡管要求老師在某種意義上“放手”,但這并不代表老師要“大撒手式”地把閱讀交給學生。要注意對同學們的閱讀行為和學習成績進行仔細地觀察與監(jiān)控,始終發(fā)揮教師的引導地位,并及時糾正問題。在實施個性化的過程中,要發(fā)揮主導作用,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保證其準確性和精確度。例如學習《葉圣陶先生二三事》這一內(nèi)容時,在完成全文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對文章進行個人的理解。對正確的理解要給予充分的表揚,從而建立起學生的自信。老師應該對錯誤的認識給予足夠的尊敬,并且運用一定的引導性語言對學生進行教導,促進學生和老師、同學們相互交流,提高和強化他們的閱讀和理解水平。在此基礎上,老師要對學生的認識誤區(qū)加以改正,使其在審美和價值觀上得到正確引導,避免在個性化閱讀學習中誤入歧途。
采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在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中,正確的學習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實施個性化的閱讀過程中,要針對每個人的具體特征,尋找出一種更符合本專業(yè)的閱讀教學模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運用多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學生對課文的認識,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個性化閱讀水平的目的。例如,教師在講解《斑羚飛渡》這一課文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分級的教學。對于缺乏思考能力的同學,老師可以采用不同的閱讀理解方法,根據(jù)《斑羚飛渡》中的“斑羚”的習性,采用“溯因法”或者“歸納法”進行研究。而對那些具有積極思考能力的人來說,傳統(tǒng)的閱讀方法很可能會制約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考。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指導同學們根據(jù)文章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思考性的討論,給予學生一個自由的演講舞臺,讓學生能夠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在思想上相互沖突,使學生的觀點相互印證和相互彌補,同時也可以為班級上的其他同學的學習帶來更多的思路,拓展了整個閱讀的內(nèi)容。
營造良好閱讀氛圍提高個性化閱讀能力。在進行個性化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除了根據(jù)個人的特點進行閱讀教育之外,還要結(jié)合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教育,如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教育、經(jīng)典文化傳承教育等新時代初中生必備思想素質(zhì)的個性化閱讀教學,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富有文化內(nèi)涵、具有深刻思想的文章的習慣。老師為同學們提供合適的背景音樂,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音樂情緒,也可以通過看錄像來提高自己對讀書的理解和經(jīng)驗。比如,在講解《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一內(nèi)容時,老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制作相應的電影短片,然后在教室里播放給同學觀看,這樣就能更好地向同學們展示出課本里所描述的宏大場景。此外,還要使同學們了解解放軍對于解放整個中國,建設新中國的信念與意志做出的重大貢獻。通過這種氣氛的影響,使他們能夠更加真實地體會到課文表達的準確性和生動性,使學生真正認識到現(xiàn)在的日子是多么艱難,今日的幸福是用無數(shù)的鮮血來換取的。
專家點評
專家點評:初中生的個性、愛好和學習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別,實施統(tǒng)一的閱讀標準,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與特長,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本文從其當前面臨的問題到策略,進行了較為詳盡的分析,為初中語文教師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提升閱讀教學效果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與參考。